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三密”,丧事从简
社会 生活 家庭
因受新冠疫情蔓延的影响,葬礼和法事等缅怀逝者的仪式也发生了改变。葬礼会场容易导致“三密”(密闭空间、密集人群和密切接触),因此据说现在有的葬礼仅限家人和关系极密切的亲友参加,或大幅精简了葬礼流程。
-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大正大学地域构想研究所BSR推进中心5月以全国寺院相关人员为对象,实施了一项网络问卷调查(收到有效答卷517份),结果显示,关于“葬礼的变化”,逾八成受访者回答“参加葬礼的人数减少了”,另有四成表示“(取消了守夜)在一天内完成葬礼的所有流程,简化了仪式”。在问答题中,有人写道,为了抑制疫情蔓延,在行政单位的主导下,推进葬礼从简。比如,“前往火葬场的人数限制在4人以下”“地方政府下达通知,要求将参加葬礼的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等。
关于一周年忌日、三周年忌日等“法事”,高达87.8%的受访者表示“法事取消或延期了”。据称,即使治丧人想办,但因亲戚或家人中有老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就很危险,所以不得不延期。
当被问及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举行葬礼和法事都采取了什么特殊的应对之策时,八成寺院都表示,有意识地采取了“勤换气”“在座位之间设置间距”等“3密”对策。另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都“佩戴口罩主持佛法仪式”。
关于新冠肺炎对今后佛法事务的影响,受访者表达了不安的心情,称“原本的葬礼形式被简化,葬礼的重要性遭到无视”“新冠疫情促使葬礼和法事变得简朴,以往那种形式恐怕无法恢复了”;此外还有人对寺院今后的经营状况表示担忧。
同时,据称有的寺院推出了利用SNS举办葬礼法事或与身在远方的亲人一起分享扫墓体验的视频服务等。
标题图片:PIX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