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野锻冶”,铁匠的世界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在日本被称为“锻冶匠”的铁匠,是把烧得通红的铁块,烂熟自如地捶打成各种刀具的手艺人。就像没有农民就吃不上粮食一样,如果没有铁匠这个职业,那么我们今天的生活恐怕会是完全不同的样子。不妨可以说,人类文明还依然停滞在石器时代。
烧得通红的焦炭中的平铲。摄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的铁匠师傅保坂平藏的作坊
深受当地居民信赖
虽然统称为铁匠,但其实分为好几类。比如制作刀剑艺术品的刀剑铁匠、为专业厨师打造菜刀的庖丁铁匠、专作剪刀的剪刀铁匠、擅长制造凿子和刨子等木工用具的工具铁匠、制造锄头和镰刀等农具的农具铁匠等。
在如此类别繁多的铁匠中,过去数量最多,且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野铁匠”,亦即农具铁匠。除了农具外,他们还会锻造家用菜刀、林业用的砍刀、在海里叉鱼的鱼叉等各种工具。
除了制作新产品外,他们还承接工具的修复业务,那些因为过度使用而磨损残缺的锄刃在他们手下焕然一新。无论什么工具出现问题,都可以求助于“野铁匠”,他们被地方民众称为“给铁器看病的红胡子(《红胡子》是1965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讲述传奇医生故事的电影——译注)”。
然而今天,铁匠这个行业已是风中残烛。原因很复杂。首要是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不断减少,而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锄头和镰刀等传统工具已经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林业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已走向夕阳产业,使用砍刀砍树枝这种工作本身已经不存在了。
静冈县滨松市的片桐铁铺/福冈县福冈市的大庭锻造工厂。像这样位于大城市里的野铁匠铺非常少见/对菜刀实施淬火处理前的煅烧作业。摄于大阪府堺市水野锻造厂的作坊
刀具正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消失!?
如今迎来了“超级服务型社会”,一切物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手,这对整个锻造业造成了威胁。比如现在,到任何水产店你都买不到整条的鲣鱼。超市和百货商店的鲜鱼柜台摆放的全是已经处理成块状的鱼肉或者生鱼片。蔬菜和水果也是如此,据说近年来不用自己削皮和切块的速食沙拉和切好的水果大受顾客的欢迎。
在这样的服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正确使用刀具。日本一直以技术大国自豪,而支撑这份荣耀的,是铁匠等匠人世代传承的智慧、技艺和气概。日本可谓是集此三种资源于一身的国家。尽管如此,再优秀的传统,一旦失去了支撑后盾,都会走向崩溃。
不过,现在应该为时不晚。无论下厨做饭、打理家庭菜园,还是周末做点木工活儿,或是野外宿营,大家都可以用工匠们手工锻造的刀具感受造物的乐趣。如此一来,应该就能渐渐产生一些感悟。那就是:生活不是用金钱换取效率,创造时间本身才是充实生活的基础。
长野县信浓町的铁匠小坂重夫。信州从江户时代起就是著名的镰刀产地
制作生产国产漆时必须用到的刮漆工具。青森县田子町铁匠中畑文利的作坊
青森县田子町的铁匠中畑文利。他的妻子抡下沉重的锤子。这是被称作“先手”的工艺
锻造用于刮削牛蹄的刀具。广岛县口和町(现在的庄原市)铁匠谷口俊笃的作坊
京都府绫部市的锻冶重铁铺。匠人正在修复用于挖掘土石的工具洋镐,使镐头恢复锋利
大阪府堺市的水野锻造所。匠人正在淬火处理用于切生鱼片的柳刃刀
凭借指尖触感判断刀刃锋利程度的研磨作业。奈良县十津川村田上铁铺的作坊
使用旋转砥石进行研磨作业。高超的手艺,出神入化。爱知县设乐町铁匠安藤义久的作坊
群马县沼田市古见制作所。每年正月2日第一天开工时都 要制作的剑模型。这是自古留传下来的铁铺传统
富山县入善町的野坂铁铺。工匠正在切割铁材。火花四散,犹如烟火一般美丽
岛根县仁摩町的高桥铁铺。即便是在高度机械化的现代,仍然存在只有人与人、夫与妻齐心合力才能完成的工作
在当地山林中使用的砍刀,刀鞘也很精美。富山县朝日町大久保铁铺
图片:大桥弘
撰文:Kakumatsutomu
标题图片:静冈县滨松市的片桐铁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