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波罗号登月后的50年,日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努力
科学
日本的太空开发始于1955年东京大学的糸川英夫博士领军进行的 “铅笔火箭”的垂直发射实验。这是一枚全长约30厘米的超小型火箭,上升到了600m 高空。从这小小的一步直至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的壮举,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日本航空航天走过的道路。
-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到达地球之外的天体。作为冷战的延伸,各国将国家之威信押在了太空竞赛上,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需要巨额资金的太空开发上,国际合作和私营公司的财力正在变得不可或缺。
日本虽然在发射人造卫星和发展载人航天上大大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但近年来,运用“隼鸟号”和“隼鸟2号”进行小行星探测,在这个领域创造了领先世界的业绩。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日本开发太空的历史。
年 | 重要事件 |
---|---|
1955 |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糸川英夫博士领军进行了超小型“铅笔火箭”的发射实验 |
1957 | 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 1号” |
1961 | (4月)加加林少校乘坐苏联太空飞船“东方1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5月)美国“水星-红石3号”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
1962 | 设立鹿儿岛宇宙空间研究所(现在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开始利用L(拉姆达)火箭开展太空观测活动 |
1969 | (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发射升空(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 |
1969 | (10月)设立宇宙开发事业团(JAXA的前身)。设立种子岛宇航中心 |
1970 | 东大宇宙航空研究所成功发射日本首颗人造卫星“大隅(OHSUMI)”号。日本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比苏联的斯普特尼克号晚13年) |
1975 | 宇宙开发事业团开始发射N-I火箭 |
1977 | 成功发射日本首颗静止卫星KIKU2号 |
1981 | 开始发射可以搭载大型卫星的改良型N- II火箭 |
1981 | 美国开始发射航天飞机 |
1986 | 开始发射搭载了国产第二级火箭的H-I火箭 |
1990 | TBS员工秋山丰宽乘坐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升空,成为日本第一个宇航员。他在空间站生活了6天(比美国、俄罗斯晚19年) |
1992 | 宇航员毛利卫搭乘美国航天飞机升空 |
1994 | 开始了第一级、第二级和导航控制系统全部为纯国产的H-II火箭的发射 |
1994 | 宇航员向井千秋搭乘航天飞机升空,这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亚洲女性 |
1997 | 开始发射全球最大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M-V |
2001 | 发射H‐II的改良版H‐IIA火箭。液体和固体燃料火箭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2003 | 发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 |
2003 | 宇宙科学研究所、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宇宙开发事业团三家机构整合,成立独立行政法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 |
2009 | 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希望”号正式启用 |
2009 | 成功发射为国际空间站补给物资的无人货运飞船。无人货船于2010年被命名为“鹳”号,1到7号机均未发生事故 |
2010 | “隼鸟”号采集到糸川小行星的岩石样本返回地球 |
2014 | 发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 |
2019 | (2月)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第一次在小行星“龙宫”上着陆 (4月)“隼鸟”2号成功在“龙宫”表面制造出人工撞击坑 (7月)“隼鸟”2号第二次成功着陆“龙宫”,能否采集到地下的岩石样本? |
2020 | (年末)“隼鸟”2号计划返回地球 |
根据内阁府、JAXA网站等信息制作,灰色栏为日本以外国家的相关事件
标题图片 :着陆小行星龙宫的“隼鸟”2号示意图(JAX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