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Half”及“日本人”的思考(下):从日常生活的证言能看出什么?

社会

拥有各种血统的人群由于外貌与众不同,在职场中或在就职时易遭遇歧视,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感到格格不入。本文通过采访,对“Half”们的现状进行思考。

身为“混血”“Half”的母亲

1950年,卷走无数生命的冲绳战役结束五年后,我的母亲,金城绿出生了。她是外祖母和驻留在那霸空军基地的美国士兵克拉伦斯·劳伦斯的女儿。

外祖母在给美军做服务员的时候遇上了在食堂当厨师的外祖父。据说得知外祖母怀孕后不久,外祖父就随即退役了,还没来得及看到孩子出生就回国了。

两人还曾书信来往过一段时间,但后来都各自结了婚,书信联系也随之中断。我母亲一度想再次跟自己的亲生父亲取得联系,却发现他早已搬家。最终还是通过美国空军才打听到了地址,当时外祖父都年近半百了。此后,父女一直通过书信保持交流。

外祖父寄给母亲的信
外祖父寄给母亲的信

外祖父特别希望母亲能去美国,还说资金问题他想办法,问母亲是否愿意渡美。但后来外祖父的妻子悄悄寄来了信件,还在信里要求不要跟外祖父提起。她在信里诉苦道:“丈夫想辞去工作,把退休金都给你寄去。而且为了把你叫到美国,他甚至打算去赌博。如果他辞职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很难过。还希望你能考虑一下这边的情况。”

母亲说那封信让她渐渐断了去美国的念头。而外祖父到最后也没有见上母亲一面。我问母亲是怎么想的,母亲沉默了半晌,眼里渐渐泛起泪光,喃喃低语道:“要是能见一面就好了……”

如今歧视依然存在

我之所以选择“Half”作为研究题目,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我拥有一位一直被称为“混血”“Half”“亚美混血儿”的母亲。战后出现了很多和我母亲遭遇相似的人,媒体也将之作为“混血儿问题”进行报道,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1962年5月9日的《冲绳时报》报道了“混血儿问题”
1962年5月9日的《冲绳时报》报道了“混血儿问题”

“学校里有好几个跟我相同境遇的同学,不过大家对我们的态度都各自不同。我自己从来没有感到过抬不起头来,而且因为美国和基地的关系,别人也没有当面说过我的坏话。”母亲说道。然而母亲的青春时代还是遭遇过很露骨的歧视和偏见。例如有一次她进了一家奢侈品店,柜姐一看到我母亲,就赶紧把放珠宝和首饰的展柜关上了。有时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嫌弃,母亲说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意识到“啊,原来我是这样一种存在啊”。甚至她都到了六十多岁,还总有初次见面的人对她说“您日语说得真好”“您来日本多少年了呀”之类的话。

年轻时代的母亲。由于外表与众不同,总会遇到歧视性目光
年轻时代的母亲。由于外表与众不同,总会遇到歧视性目光

近些年,在媒体之类的口中,“Half”也成了令人羡慕的对象。可我在采访各种族裔人群时,发现我母亲经历过的歧视性目光和不理解的言语,从战后到现在其实一直都没改变过。

这里介绍一些我采访过的“Half”们的经历(以下被采访对象均为假名)

长田隆史(父亲是美国人,五十多岁,电气安装行业): 工作中经常被人问是不是外国人。因为安装空调或电路施工,所有作业都是在客户那里进行的。每次我自我介绍“我是XX电气的”,然后一进屋就会把别人吓一跳。问我“你是Half?”的还算不错。还有人问我是哪国人。我说我是“Half”之后,对方就会说“难怪日语讲这么好”。有时也会遇到不喜欢外国人的客人,就会抱怨说:“怎么会派了个你这样的来”。这时候就算跟他们解释我是日本人也没用。

尼尔森·路易斯亨(父亲是加纳人,二十多岁,连锁寿司店):每次巡查各店的经理来到我们店都会问我:“尼尔森你会英语吗?”每天至少会有一位客人会问我:“你是哪儿来的呀?”然后就会听到他们说:“你日语真好啊”“来日本多久了”。很少有人会问我是不是“Half”。果然大家第一感都觉得我是“外国人”。可能我的脸长得不像日本人吧。

就业领域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对“Half”的用工歧视。

米勒·伊桑·关(父亲美国人,二十多岁):公司通知“×点带简历来”,于是我就去了。结果对方看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跟我们想招的不太一样啊”,因为我之前说了我姓“关”……然后对方就打发我说:“知道了,你可以走了。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面试呢。”感觉整个空气都僵掉了。我只能说句“知道了”,然后走出房间去。但还没出去就发现鞋带松了,于是就在门口蹲下系起鞋带来。然后,面试的人可能都以为我出去了吧,就听到了他们在议论我。“刚才那个,是老外吧。”“哎呀,这个(雇佣)有点困难吧。”我只能尴尬地放轻手脚,悄悄地打开门……

田中托马斯(母亲是加纳人,三十多岁):一去面试,就会听到人问:“啊,你就是田中?”见对方满脸惊讶,我只能解释:“不好意思,我是在日本长大的Half,长得可能更偏黑人一些。没关系吧?”然后对方来一句:“稍等片刻。”就去请示上级意见了。大概两分钟后回来,给的回复是“无法录用”。应聘保安到处都碰壁。面试官跟我说:“我们没法招黑人保安。很不好意思,但确实没办法。因为客户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们公司会招黑人保安。”面试的人显然觉得找黑人保安有损公司形象。

日常生活中遭遇的语言和视线

不仅是学校和职场这类特定的场所,“Half”们在路上走的时候,在电车、公交车上,在买东西的时候,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场景都会成为偏见的对象。

田中托马斯(同上):大概7岁的时候,我正在路上走着,就遇到骑自行车的小学生忽然停在我面前,然后大呼:“哇呀~有个老外!”练完足球,走在回家的路上差点被一辆车给撞了,我心说“好险”,不料开车的人居然摇下车窗对我吼道:“喂,老外,滚回你老家去。”

铃木汉娜(父亲是美国人,二十多岁):一个人坐电车的时候,偶尔能听到周围“那个人是Half吧?”“老外吧?”之类的窃窃私语。我心里只想吐槽:“我听得懂日语好不好。”还有泡温泉的时候也是,那些人好像都觉得我不懂日语,就当着我的面对我议论纷纷。

哈莉丝·阿美利亚·纱智(父亲是美国人,二十多岁):在路上走的时候,会有人从车里跟我打招呼“Hello, hello”,或是主动过来跟我说话。电车里也是被人盯着看。我和我妹妹都很烦这个……以前我俩特别不爱跟爸爸一起出门。只要跟他一起出门,肯定会受到“注目礼”。但是爸爸总喜欢往我俩身边凑,小时候就很烦他在后面跟着(笑)。后来,慢慢地就差不多习惯了吧……

各种生活不易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Half”被误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亨”和“隆史”所在的服务业,Half总是被当作外国人,甚至仅仅因为与众不同的外表就会引发投诉。

在其他案例里,还有人经历过“种族骚扰”,在开展业务时,一举一动都被人指指点点“好像外国人”“很日本人啊”之类的。即便大家都没有恶意,但日复一日,就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最近社会开始呼吁讲究工作生活平衡,呼吁“劳动方式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制定性骚扰和“SOGI骚扰(性向骚扰)”的相关规定。却很少有企业考虑到了员工族裔的多样性。如今的企业,不仅外籍员工,各种族裔的员工队伍都在不断壮大,在公司规定中加入种族骚扰相关条款也成了当务之急。

在找工作时,除了上文列举的“伊桑”“托马斯”遭遇的歧视,也有人在面试时有意识地表明自己的外国血统而被录用。但是,人们对外表的强烈偏见,大多情况是让混血儿享受不到平等的就业机会,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东亚血统的混血儿大多长得跟“日本人”差不多,但他们当中也有人十分犹豫,既想坦承自己的混血儿身份,又害怕遭遇就职歧视。

日常生活中,与众不同的长相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被陌生人当作不懂日语的外国人,在生活圈子里遭到语言暴力,或总是遭遇各种窥视。这种经历并不少见。

人们对“Half”的战后历史、各种自我认知以及社会状况都认识得不够充分。正因为认识得不够充分,使得他们不容于世,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排挤,社会大众对他们的认识也仅仅流于刻板印象的层面。

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提到了,现在“Half”们开始逐渐学会发声,让社会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我们也应该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对文化日益多样化的日本社会的沟通模式进行反思。

标题图片:笔者母亲视如珍宝的相册里,孩提时代母亲和外祖母的合照与外祖父的单人照是放在同一页的。

冲绳 跨国婚姻 混血儿 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