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和城市化导致疫情蔓延:新冠病毒迫使社会转型

社会 财经 政治外交 生活 自然与环境

人口集中流向大城市,人员和货物跨境流动,这些因素导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扩散。笔者认为,为了度过这场空前的危机,人们应该设法推动社会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社会经济系统遭受疫情重创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已达半年之久,我们生活在一个可谓“怪异”的世界之中,仿佛被一场无形的海啸吞没了一般。可能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疫苗研制出来之前的忍耐阶段”,“一旦疫苗研制成功,生活就能恢复原样”,但我对此却并不抱乐观态度。

为了防止感染,严格限制远距离出行和人员聚集,这一新的社会规则逐渐适用于世界各地,结果导致经济系统大范围“瘫痪”。我们只能在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活动并重”和“新生活方式”的同时,等待特效药和疫苗研制成功。然而除非上天眷顾,否则新药的研发和推广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也就是说,目前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21年底。虽然我不是经济专家,但我估计不会有多少企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大幅缩小事业规模仍能生存下去。等新药研制出来,很多企业要么已经破产,要么为了适应新情况而大幅改变企业形态。

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美国和巴西等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国家坚持经济活动优先于疫情防控,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医疗系统面临崩溃危机,生活贫困者发起抗议活动。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一年半之久,统治者将无法控制局面,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国际争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全世界政界、经济界的领导人都在呼吁“新冠病毒是人类的敌人”“要打败新冠病毒”,但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更确切地说,在于人类构建了一个面对传染病非常脆弱的社会经济系统。

全球化和大城市化为病毒提供了最佳环境

形成这种脆弱性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员和货物实现了自由、快速的流动。仅用3个月时间,新冠病毒就从中国的一个地区蔓延到了全世界。这是因为寄生在人类身上的病毒随着人一起乘飞机高效快速地扩散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生物的世界是由生态系统这个复杂的网络构成的。即便某一种生物想随意移动,也会因有“领地”界限的存在而无法轻易完成。“无国界”这个词曾经备受推崇,但所谓“世界没有国界,所以人员和货物可以自由流动”,不过是人类自行认定的规则。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疫情的爆发,就是人类将这一规则强加于整个生物界而引发的强烈反噬呢?

另一个原因是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在日本,东京的疫情最为严重,原因在于数百万人高密度居住的大城市为病毒扩散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从上下水管道的修建到各种抗菌用品的普及,城市居民投入了大量资本和劳动力完善“干净”这一无形的基础设施。异彩纷呈的消费文化之所以在超高密度的城市空间里得以绽放,这些基础设施功不可没(新宿歌舞伎町就是典型)。但是从病毒的角度而言,所谓“干净的大城市”,就是数百万同类宿主(即人类)密集生活在接近无菌的环境之中,这种环境最有利于病毒繁殖。全球各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陷入瘫痪也就理所当然了。

新冠病毒“破坏”大规模食品供应链

有报告显示,全球食品供应链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凸显出供应系统的脆弱。2020年4月下旬,美国多家肉类加工厂因员工感染新冠肺炎而接连关闭。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泰森食品公司董事长在《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刊登广告,警告公众“食品供应链正在断裂”“短期内几百万吨的肉会从门店消失”,这一事实由此呈现在全球公众面前。虽然跨国农企在全世界范围内建构起了大规模的食品供应链,但显然其核心部分出乎意料地脆弱。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追求效率和利润,实现了加工设施和流通设施的规模化、集约化,其结果是当该设施爆发新冠病毒集体感染时会形成瓶颈,使整个流通系统陷入瘫痪。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沉重打击了大规模食品供应链的“要害”。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创造经济财富的大量生产系统(全球供应链)和消费财富的大量消费系统(大城市的消费活动)。也许有人觉得“破坏”这个词用得太过了,但我认为就像泰森食品公司董事长所说的“食品供应链正在断裂”(the food supply chain is breaking),系统已经“被破坏了”。

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

那么,基于以上现状分析,我们应该描绘出怎样的前景呢?无论我们想描绘多么美好的前景,都不可避免地要陷入迫在眉睫的三大混乱之中。首先,是新冠肺炎的第二波疫情蔓延。8月21日,日本政府设立的新冠肺炎对策分科会的成员指出,全国范围内的第二波疫情可能在7月下旬已经达到了顶峰。但我认为第二波疫情还将持续发展。如果是这样,在无法像第一波疫情那样彻底停止经济活动的情况下,第二波疫情很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损失。其次,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所作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的那样,从2020财年下半年开始,毫无疑问将开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第三,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异常与灾害频发。

然而,正因为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被卷入这种混沌的时代浊流之中,所以才有必要提出能够克服混沌的中长期愿景。我认为,“实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彻底转型”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没有任何愿景,置身于混乱之中随波逐流,就有可能重蹈20世纪的覆辙,民众被毫无主见的政治领导人煽动走向悲惨的世界大战。

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的原则,民间智库罗马俱乐部已经在1972年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明确提出:放弃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不再增加人口,大幅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虽然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提出了警告,但这些课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现在是时候需要认真对待了。

应重新认识理所当然的生活具有的价值

我认为,很多日本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了。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很多人恢复了在家做饭的习惯,开辟家庭菜园和考虑从大城市迁往地方的人大幅增加。诸如此类,一部分人正在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迈进。虽然我不想全盘否定经济全球化,但我认为最好进一步减少人员与货物的流动。应该将“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思路作为经济原则,即本地出产的东西供本地居民食用(使用)。

特别是食品,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国内食品的自给率。日本靠出口工业品换取国外的大量农林水产品,结果食品自给率只有37%。如果进口中断,一下子就会陷入食品短缺的境地,这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在努力实施全球化的农业政策,推动高端农产品的出口,但这次应该借此机会实现转型,尽可能地实现国内食品的自给自足,包括支撑日本农业的小规模农户和新务农人员在内,全方位支持各类农业从业人员。

以千叶县夷隅市地方政府为例,这里将市内中小学供餐大米全部换成本地产有机大米,此举备受外界关注。夷隅市从2013年开始种植有机大米,最初只有3名农民参与种植,种植面积约0.2公顷,产量为0.24吨。之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17年,参与种植的农民增至23人,种植面积14公顷,产量增至50吨,可以解决全市2300名中小学生所需的42吨大米供给。因为换成了有机大米,学生们的剩饭大大减少,也给他们的饮食教育带来了很大帮助。已经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日本,不可能朝夕之间就转变成一个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国内自给自足型的社会。但是,只有设定明确的愿景,不断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才有可能扭转至今为止的发展潮流。

现在也是我们重新思考生活方式的时候。佐贺县的农民作家山下惣一说:“新冠肺炎疫情集中发生在大城市,地方城市很少见,农村几乎没有。疫情表明,乡村生活安全无忧,生产和拥有食品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实际上,日本内阁府6月份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有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经历的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对移居地方城市表现出兴趣。衣食无忧地出生、成长、工作、生活,安稳平静地变老、死去,生活理应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认识这种生活的价值呢?新冠肺炎疫情似乎向我们每个人提出了这一问题。

标题图片:千叶县夷隅市的水田风光。该市因为将学校供餐大米全部换成当地有机大米而闻名,学生们的剩饭也因此大大减少(笔者摄影)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版权所有。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请事先获得授权。)

农业 全球化 城市 新型冠状病毒 地产 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