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日本经济面面观

新冠疫情之下的日本经济:面对面商务活动遭受重创,出口提供支撑——复苏火车头是美国经济

财经 健康与医疗 工作劳动 社会

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的背景下,IT化程度和疫苗接种进度左右着各国经济的沉浮。置身于这样的国际环境,日本经济情况如何?请看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竹森俊平(新冠疫情基本应对方针咨询委员会成员)的分析。

IT化减轻疫情影响

新冠病毒引发的大流行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首先就从这里说起。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疫情让那些需要当面沟通的商务活动遭受重创,而可以利用IT进行远程办公的商务活动受到的冲击则较为有限。这种情况导致发生疫情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信息落差(digital divide),也就是善于利用IT比不善于利用IT的人获得更多收入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这并非偶然现象。

人们都说新冠疫情象征着全球化的消极一面,其实早在发生疫情以前,全球化就存在着激化发达国家社会矛盾的负面因素。这一点主要集中在国际人员流动,尤其是移民和难民问题上。这个问题在欧洲尤为突出,叙利亚难民的增加削弱了默克尔总理的权威,甚至成为她今年9月下辞职的原因,很明显地影响到了德国政治的走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竞选时曾承诺要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美国部分民众对移民的排斥情绪已经达到了顶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用IT,就可以远程调动外国劳动力为本国经济服务。所谓全球供应链,无非就是全球远程办公。换言之,IT具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通过减少不同语言、种族、宗教的人员之间的面对面接触,进而减轻全球化引发的社会矛盾。

从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尝试重新解释“新冠疫情象征着全球化的消极一面”这一评价。新冠病毒不会通过光缆扩散。人与人的接触,特别是与传染病高危地区居民的接触,则是新冠感染的导火索。简而言之,新冠疫情发生在全球化落后的“负面领域”,也就是那些利用IT避免与不同语言、文化、宗教的人直接接触的“机制”所无法完全覆盖的部分。

倘若思考新冠疫情的历史意义,那么或许可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它都降低了需要人与人当面接触的经济活动的意义,提高了借助光缆交流为基础的经济活动的意义。

欧美挽回颓势,通过普及疫苗获得比亚洲更大优势

从全球角度来看,还可以指出另一重要问题。那就是欧美发达国家与亚洲工业国家在力量关系上发生的变化。这种力量关系在“德尔塔毒株”和“疫苗”这两个因素出现之前和之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去年秋季以前,也就是新冠病毒已经成为大流行病,但德尔塔毒株还未出现,疫苗尚在研发的时期,相对于多数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地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极低,这一点决定了世界经济的状况。人们称赞亚洲社会的纪律性和疫情监控机制遏制了疫情造成的破坏,甚至认为“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这种基本认识因此进一步得以确立。

中国虽是最早发现疫情的地区,但通过加强疫情监控措施,有效遏制了感染人数,成为去年主要国家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这似乎让人们感到权威主义国家的“消极一面”转变成为了“积极一面”。

相对于此,欧洲主要国家的死亡人数突破10万,美国更是达到了50万,可谓惨不忍睹。为了应对这种毁灭性的事态,作为起死回生的手段,欧美发达国家在疫苗研发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福利国家型的欧洲医疗体系、美国史无前例的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近两成的庞大医疗支出、在至今尚未完成的长期性的艾滋病病毒(HIV)疫苗研发中培养起来的基础研究力量、可以筹措巨额资金的发达资本市场……,所有这一切因素化作强大的动力,使2021年正式开始接种基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了可能。

几乎就在同一时期,传染力达到原始毒株1.5倍,几乎与水痘相当的德尔塔变异毒株成为了在全球范围引发感染的主要毒株。在亚洲,此前奇迹般地将感染人数控制在极低水平的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的感染人数开始激增。由于之前疫情控制得较好,所以民众接种疫苗的积极性较低,这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防疫工作的一个绊脚石。

中国一直致力于自主开发新冠疫苗。原始毒株姑且不说,针对德尔塔毒株,中国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并不理想,能否有效应对还是一个未知数。实际上,在德尔塔毒株迅速扩散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海外人员的入境管控。原本稳步向好的经济活动出现了走软迹象,部分原因也在与此。

日本的防疫工作落后

基于上述国际形势的分析,再来回顾日本的情况。首先,与中东、西非,以及区域内人员流动极其重要的欧洲相比,日本在国际人员流动方面,规模要小得多。因此可以说,这一点对疫情扩散和经济的影响相对较轻。

当然,中国游客消费带来的收入减少,还有虽不及欧洲封城政策那么严格,但日本政府也多次要求餐饮店等服务业主动采取缩短经营时间等措施,而且仍然没有完全放开,由此造成的影响不小。

政府补偿的规模和及时性也会影响服务业主动配合抗疫的效果。尤其是在补偿的及时性上,不可否认是存在问题的。另外,由于无法像欧洲那样采取封城措施,所以需要恳请服务业主动配合的时间拖得很长,这也可能扩大对餐饮店和旅馆行业的冲击。

喜人的出口形势背后也存在陷阱

另一方面,日本制造业的出口表现坚挺。这也促使日本经济显现出超出预期的强劲姿态。归根到底,“全球供应链/全球远程办公”已变成对抗大流行病这种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抗体。

不过,喜人的出口形势业也暴露出了日本制造业的弱点。那就是过去占据全球一半产能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已经严重衰落。这一问题的导火索是今年4月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的工厂火灾事故。这场事故暴露出了车载半导体供应体系的脆弱性。此后,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所有问题进行梳理后发现,台积电(TSMC)在芯片细微化技术上拥有压倒性的竞争力,日本企业存在明显的实力差距。

就日本而言,国际人员流动的规模不如欧洲那么大,主要是入境游客,这是疫情在日本造成的影响较为有限的重要原因。不过,从亚洲来看,就连小小的台湾地区的企业,也十分重视区域内商务旅行,由此成功确保了作为大规模生产基础的“巨大销路/巨大市场”。

日本企业长期疏忽这种密切人员交流的弊端此次意外地暴露了出来。目前,尽管日本政府一直在严格限制海外人员入境,但其实这方面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莫如说这种做法本身或许才有问题。

美国经济的带动力比中国更强

2008年,雷曼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通过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率先实现复苏,进而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复苏。这一次,大家也对中国寄予了期待。不过,由于德尔塔毒株的扩散和中国疫苗的效果欠佳,让未来形势变得扑朔迷离。

取而代之的剧本是,由一边通过推动民众接种高性能疫苗控制疫情,一边实施规模超2万亿美元(约合220万亿日元)消费刺激政策的美国来主导实现全球经济复苏。日本在历史上有过这样的经历,2002年时,借助美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日本通过出口主导的模式走出“失去的10年”,实现了经济复苏。拜登政府的刺激政策规模远超过去,日本制造业有望从中受益。但有一点令人感到担心。

那就是在疫苗接种进展迟缓的许多亚洲国家,制造业生产体系已经出现了停滞。受此影响,日本制造业也遭遇了新的问题。丰田汽车8月18日宣布9月将减产四成,这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日本企业重要的亚洲生产基地,新冠疫情还在持续蔓延。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通过绿色发展等政策展示出积极配合美国的姿态,赢得了美国的信任,在确保美国疫苗供应方面取得了成效。实际上,日本的疫苗接种率正在快速上升。不过,面对传染力极强的德尔塔毒株,光靠接种疫苗,恐怕还是难以恢复正常秩序。今后,在加快疫苗接种的同时,对民众行动加强管控的政策或将成为一个课题。

与此同时,如何促进与日本经济联系紧密的亚洲国家的疫苗接种工作、如何促使欧美发达国家加大针对与日本关系紧密的亚洲工业化国家的疫苗供应,这些都将是今后日本外交的重要课题。

标题图片:东京都新宿区一家餐饮店贴出停业告示(时事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日本经济 IT 劳动力 新冠疫情 疫苗接种 防疫 外国 控制 美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