港口城市著名历史建筑巡礼:充满复古情调的北九州市“门司港怀旧街区”
Guideto Japan
旅游 历史-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门司港曾是九州的门户
门司港位于九州最北端,面临关门海峡。二战以前,当地是盛极一时的贸易港口,与神户港、横滨港并称为“日本三大港口”。门司港保留着大量从明治时代至昭和初期的著名建筑,呈现出复古的街区风貌。自昭和时代末期以来,当地开始对街区进行维护和整修工作。1995年,城市型观光景点“门司港怀旧街区”开门迎宾。当地夜景尤其迷人,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门司港怀旧街区是一处年均观光客人数达200万以上的人气景点。
在江户时代,关门海峡的本州一侧有著名的下关,作为北前船(自江户时代至明治时代,一种在日本海以买卖货物为主业的轮船——译注)的停泊港口,曾经十分繁荣热闹;而海峡另一侧的门司则只是一个布满盐田的小渔村。1889年(明治22年),涩泽荣一等人成立了一家名为“门司筑港会社”的公司,开始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工程。
当门司港成为筑丰(福冈县中部)的石炭和大米的指定出口港后,九州铁路(即今JR鹿儿岛本线)于1891年将铁路线延伸至门司站。从此门司成为了九州铁路的起点,九州铁路也将公司总部设于此地,门司自然也就成为了九州的海陆门户。
曾因大陆贸易而繁荣的港口在战后逐渐衰落,如今转型为观光景点
因靠近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门司港的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海运公司、商社和银行等企业的分店遍布当地。
自1899年(明治32年)开港以来,门司港的进港船舶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长期与神户港争夺头把交椅。此外,门司港的进出口额也在不断增加。明治时代后期,门司港发展成仅次于横滨港、神户港、大阪港的第四大贸易港。一战后,当地开通青岛航线。1932年(昭和7年),开通与满洲、大连之间的定期航线。
临近二战,繁荣的门司港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当地的对外贸易开始向中国大陆倾斜。伴随着战局恶化,贸易开始急速衰退。1942年(昭和17年),在距离门司港以南约5公里的大里町附近开通了“关门铁路隧道”。大里站改名为门司站,成为九州的陆地门户。原来的门司站改名为门司港站,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也开始下滑。
二战后,门司港部分码头被进驻日本的盟军部队征收。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带来的特需并未惠及当地。石炭出口量减少,再加上附近建造了能够使用集装箱运货的新码头,因此,门司港逐渐丧失了作为贸易港的功能。
自1988年(昭和63年)开始,对当地历史建筑进行保存并有效利用的“门司港怀旧街区”整修工程启动。当地新建了“蓝翼门司吊桥(Blue Wing Moji)”和可以俯瞰街景的和布刈公园第二瞭望台等。之后,又新增了“九州铁道纪念馆”“海峡Plaza”和“怀旧展望室”等观光设施。门司港摇身一变,成了九州北部颇具人气的观光景点。夜晚的灯光表演让当地更添了一份复古情调。
搭乘小火车前往关门桥一带,周边景点同样魅力十足
在周末或暑假,“潮风号”小火车会从九州铁道纪念馆门口发车,前往关门桥所在的和布刈地区。这条“门司港怀旧观光路线”单程长2.1公里,乘车时间约为10分钟,虽然一共只有4个车站,但却各具魅力。
“九州铁道纪念馆”站之后便是“出光美术馆”站。门司港是大型石油公司“出光兴产”的发祥地。出光美术馆(门司)主要展出的是公司创始人收藏的书画作品和陶瓷器。
“出光美术馆”站之后是“诺福克广场”站。诺福克是北九州市的姐妹城市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座港口城市。视线越过一座巨大的船锚雕像,可以近距离观看到关门桥下往来的船只。沿海的“和布刈观潮散步道”从该广场一直延伸至终点站“关门海峡和布刈”站附近。穿过关门桥后,您可以在和布刈公园里悠闲休憩,然后再搭乘潮风号直接回到起点。
和布刈公园第二展望台是关门桥的最佳观景点。附近那幅描绘了平氏灭族的巨型壁画《源平坛之浦合战绘卷》也值得一看。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