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防止“无敌之人”铤而走险?

社会

失无可失,因而犯罪时毫不犹豫——在日本网络俚语中,这类人被称为“无敌之人”。在日本,这类人实施的恶性犯罪行为正在增多。2022年就发生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枪杀案、埼玉市医生遭挟持枪杀案等残忍的“表演型犯罪”案件。这些案件的背后是如今越来越多人无法指望获得稳定的工作机会,无法拥有家庭,从而失去了生的希望。如何才能阻止他们铤而走险呢?就此,笔者采访了长期致力于研究格差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昌弘。

山田昌弘 YAMADA Masahiro

中央大学文学系教授。1957年出生于东京。1986年在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专业取得博士课程学分后退学。2008年4月起担任现职。专门研究家庭社会学、情感社会学、社会性别论等领域。著有《“啃老族”时代》(筑摩新书)、《希望格差社会》(筑摩文库)、《家庭难民》(朝日文库)、《滑向社会底层的竞争》(朝日新书)、《日本防止少子化的对策为何失败了》(光文社新书)、《新型格差社会》(朝日新书)等。

越来越多的当代人感觉被疏离

——早在18年前,您就在著作《希望格差社会》(筑摩文库)中预见到,“如果格差社会继续发展下去,那些自感被社会抛弃的人将走上反社会之路”。最近接连发生的几起恶性案件,就是由心怀这种情绪的人犯下的。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日本社会是构建在家庭和公司共同体的基础上的。人们在获得家人、同事认可的过程中建立起自我身份认同。安倍前首相被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山上彻也,虽然有母亲这个家人,但她沉迷于宗教。山上不仅被家人抛弃,还被同事抛弃了。像他这样对现在和将来都不抱希望的人所引发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

——案件背后的原因是社会变化吗?

是的。直到1990年左右为止,得益于日本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相信即便社会差距存在,也是能够被跨越的。当时,大部分男性都有稳定的收入,女性和这样的男性结婚,生儿育女。即使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存在差距,人们也抱有希望,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进入平成时代之后,日本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大量的非正式雇佣人员(指有固定期限员工、兼职员工、派遣员工等——译注),在就业方面产生了社会性差距,进而导致家庭贫富、子女教育环境产生差距,社会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发展。对于大多数非正式雇佣人员而言,无论自身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能让自己将来过上富裕生活的收入,也没法结婚组建家庭。也就是说,自己的将来变得没有指望了。

当初受到巨大影响的是年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老年群体之间的差距也就扩大了。总体来说,就是一部分人为传统的家庭和职场所不容。他们觉得身处这样的社会,自己的将来毫无指望,换言之就是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如今的日本社会已然变成了这样,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人被社会所抛弃。

——所谓“无敌之人”的犯罪手法不断升级,越来越胆大妄为,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大多数人来说,建立自我身份认同有两个条件:一是家庭,二是工作。就业和婚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拥有同事或家人,就可以与社会建立关联。可以说,此两者的包容度下降是一系列恶性案件的深层原因。

2022年1月,埼玉县发生的那起枪杀案中,犯罪嫌疑人嚷嚷着要让自己死去的母亲复活,为此在家中挟持医生,与警方对峙,最终用枪杀害了医生。这名犯罪嫌疑人一直在家照顾老母亲,靠母亲的养老金生活。这个与他彼此牵挂的人(母亲)去世了,他与世界唯一的关系就断绝了。就在这个时候,他把矛头指向了医生,铤而走险。

不过,即便社会上存在一定比例的人对现实社会感到绝望,也不意味着立刻导致犯罪。在那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如果有其他容身之所,人是不会走到犯罪那一步的。因2008年的秋叶原无差别杀人案而被判处死刑的加藤智大,就是在被工作和家庭抛弃之后,遁入网络论坛的世界的。后来在这个“安身之所”遭到骚扰,这才点燃了他犯罪的导火索。

“自我负责”的论调把被排挤的人逼入绝境

——以前的人遭社会疏离而陷入绝望之后,最极端的行为几乎都是自杀。但最近,像欧美人那样,把矛头指向他人的行为增多了。他们认为“横竖是死,不如拉上别人当垫背的”。这是为什么呢?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在日本还是自杀的人多,而且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无差别杀人的情况也是比较少的。日本人还保留着不能给社会添麻烦的意识。之所以把矛头转向他人,大概是因为被社会抛弃的意识更强烈吧。此外也与现在人们广为提及的“自我负责”论调有关。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曾经说“根本就没有社会这回事(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society)”,否定了福利国家制度,强调完全由个人自行负责。也就是说,她认为当时的英国已经没有“社会”这一与人和善、互帮互助的集合体了。由此,新自由主义和自我负责的论调传播开来。

但对于那些已经对现实感到绝望的人来说,社会非但没有帮助自己,还把自己抛弃了。既然如此,那么矛头指向谁就无所谓了。他们不像工人运动或学生运动那样试图改变社会,进行反抗,而只是拉上那些看上去很幸福的人同归于尽,无论是谁都可以,以此向社会报复。

——现在社会上盛行这种“自我负责”的论调,指责那些苦苦挣扎于格差社会之中的人是“自作自受”。这种论调对这一系列案件有影响吗?

在得知发生无差别杀人案后,很多人会觉得“要死就自己一个人死好了”。对于仍对现实世界抱有希望的人来说,这个想法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已经遭到社会排斥的人来说,自己已经不是社会的一员,因此就不会有“给社会添麻烦”的意识了。既然社会已经变得以“自我负责”为前提了,那么发生这样的案件也只能说是无可奈何的了。

从美国社会的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只要求个人对自我负责,是无法根除此类犯罪的。针对那些已经对现实感到绝望的人,传统的方法还是很有效的,也就是通过公共政策和社会性支持,帮助他们找到工作伙伴,组建家庭,结交朋友。

问题是如何创建这样的环境。这就要提到虚拟世界了。我认为,以前日本之所以很少发生自暴自弃的恶性犯罪,得益于柏青哥(日本的一种弹子机——译注)的存在。

因为它是那些在现实工作中受不到任何认可的人可以逃避的去处。正是由于存在这些不至于让人成瘾的柏青哥店和公营博彩项目(自行车竞轮、赛马等),日本的犯罪率才比较低。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游戏。玩家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虚拟认可”,由此防止自己陷入绝望的境地。

需要开展帮助交友的活动

——在社会格差裂痕越来越深的情况下,您认为有什么方法可以救助那些遭到社会排斥的人?在制定具体的公共政策时有什么切入点?

我认为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一点一点地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我担任着全国社区结婚支持中心的理事,十多年前开始就在各地开展帮助人们步入婚姻的事业。这个事业不仅有助于解决低生育率的问题,也在引导人们从孤立的状态中走出来,与他人建立关联。面对那些处于孤立状态的人,除了帮助他们步入婚姻组建家庭,我们还要想办法让他们即便单身也不会孤立于社会。因此,就算不是相亲,帮他们结交朋友也是可以的。总之,要为那些处于孤立状态的人搭建容身之所。

我希望能恢复到那样的社会——每个人都能找到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彼此珍视。日本政府在内阁官房设立了“孤独大臣”一职。虽然我们还不太清楚“孤独大臣”具体要做什么,不过是否也可以试着新设一个“交友大臣”呢?

我曾经在各种场合主张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帮助人们找到伴侣结婚,却经常受到批判说:“政府介入这种私人问题太不像话了。”这不正是“自我负责”的论调吗?持这种看法的人似乎认为,有人处于孤立状态是因为其本人喜欢那样,外人不要管。然而,今天发生这些案件,难道不正是当初放任不管的结果吗?

标题图片:2022年7月10日,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致死案的犯罪嫌疑人山上彻也被带离奈良市奈良西警署,移送检察机关(共同社)

《新型格差社会》

《新型格差社会》

山田昌弘 著
出版发行:朝日新闻出版社
页数:新书200页
定价:825日元(含税)
发行日期:2021年4月13日
ISBN:978-402-295120-5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游戏 安倍晋三 日本 经济 非正式雇佣 结婚 格差社会 绝望 无敌之人 恶性犯罪 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