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面临的挑战

使用兴奋剂像病毒般在世界蔓延,反兴奋剂是否有“特效药”

东京2020 体育

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举办在即,新冠病毒感染却在全世界蔓延。在此背景下,兴奋剂问题也再次引起人们的担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体育产业还是运动员,都早已跨越了国界。使用兴奋剂就像病毒一样,正在世界范围不断蔓延。

对俄罗斯的严厉处罚

去年12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以俄罗斯提交的检测数据多处造假为由,做出禁止俄罗斯今后四年参加国际重大赛事的处罚。俄罗斯不服此裁决,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了上诉。但据估计,除那些能自证清白的俄罗斯运动员之外,其他俄罗斯运动员将无法参加东京奥运会。而引发兴奋剂问题的俄罗斯田径联合会,被国际田联暂停会员资格。俄罗斯田径运动员将继续无缘国际重大赛事。

也许是震慑于如此严厉的处罚,最近俄罗斯田联主席承认存在伪造兴奋剂文件的不当行为,大概是觉得已无法继续向国际体育界撒谎了吧。但不得不说,为时已晚。

此次俄罗斯的兴奋剂问题,可以回溯到2014年德国公共电视台报道俄罗斯田径界有组织地使用兴奋剂的丑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经过调查,认定这是俄罗斯全国系统性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之后,俄罗斯体育代表团虽然获准参加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但有100多名涉嫌运动员被排除在外。2018年平昌冬奥会,俄罗斯被禁止以国家体育代表团的方式参赛,只限于那些能证明自身清白的运动员才被允许以个人身份参赛。

兴奋剂使用已突破“国家”范畴

从上述过程来看,似乎只有俄罗斯特别突出地违禁使用兴奋剂。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兴奋剂违规使用已经突破“国家”范畴,正逐渐蔓延到全世界。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于去年底发布的2017年度兴奋剂违规使用报告显示,违规最多的是意大利(171件),其次是法国(128件),第三名为美国(103件)。其后依次为巴西(84件)、俄罗斯(82件)。而日本虽不在违规使用前十之列,却也有7件。全世界有114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运动员违规使用兴奋剂的问题。

东京奥运会之前,还爆出了另一个重大新闻。那就是,中国的泳坛英雄孙杨被禁赛八年。

孙杨是一名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共获得了6枚奥运奖牌,其中包括3枚金牌,在世锦赛上也获得了11枚金牌,是世界顶级运动员。2014年时,他以澳大利亚为基地开展训练,但在一次赛后检测中被发现使用兴奋剂,受到禁赛3个月的处罚。2018年,他在家中接受飞行检查时,其保安毁坏了采集好的血样瓶,引发了轩然大波。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对此等恶劣行为作出了严厉处罚。禁赛八年,事实上相当于宣告将28岁的孙杨逐出国际游泳界。

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报告中,中国的违规者仅次于俄罗斯。从前曾爆出中国女子游泳和长跑项目运动员集体违规使用禁药。不知现在是否还存在那种风潮。但就像孙杨是在澳大利亚教练指导下开展训练一样,至少如今已非举国培养世界顶级运动员的时代了。

举重运动员也相继爆出使用兴奋剂重大丑闻。美国的奥运专业媒体《五环》杂志主编艾德·富拉,是《每日新闻》的撰稿人。据他说,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各国举重选手男女合计196人,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减少了大约70人。

这是因为,在对奥运选手按规定保存10年的样本再次检测时,各国举重运动员中陆续有人被发现违规使用兴奋剂。对此,国际奥委会做出处罚,禁止这些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另外,还有报道说,匈牙利籍的国际举重联盟主席,曾经通过认可违规操作的检测样本来换取贿赂。

甚至发展到改造基因?

那么,兴奋剂使用泛滥背后有什么样的背景呢?

有人认为,东西冷战结束后,一直被怀疑违规使用兴奋剂的东德等东方阵营国家的教练和运动员纷纷失业,流落到世界各地,他们的“技术”也随之扩散到世界各地。卫星转播技术进步导致职业竞技体育获得国际性发展,欧洲一体化使得运动员转会市场实现自由化,这些都促进了人才的跨国流动。有人认为,互联网让人们更容易从国外弄到违禁药物,也是原因之一。而这些,都是全球化的负面产物。

以前的违规使用兴奋剂,主流做法是使用违禁药物来增强肌肉、提升耐力,或是通过“血液回输”方式(即在赛前把之前抽取的自身血液输回体内)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在很容易就能买到的营养液里,也有可能含有违禁物质。

近年来,最令人恐怖的是“基因兴奋剂”。这是从基因疗法发展而来的,将含有特定功能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胞,以改变遗传信息,进而促进肌肉和红血球的生成。

比如,将治疗肌肉萎缩症的基因疗法应用到运动员身上的话,据说有强化肌肉的作用。另外,用于治疗严重贫血患者的基因疗法,据说能增加血液中的红血球数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而这有利于提升运动员的耐力。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2018年将基因兴奋剂列入违禁名单。不过,由于基因兴奋剂不像一般违禁药物那样可以通过尿检或血检轻易发现,因此目前还没有典型的违规报告案例。

出于为国争光或商业利益的动机

我不认为依靠严格的检测和处罚措施,就能让兴奋剂从体育世界消失。因为其背后存在竞技能力提升带来的“好处”。政治上,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有利于提升国家威望;商业上,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可用于商业宣传。

排除一切违规操作,依靠自然天赋的身体一决胜负,这才是体育运动本来应有的面目。但是,要让世界回归这一原点,并没有什么“特效药”。要想杜绝兴奋剂,就必须重温开展体育运动的意义和公平竞争精神,就必须从小抓起,在学校教育和体育俱乐部的指导中明确指出使用药物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我们只能不断致力于这些切实细致的工作。

标题图片: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里迪(中)等人举行记者招待会(时事通信社)

【用词解说 服用兴奋剂】

服用兴奋剂,是指非法使用可能有助于提升竞技能力的手段(药物或方法)。这有违公平竞争的体育运动基本理念,并有可能对运动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国际奥委会(IOC)于1999年成立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专注于打击和预防体育界使用违禁药物。

中国 俄罗斯 东京 奥林匹克 国际奥委会 东京奥运会 田径 使用兴奋剂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