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70年

“战后”何时结束?——探索未来的年轻人们

社会

日本的年轻人对生活在富裕而“和平”的社会感到幸福满足。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试图延续“战后”经济的政策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必定会侵蚀年轻人的未来。 

远离“那场战争”——淡忘的记忆

2015年,日本将迎来战后70年。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但“70年”却是一段十分漫长的岁月,毕竟它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尽管如此,媒体上依然充斥着“战后”这样的字眼,据说本网站也推出了名为“战后70年”的专辑。

的确,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太平洋战场)光是日本就有300多万人丧生,是日本历史上最不幸的事件。

但经过70年以后,战争亲历者不断减少。战后出生的人口超过了1亿人,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约80%。人们好用“战后70年”的说法,它表明了这个年份的重大意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70年前”的的确确正在变为古老的历史。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2013年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知道“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日”的人仅占20.0%。从各年龄组的回答正确率来看,20~39岁组的答对率为6.9%,40~59岁组为16.5%,60岁以上为24.8%。虽然年轻人的答对率确实较低,但更加接近那场战争的老一代人中也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知道正确答案。

在其他调查中也能看出相同的趋势。同样是NHK在2010年实施的一项调查中,能够正确回答“广岛遭原子弹轰炸之日”的人仅占受访者总数的27%,答对“长崎遭原子弹轰炸之日”的人仅占23%。

再看看各年龄组的答对率,20~39岁组为25%,60岁以上为19%。年轻人的答对率较高(这份调查令人痛快的,是给了“年轻人不了解战争”这种老生常谈的论调迎头一击。年轻人确实不了解战争,但老年人也同样不了解战争)。

“繁荣和平”的自我意识

如上所述,看起来对于那场战争的记忆,在人们的头脑中确确实实地在淡化,但“战后”却没有结束。一个理由或许在于,日本非常幸运,太平洋战争以后再未被卷入过同等规模的灾难之中。

虽然曾经支持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日本未被卷入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尽管经历了多次大地震和悲惨的恐怖主义事件,但从死亡人数和规模而言,都不及太平洋战争。

内阁府的“社会意识相关舆论调查”显示,抱有“日本是和平国家”这种自我意识的日本人非常多。该调查以选择题形式询问了受访人对“现在的社会状况”的看法,其中选择“和平”的比例极高,在1990年前后的调查中约占70%,2014年的调查中,该比例也达到了约60%。

此外,民间的国际研究机构“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总部位于悉尼)发布的世界和平度指数排行榜上,日本每年都进入了前10位。虽然2014年跌到了第八,但2008年时曾高居第三。

而且,战后的日本,不仅“和平”,还高度“繁荣”。始于战败后重建的日本经济得益于几次偶然,实现了惊人的发展。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停滞期,但日本依然倚靠前代人的成果和不顾后代的政府借款,维持了傲人的富裕水平。

美国舆论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实施的调查显示,在日本有过“因贫困而买不起生活必需品的经历”的人口比例极低。

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因贫困而买不起食物的人口比例,墨西哥为53%,韩国为26%,美国为24%,英国也达到了15%,而日本仅为2%;同样,买不起衣服或看不起病的人口比例也比其他国家低得多。

满足于现状的“幸福的”年轻人们

降生在日本这样一个和平而富裕环境中的人们抱有怎样的价值观,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关注一下年轻人和孩子们的情况。

正如我在《绝望国度中幸福的年轻人们》这本书中所写的那样,日本年轻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之高,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14年的内阁府“国民生活相关舆论调查”显示,20~29岁年龄组的受访者中,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者高达79.1%。这是该调查自1967年以来的最高值。而且,年轻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还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时期。

这种倾向在10~19岁年龄组的受访者中更为显著。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实施的《初高中学生的生活与意识调查2012》中,对“你现在觉得幸福吗?”这一问题,高达90%以上的中学生都给出了“幸福”的回答。

尤其是初中生,94%回答“幸福”,55%回答“非常幸福”。这是一项定期实施的调查,回答“非常幸福”的中学生比例一直在不断上升。

对于这种幸福度居高不下的现象,也可以作出一种消极的解释,那就是今天的年轻人由于无法设想“未来会比现在幸福”,所以他们不得不满足于现状。事实上,各年龄组的幸福度往往呈U字形,“时日不多”,对未来没有太大期待的老年人通常幸福度也较高。

可是即便如此,这种高度的幸福感也是以日本的“富足”为基础的。

承受了社会不良后果的一代人

而且,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通货紧缩导致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如火如荼,这也使日本人开始过上了质量高于成本的生活。虽说近年来物价呈现出上涨趋势,但在日本的城市里,花上几百日元,依然能吃上热腾腾的美食。

同时,只要有网络和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无止尽地任意打发时间。IT创业人士川上量生认为日本的网络文化催生了一批“闲人”,在网上流传着无数由这些“闲人”制作的数码内容。同样,自己也可以作为“闲人”,成为数码内容的制作者。

于是,在日本国内,即使是时薪不足1000日元的年轻打工者,也可以自得其乐。至少可以说生活水平远高于过去的年轻人(不过,工作条件未必很好。针对这种现状,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形容说,日本是消费者的天堂、劳动者的地狱)。

然而,日本年轻人的将来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少子老龄化及其引发的代际差距、在发达国家中最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废堆进展不利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等等,日本未来需要处理的问题堆积如山。而且关键是,年轻人本身也将逐渐老去。

在思考日本这个国家的未来时,如何切实地终结“战后”时代是极其关键的一点。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政策,试图延续本应已成为历史的“战后”时代,为此给社会带来了种种弊端和负面影响。

20世纪90年代本应成为一次契机

从经济角度考虑,日本的所谓“战后”时期本应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结束。首先是因为以高度增长期为顶峰的经济发展被划上了句号。虽然泡沫经济的破灭是直接导火索,但可以认为,少子老龄化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因素。

换言之,战后的日本,以婴儿潮一代为中心,年轻劳动人口充足,廉价劳动力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源泉。但进入90年代,日本社会真正走向老龄化以后,社会保障相关费用开始不断上涨。

同时,从国际上看,90年代也是“战后”时代的终结。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体制走到了尽头。

日本之所以能作为战后的“制造业国家”发展起来,一般认为其中冷战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冷战时期,属于东方阵营的中国尚未正式进入全球市场,韩国和东南亚各国都是亲美独裁政权当道,政局不稳,教育水平也比较低。总之,当时除了日本以外,不存在值得一提的“世界工厂”。

然而,冷战结束了,“世界工厂”也转移到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这对日本而言,就意味着稳定的工业化社会的终结,以及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

以奇妙形式延续下来的战后日本

不幸的是,我们不得不说日本未能充分应对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变化。日本既未实施真正切实有效的少子化对策,完善在职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也没有跟上。虽然年轻人的生活满意度很高,但充裕到可以安心生儿育女这种程度的人群却比较有限。

虽然日本的总和生育率(*1)长期在1.4上下浮动,但由于战后婴儿潮一代的子女的育龄期即将过去,所以这个数值迟早会进一步降低。

本来,日本应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认真研究少子化对策,以图在真正跨入少子老龄化社会时实现软着陆。同时,着眼于就业人口的流动化,切实建立由国家而非公司主导的安全网等等,本应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但90年代的实际情况,却是通过增加公共建设工程等手段试图延续“战后”的模式。

如上所述,日本的“战后”以一种奇妙的形式得以延续,这就是当下的社会现状。由于和平而富裕,所以即使改革声势一时高涨,最终也只流于形式。当然,这种和平和富裕的社会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

日本能真正地终结“战后”吗?

(2015年1月13日)

标题图片:在“可爱(kawaii)”时尚潮流之圣地原宿竹下通举行的时尚活动(提供:时事通讯社)

(*1) ^ 也简称生育率,反映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

泡沫经济 战后 通货紧缩 太平洋战争 总和生育率 少子老龄化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