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配偶天人永隔后,“亡1”银发族如何生活?探讨日本的“高龄多死社会”

社会 文化

当核家庭渐成主流,社会迈向高龄化之时,配偶“亡”故后“1”个人生活,即所谓“亡1”的银发族愈来愈多。本文将聚焦于日本这些连可靠亲友都所剩无几的“亡1”银发族,从他们的现况来思考怎样才是更完满的高龄期生活。

与配偶死别的年龄不断上升

日本即将在未来20年,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高龄多死”(高龄伴随而来的大量死亡——译注)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与配偶天人永隔的银发族该如何度过接下来的人生,便成为切实的问题。

根据日本总务省《国势调查》资料,1990年65岁以上的女性中,配偶亡故的人占56.6%,丈夫仍在世的则为40.1%,由此可知,丈夫亡故的情况为多数;而到了2015年,配偶亡故者占38.7%,丈夫仍在世的则超过半数,占了51.4%;若单看75岁以上的数据,失去丈夫的女性为57.6%,由此可以得知,在这25年来,与丈夫天人永隔的年龄往上提高了10岁。

这样的现象,是由于男性寿命变长所致。1990年,仅有30.5%的男性活过80岁,这个数字在2016年增长到51.7%。

以前人们总是说:“丈夫过世后,太太愈来愈有活力。”然而,妻子与丈夫天人永隔的年龄逐渐提高,丈夫过世后妻子能精力充沛过日子的期间也就变短了。我有个朋友双亲都将近90岁,生活均无法自理,只好分别送到老龄照护设施居住。后来父亲过世时,母亲已出现严重的失智症状,因此没有告知她父亲离世之事。女性年逾八旬后出现失智症状的几率大幅增加,甚至有调查显示,80岁后半的女性,出现失智征兆的比率高达58.9%。

独居的高龄男性甚至不跟邻居打招呼

厚生劳働省《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数据显示,1980年家中有年纪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里,三代同堂的比率为50.1%,到了2015年时这个数字只剩下12.2%,同时,由夫妇两人组成的小家庭比率为31.5%。以往即便配偶先一步过世,还可以跟儿孙辈同住,但时至今日,与配偶天人永隔便意味着独居生活的开始,而年近迟暮的独居生活,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

同时,男性死亡年龄提高也意味着丧妻的男性愈来愈多。若以男女性别做比较,配偶亡故后的独居生活,在人际交流方面,对男性造成的影响比女性更严重。

首先,独居的高龄男性容易出现不与他人对话的倾向。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于2017年实施的调查报告显示,65岁以上的独居男性中,每天都与人对话的比率为49%(同样条件下女性比率为62.3%),相形之下,与人对话频率最低数字“平均2周不到1次”的男性占了15.0%,也就是每6、7人中即有1人(同样条件下女性比率为5.2%)。

上述调查涵盖的受访对象中,并非所有独居高龄男性都是鳏夫。不过,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花费16年时间,针对丧妻后独居的60至70多岁男性,做出的长期追踪调查显示:27.0%的男性每周会与其他不同住的家人至少对话一次(同样条件下女性比率为50.8%),而回答“每个月对话1次”或“几乎没有对话”的男性就占了4成以上,此外,连跟邻居也不打招呼的男性,平均每4人就有1人。

日本银发族几乎没有推心置腹的好友

那么,在交友关系方面又是如何呢?同项调查显示,33.6%的男性根本连同性朋友都没有。75.8%的女性在与配偶永别、开始独居生活后,还拥有能舒心喝茶、一起用餐的同性朋友,男性却不足半数,亦即40.8%。另外,在“是否拥有能商量困境的同性朋友”一题中,54.8%的女性回答“有”,而同样回答的男性只有25.2%。对男性来说,先不提能一同喝茶、有共同兴趣的朋友,就连遇事时能互相商量、了解自己的同性朋友,都几乎不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换成异性朋友时,没有男性朋友的女性为59.2%,而没有女性朋友的男性则为44.8%,跟女性相比男性拥有异性朋友的比率较高。话虽如此,妻子过世后独居的男性,不论是同性也好,异性也好,熟悉亲密的朋友很少,这点是不变的。

不限于与配偶天人永隔的银发族,跟其他国家相比,总的来说,日本的高龄人士大多朋友比较少。2015年时,内阁府针对60岁以上人士实施了国际间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在“除家人外,是否拥有能互相商量或者彼此照顾的亲近友人”一问中,回答“没有”的日本人为25.9%,同样回答在美国的比率为11.9%,在瑞典则只有8.9%。除此之外,在瑞典将近6成的银发族表示自己拥有同性与异性朋友,但在日本回答有同性与异性朋友的比率仅有13.8%。不分是否拥有配偶,多数日本高龄人士并没有推心置腹的朋友。

不会煮饭也不知道该吃什么好的男人们

不少高龄男性自己打点生活的能力相当低。目前年龄在70岁以上的女性,大多数当过专职家庭主妇,从年轻时开始打理、照料家庭,丈夫完全不碰家务的例子并不稀奇。某个调查机构的报告便指出,60多岁的男性族群中有超过6成的人,一个星期甚至不会下厨煮一顿晚餐。我有位男性朋友在70岁那年丧妻,而他在妻子过世前从没碰过家务。现在,开始独居的他,即便白天没有外出行程,仍会固定每天出外解决晚餐。固定外食让他免于陷入茧居生活,或许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就连在家里享用早餐时,也都是去超市买块吐司,再放上干酪跟火腿,完全不会开火煮饭。

另外一位朋友的例子,则是在丧妻后,由住附近的女儿每天带晚餐来给他。不过,由于女儿傍晚前要打工,所以他会到附近的超市买便当作为午餐,此时困扰他的问题是“便当种类太多,不知道该买什么好”。或许因为在以往的日子里,总是吃妻子或女儿烧的菜,一直过着被动的生活,导致现在连想吃什么都无法自己决定,这样的男性意外的不在少数。

丧夫后陷入营养失调的女人们

另一方面,高龄女性丧夫独居后,则有不再每天做饭的倾向,许多人会炖一锅食物然后吃上好几天,或者只弄点简单的东西吃。厚生劳动省“国民健康营养调查报告”(2016年调查资料)指出,65岁以上的女性中,22.0%的人营养不足,“BMI(身体质量指数)”落在20以下,85岁以上同样状况的女性则达34.3%。更有调查显示,在这10年间,营养不足的高龄女性比率持续增加。虽然这项调查不是以独居者为对象,但可以推测女性独居比率随着年龄提高,即便有能力煮饭,一旦丧夫独居后,容易陷入疏于摄取充足营养的生活。

话说回来,丧偶后该如何与对方家族相处,这个问题在近几年出现了变化。丧夫后提出“姻亲关系终止书”的女性年年增加,此即一般所称的“死后离婚”,是表明与夫家亲戚解除关系的文件。在日本,向区公所提出结婚申请书后,不光是与配偶缔结婚姻关系,还会与配偶父母及兄弟姊妹缔结姻亲关系。两人若离婚,姻亲关系随之消灭,但若是一方过世,婚姻关系虽结束,仍持续保有姻亲关系。因此,当丈夫为家族长子时,即便丈夫过世,妻子也要一肩扛起照顾公婆的责任,替夫家祭祖扫墓,这是长年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

然而,随着核家庭逐渐普及,愈来愈多女性认为“我是跟丈夫结婚,不是嫁给整个夫家”,遂在丧夫后提出“姻亲关系终止书”,据此解除对公婆的扶养义务。

“亡1会”的理念

我自己在8年前与丈夫天人永隔,这件事触发了我,促成后来2015年,在自己当讲师执教的立教second stage大学(立教大学以50岁以上民众为对象开设的学习机构),号召同样丧偶的学生与校友,创立了“亡1会”(亡1,指丧偶独居的人),提出“与其为伴侣过世黯然伤神,不如替先走一步的配偶活出2倍的充实人生”的理念。作为相关活动的一环,于2018年举办了银发族鳏夫的时装秀—“亡1 时尚男装秀”。如前所述,丧妻的男性不但缺乏交友关系也容易陷入足不出户的状况,这项提案的用意在于,也不用花大钱,但若藉此对穿搭有了点兴趣,或许能让他们更愿意外出。

“亡1时尚男装秀”的男模们踩着摇滚节奏粉墨登台
“亡1时尚男装秀”的男模们踩着摇滚节奏粉墨登台(笔者提供)

如今,迟暮之年与伴侣两个人生活已成主流,然而“配偶是唯一依靠”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丧偶后的孤立状况。趁有活力时建构多样的人际关系,是现在这个独居高龄人士愈来愈多的社会向人们发出的要求。

(2019年2月)

标题图片:2018年12月于东京・三田的弘法寺中,举办了“亡1 時尚男裝秀”。图片中央即为笔者(笔者提供)

老龄化 高龄化 银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