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抗击新冠病毒——访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中村祐辅

社会 健康与医疗 技术

日本政府发布的紧急事态宣言已经全面解除。过去这几个月来,日本政府应对疫情措施很不得力,动作迟缓。今后第二波、第三波疫情有可能袭,对此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呢?带着问题,我们采访了前内阁官房高级顾问、基因医疗(基于遗传信息开展个性化医疗)先驱、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中村祐辅。

中村祐辅 NAKAMURA Yūsuke

医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前日本内阁官房高级顾问,内阁官房医疗创新推进室室长。历任犹他大学副教授、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教授等,2012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医学系教授,2018年回国。现任日本癌症研究会癌症精准医疗中心所长,兼任日本内阁府跨部门战略创新促进计划(SIP)项目负责人。全球基因医疗领域先驱,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医院构想。

日本抗疫指挥中心不明确 

“最大的问题是指挥中心不明,不清楚谁才是日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最高责任人。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此次疫情中,总体而言,日本缺乏基于长远打算来完善组织体系的设想。让经济再生担当大臣兼任应对新冠疫情,全球也只有日本一国。充满危机感的北海道大学教授西浦博,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死者估算结果。而这个”传递保护国民生命至关重要的信息“,本来是应该由国家首脑发布的。”

中村教授认为,日本的核酸检测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就是指挥中心缺失的现实反映。4月6日首相在记者会上提出了“每天完成2万例(核酸检测)的目标”,但并没有提出具体措施。结果,这个问题完全扔给了地方政府和医疗一线,直到现在也没有充分开展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数没有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国家的方针,宣称为了避免医疗崩溃,基于这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式,限制人们做核酸检测,要求只检测重症患者,试图给人以确诊病例数很低的假象。罔顾社区感染、传染途径不明患者增多的事实而执着于应对聚集性感染,这是错误的。”

而“核酸检测数量无法提升,说这是样本采集和检测本身难度太大。然而,样本采集可以采取韩国那种车载流动检测方式,或者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然后向医生和医疗机构公布检查场所信息,只此即可简单解决了。东京都医师会等不及政府采取措施,独自在东京都内设立了数十处核酸检测中心,这也可作为推广的样板。”

核酸检查工作本身,有人说如果不是做惯了基因检测的临床检测医师,其他人做起来难度很大。他表示只要使用机器人,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

“确实,在采集RNA(核糖核酸)样本过程中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有必要谨慎操作。但之后的检测工序,全都可以让机器人自动操作。样本只要还处于核糖核酸状态就没有传染性,可以集中处理。事到如今如果还说什么'人工操作很费事',那会被全世界笑话的。”

实际上,在法国核酸检测都由机器人来做。而那些机器人是日本千叶县制造出来的。七国集团(G7)中,其他国家已经在开展受检率为每百万人中1.5-3.3万人的病毒检测,而日本的每百万人的受检率全球排名在100位之后。日本是这个领域的落后国家。

“日本没有实施对希望检测者全部进行检测的方针,所以疫情在全国究竟扩散到什么程度,真实情况无从把握。前不久,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发布的研究结果称'目前在日本蔓延的新冠病毒是欧洲型',而且具有易于重症化的危险性。”

在板桥区核酸检测中心举行核酸检测(核酸扩增法)公开演示(2020年4月28日,东京都板桥区,时事社)
在板桥区核酸检测中心举行核酸检测(核酸扩增法)公开演示(2020年4月28日,东京都板桥区,时事社)

日本成为医疗落后国家了吗?

用于核酸检测的试剂需要进口,人们担心能否保障试剂的稳定供给。关于这一点,中村教授表示完全不用担心。

有专家称,检测试剂产自欧洲,而欧美的感染者比日本多得多。从欧美的现实情况来看,有可能会对检测试剂的出口施加限制,根本不可能准备足够试剂做全员检测。对此,中村教授近日联系美国企业进行确认,得到的结论是“完全没有这回事”。也就是说,只要国家真正有意愿增加核酸检测数量,那么检测率达到与欧美国家相近的水平并非不可能。

“日本在技术上并不比外国差。只要充分运用机器人与信息技术,就能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核酸检测率。”中村教授指出,关键是应对措施中应该运用信息技术,而日本政府则缺乏这种意识。

“几天前曾有报道说,之前要求纸质文件上报感染者情况,现在终于电子化了。这就是日本已不再是发达国家的明证。在韩国,车载流动式核酸检测已经理所当然;在台湾地区,运用信息类手机App,可保障大家都能公平地买到口罩。而日本,虽然已经决定投入460多亿日元预算,向每个家庭配送2个纱布口罩,出现了很多家庭迟迟收不到的情况。在这一点上,周边邻近国家和地区先进多了。”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中村教授2018年起担任日本内阁府跨部门战略创新促进计划(SIP)项目负责人,还参与了人工智能医院构想计划。他断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策之中,定能解决日本面临的多个难题。

比如,怎样才能消除轻症患者病情突变乃至死亡的风险?怎样才能减轻居家或在酒店隔离观察的轻症患者的不安心理?中村教授说,只要建立患者每天测量3次体温和脉搏并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将健康报告发送给医务人员的机制,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美国已经认可智能手表作为医疗器具进行心电图测定。只要设定每天测量3次呼吸和脉搏,情况出现异常就向医务人员送给警报,那么,就能充分做好轻症患者居家或在酒店的隔离观察,并及时应对病情的突变,而且,还能解决晚间隔离酒店里没有护士值班的问题。”

此外,中村教授还建议引进机器人,以期彻底做好在酒店隔离观察的轻症患者最大程度的 “无接触”生活。比如,“使用一次性餐具,由机器人送上门。毛巾和床单的回收,也由机器人完成。通过闹钟告知患者机器人上门回收的时间,患者只要把毛巾与床单等放入专用容器即可。”

接收无症状或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酒店设施里,人形机器人“Pepper”出来迎客。右后方是具备人工智能的扫地机器人(2020年4月30日,东京都八王子市,共同社)
接收无症状或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酒店设施里,人形机器人“Pepper”出来迎客。右后方是具备人工智能的扫地机器人(2020年4月30日,东京都八王子市,共同社)

尽管日本国内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日本政府却没能好好利用,和其他国家相比,也一直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我由衷地希望,在今后的抗疫对策上,还要听取接受专家们有关运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真知灼见,建立起一种机制,即便第二波、第三波疫情来袭,也能消除患者的不安,同时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

标题图片:在新冠肺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2020年5月4日,川崎市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医院(路透社/aflo)

机器人 IT 健康 感染症 人工智能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 PCR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