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十年 选择与海共生之路的城市——气仙沼的复兴(上篇):与巨型防波堤的斗争

社会 防灾

那一天已经过去十年。在国内外的支援帮助下,气仙沼市规划的许多重建项目即将完工。起初,大家曾把“早日完成重建”“建设比地震之前更有活力的城市”作为口号,但现实情况十分严峻。后来,作为重建主题提出的“与海洋共生”,成为了民众的精神支柱。尽管多次遭到海啸侵袭,气仙沼仍然选择了与海洋共生的重建之路,本文将为大家送上来自当地的现场采访报道。

耗时七年敲定所有规划

对于长期与防波堤做斗争的气仙沼市来说,在南三陆町旁边的藏内渔港草木泽地区,有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2015年5月,气仙沼市和当地相关方面就修建海拔9.8米的的防波堤计划达成一致,但对其必要性展开重新研究后,2017年12月取消了原计划,电视台也曾报道过此事。最终,按照相同的条件,也就是只保护JR气仙沼线的斜坡和没有耕作计划的农地,在位于南三陆町一侧的邻近海滩上按计划建成了一道防波堤,虽然选址都是在市和町的交界处,却得出了前后不同的结论,此事一度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从取消了在无人注意的小渔港修建防波堤计划这件事可以看出,在地震灾区,没有任何地区像气仙沼这样如此认真地讨论过防波堤计划。之所以如此认真,除了计划修建防波堤的数量和工程费用都远高于其他地区外,还因为这里的人们对海洋的感情特别深厚。明明渴望尽早完成重建复兴,却花费了多达七年的时间和精力来敲定所有防波堤计划,或许这也足以证明他们是下了真功夫。

已取消12.8亿日元防波堤建设计划的草木泽地区的渔港。原本在背后一侧的JR气仙沼线变成了巴士专用车道
已取消12.8亿日元防波堤建设计划的草木泽地区的渔港。原本在背后一侧的JR气仙沼线变成了巴士专用车道

按计划修建了防波堤的南三陆町一侧。工程费用为4.5亿日元
按计划修建了防波堤的南三陆町一侧。工程费用为4.5亿日元

为了理解讨论工作耗时长久的原因,需要大家事先了解一些情况。

气仙沼市在重建复兴计划中提出了“建设海啸零死亡的城市”,追求实现高度的防灾水平,即使海啸是在睡梦期间袭来也能保证安全。然而,关于新建防波堤的高度,中央政府只允许修到防范明治三陆地震海啸和智利地震海啸“数十年乃至一百几十年一遇的大海啸(最大浪高15米)”的级别。于是,当地政府将那些即使修建了新的防波堤,但如果遭遇“东日本大地震级别的海啸(最大浪高25米)”预计还是会被淹没的区域指定为灾害危险区域,限制人们居住。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灾害危险区域面积,气仙沼市填土加高了市区地面,针对这样也不足以保证安全的部分地段,另在高地上修建了集体小区,作为民众的搬迁地。

换言之,新的防波堤计划没有敲定,就无法确定灾害危险区域,也无法确定高地转移对象人群。

因此,该市从地震发生次年的夏季开始,就迅速在所有地区启动了防波堤说明会。

最初给市民展示的计划内容令人难以置信。地震前,大部分防波堤的高度为2到4米,有的海岸甚至没有防波堤,而新的防波堤最高达到14.7米。可就算修建了如此巨大的防波堤,东日本大地震水淹区域中的75%仍然属于灾害危险区域。经历过地震的部分市民提出“希望修得更高一些”,而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称“既然挡不住类似这次的海啸,就没必要新修”“修好以后就像活在混凝土墙壁的监狱里”“以后再也看不到大海了”“没必要把沙滩和石滩都填埋掉”。

让高中生流泪的小泉海岸

作为恢复重建工程,市内计划在78处海岸修建106座防波堤。其中,72座将按新高度修建,剩余的恢复至地震前的状态。由于每一座防波堤都需要召开说明会和达成共识,所以磋商之后会产生各种结果,也有类似文章开头提到的草木泽地区那样,取消计划的案例。

下面介绍一个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并让大家对共识形成方式有所思考的事例。

小泉海岸是入选了环境省“百佳海水浴场”的一处海滩,原本计划要修建宫城县内最大规模的14.7米防波堤。包括延伸的河川堤坝在内,全长4.6千米的工程总费用预计为223亿日元。但这是一个遭受过毁灭性破坏的地区,原来住在水淹区域的人们需要搬迁到高地,所以没有民居建在比防波堤地势更低的地方。因此,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称“这是浪费税金”“要留住自然,而不是混凝土”。

就此,负责工程建设的县政府认为,2013年11月的说明会已经“达成了共识”。但部分市民认为共识的形成方式存在问题,向中央和县政府联名请愿,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尽管重新召开了说明会,但迫切期望早日完成重建的地方振兴会的会长等人纷纷表示支持原计划。在最终确认将启动建设工程的2014年7月的说明会上,一名高中生提出“不希望用防波堤来保护大家”,恳求重新研究替代方案,但与会者没有接受他的意见。高中生们流下了不甘的眼泪,哭诉道:“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子孙后代,却不肯听取年轻人的意见。”

年轻人们坚信良好的自然环境才能给地区社会带来活力,要求调整建设计划,而成年人们却认为只有积极推进公共建设,走城市化道路,才能实现本地的发展。双方脑海中规划的未来截然不同,最终也未能谈拢。

防波堤和堤坝基本上已经全部完工。现阶段的工程费用已经翻了一倍,增至494亿日元,但几乎所有市民都认为应该向前看,防波堤问题已成为历史。

防波堤背后一侧的大型番茄室内栽培设施已经投入使用,海水浴场已于2019年重新开放。邀请镰仓的啤酒公司前来新建工厂的事宜也在顺利推进之中。尽管在赞成与反对的意见中产生的矛盾一度僵持不下,但万幸的是,高中生们的眼泪给大家留下教训,人们重新审视了形成共识的方式,并在制定其他地区的防波堤建设计划时积极汲取了此前的经验教训。

建在小泉海岸的14.7米高防波堤。冬季也有冲浪爱好者来这里冲浪
建在小泉海岸的14.7米高防波堤。冬季也有冲浪爱好者来这里冲浪

以掌声结束的大岛渔港说明会

气仙沼大岛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有人岛。这个岛自然环境优美、生活惬意,素有“绿色珍珠”之美誉,却一度因为防波堤建设计划而闹得不可开交。

绝大多数岛民对巨型防波堤持质疑态度,迫使政府撤回了在海水浴场修建11.8米高防波堤的计划,并通过在旁边的海滩建设防灾林小山,避免了修建混凝土防波堤。不过,作为海洋门户的浦滨渔港规划建设的7.8米防波堤,县政府不允许更改高度,也没有给出任何理由,而岛民要求调整高度,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说是计划早就定好了,其实完全是单方面决定”“根本没有考虑在这个岛上生活的人们的感受”。每次开说明会的时候,县政府方面的代表都会听到刺耳的批评声。

设立重建恳谈会以后,居民代表和政府代表同桌而坐,面对面交谈,终于打开了局面。不同于说明会上的针锋相对,在恳谈会上,双方会一起思考解决办法,逐一讨论修建防波堤的必要性、更改堤坝高度的影响等问题。还会制作议事录,防止讨论之后“开倒车”。

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规定防波堤要与大海保持30米距离,堤坝高度下调30厘米,靠海一侧的混凝土坡面铺上泥土,进行绿化。同时,背面一侧填土至堤坝高度,市政府在土坡上建设有助于激发地方活力的设施。

2017年7月,面向全体岛民召开了最后一次说明会,会议在岛民的鼓掌和感谢声中顺利落下了帷幕。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学习到愿意协商的态度是形成共识的必要条件。分享信息和想法,正确理解状况,在此基础上准备好一张桌子,让民众和民众、民众和政府一同思考解决方法,这样就能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大岛的浦滨渔港。防波堤背面一侧填土,靠海一侧铺土后,就看不到混凝土坡面了
大岛的浦滨渔港。防波堤背面一侧填土,靠海一侧铺土后,就看不到混凝土坡面了

内湾地区追求的创造性复兴

除了大岛外,为了保留沙滩和石滩,其他海岸修建防波堤时也做了各种计划变更,比如尽可能选择离海较远的位置,或者设置亚克力板的窗户,以减少压迫感,有的甚至将防波堤与道路融为一体。每一个项目最初都是没有得到认可,经过坚持不懈的协商之后,才实现了妥善解决。

内湾地区是气仙沼的中心城区,也是气仙沼渔港的一部分,距离水产市场很近,作为市民、渔民和游客的人流聚集地得到了长足发展。原本是开往大岛的客船站点,每天熙来攘往,2019年4月跨海大桥开通后,定期航线随之取消。由于大量居民迁往高地,当地产生了高度的危机意识,积极致力于中央政府倡导的“创造性复兴”,以避免失去活力。

课题在于县政府提出的6.2米防波堤计划。

地震发生前,这里没有防波堤,大海和城市曾是一体。这里的人非常执着于建设可以看到大海的城市,通过举办城市规划大赛中面向国内外征集创意,要求采用可以从海底浮起的防波堤或湾口防波堤,还曾重新进行模拟测算,花费了三年时间反复展开集中讨论。

经过重新模拟等调整,最终将堤坝高度下调到了5.1米,但与填土堆高的背面一侧的高度差仍然达到2米以上,还是无法看到大海。于是,经过努力后让县政府接受了另一种方案,将原本在预设海啸浪高基础上追加的一米坝体做成翻板闸门结构。采用这种构造后,平时扣在堤坝上的护墙会在海啸的浮力和冲击作用下竖立起来阻挡海啸,这是日本国内首次在防波堤坝体上采用这种装置。虽然造价高于混凝土堤坝,但保证了可以从市区看到大海。

旁边的防波堤则是将入驻有餐馆和咖啡店的商业设施与公共设施融为一体,从二层可以眺望大海。

而再旁边的区域选择了不建防波堤。背后一侧有许多观光设施和船舶相关的工厂,于是整个地区的民众团结起来坚持主张不修建防波堤,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像这样能在短短500米范围内看到翻板闸门堤坝、堤坝设施一体化、无堤坝化等多种设计方案的场所绝无仅有,已经成为防灾和建设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参观学习的对象。

尽管从有限的重建时间中抽出了大量时间来解决防波堤问题,但这也成为了提高民众重建复兴意识的一大主题。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民众就“与海洋共生”这个愿景达成了共识,所以才能坚定不移地不断前进。

红色部分是翻板闸门式的防波堤。远处可以看到着眼于创造性复兴的街景
红色部分是翻板闸门式的防波堤。远处可以看到着眼于创造性复兴的街景

文中图片:笔者拍摄

标题图片:宫城县气仙沼市的防波堤。石油制品储藏库和造船厂在高达7.2米的巨型屏障守护下安全运转。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气仙沼湾跨海大桥,它也是三陆沿岸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全景合成图片,共同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东日本大地震 复兴 海啸 地震 气仙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