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日语学习法:Shirin Nezammafi(作家)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语言犹如生物一样在呼吸中不断进化。它活生生地反映时代、酝酿新的感情并迎合人的需求不断改变形式,所以,即便是语言学家也学之不尽。
这不仅仅是外语,母语也同样。我用母语波斯语读书看报,进行日常会话;然而,遇到诗作,会突然感到语言无法理解,虽然是母语作品,却无论如何也读不懂,令人深感沮丧。
语言既有生命,又有多副面孔。若说日语的面孔,其中有古文、四字、成语、片假名缩略语、大叔们无聊的笑话、Gyaru(辣妹)语言等等。它们都深奥且生动,难以完全学会。
所以,作为一门外语,虽然我会说日语了,但不等于我已经掌握了它。在这里我想回顾一下,我是如何用日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正确地传达给对方,进行交流沟通的。
“表情”丰富的综艺节目的字幕
要用日语与人沟通,电视的作用是巨大的。不是那些电视剧、纪实报道或者新闻节目,而是穿插着市井会话的平易近人的综艺节目。
日本的综艺节目很有特色。它的捧哏逗哏就已经十分独特了,但更为特殊的,是把上场艺人们的讲话内容都打出了字幕。我一直以为字幕只在电影银幕上出现,所以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生动的日语字幕时,感到十分惊讶。
在电视屏幕上,你会看到文字突然出现又随即消失,有时会变得五颜六色,线条粗犷,有时文字一个个滑落下来,或变形、或带刺,有时又像炸弹一样爆裂。最初我感觉它们犹如有趣的艺术,但后来我意识到,这些字幕极大地影响了我。
字幕中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文字,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感情。有趣、悲伤、发笑、走嘴、逗哏的笑点等。即便是自己的文化中不存在的表现或者不习惯的日本特有的感情,也能通过综艺节目的字幕很好地理解了。
大脑还处于无法完全读解日语的阶段,茫然凝视着变化的字幕,首先映入视野,接着耳朵捕捉到声调,然后由大脑理解产生这个词语的状况。
而且,日语不仅只有“假名”(标音字母),而是与每一个都具涵义的汉字混合构成的,单凭声音无法区别,有大量同音异意的词汇,所以看汉字非常重要。
于是在看综艺节目时,我先看字幕的汉字,再对照汉字与演员的反应,通过这种方法去记单词。一开始,对那些不知道也无妨的词汇乃至演员使用的特殊表现也都记在大脑中,但通过朋友的对此提醒说明,知道那样的词语普通人是不用的,这样日语的常识也渐渐地增长了。
开车经过超市时,只要看到插在外面随风飘展的广告旗,鸡蛋、牛奶、大米、半价这些重要的信息,一瞬间就会“输入”自己的大脑。这是汉字国家才有的一种特殊现象。
与罗马字不同,汉字没必要去读,凭视觉辨认,不需花费什么时间。而且视觉记忆远远强于听觉记忆,所以我认为汉字字幕对学习语言是非常有效的。
有趣之极的日本漫画
把自己想说的用日语传达给对方,正确理解对方的讲话,对我而言,电视在这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在进入下一个阶段,亦即用日语读写时,不可或缺的便是漫画的存在。
图画、文字和想象构成的漫画世界,可谓有趣之极。而且是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儿童时期我不仅看动画,还非常喜欢阅读漫画。不是那种内容描写细腻,动作描绘清晰,每一幅精致的画面都值得美术馆收藏的日本漫画,主要是图画简洁故事有趣的欧州漫画。小时候,我读过《丁丁历险记》(*1)、《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2)全集,漫画是最感亲近的读物。
后来到漫画王国日本来留学,对漫画的兴趣一气升级,在漫画网吧连续8小时读完全集也是常事。逼真而扣人心弦的描写,故事情节的发展,随处可见的变形画面,引人发笑,充满乐趣,我就是被这样的漫画深深吸引不可自拔。
电视的综艺节目及其字幕,为我开辟了用日语交流的途径,而漫画则引导我走进用日语写作的天地,可谓是充满魅力的缪斯。回想起来,我的日语学习中,充满了各种新的发现,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历程。
(2013年5月7日,标题图片:A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