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阶

在日本,重新爱上钞票

社会 日本进阶 日本入门

一位中国作家在日本逗留期间,重新发现了现钞的好处,并由此对便利至上的现今社会做了一番思考......

喜马拉雅FM声音版

在日本三个月,我的手重新找到了数钱的感觉。吃一碗荞麦面,递上一张万元钞票,找回8950元。一张5000元,3张1000元,剩下的是硬币,有500、100和50元的。我把它们归纳整齐,放进钱包。心中计算一下,等会儿买咖啡,我只需要使用硬币就够了。

01

刚来日本的时候,还住在酒店,对支付遇到的困难准备不足。有一天晚上从酒店步行2公里去看东京塔的夜景,口袋里揣了3000多日元,以为足够晚上浪了。从东京塔回来,路过一个水果店,被一串葡萄吸引住了,一问价格,1500日元。考虑到不能给中国作家丢脸,鼓起勇气买了。

街头水果摊
街头水果摊

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葡萄,有童年的夏天的味道,没有回到酒店,我就吃完了。接下来是居酒屋,在网上看到一个让人开心的消息,决心庆祝一下,点了一个“鸡肉锅”,要了一杯啤酒。鸡肉倒是一般,但是里面有很多种蔬菜,这是我所欠缺的。邻桌的人看着我,有点羡慕,他们的一碟小菜或者毛豆,真是太寒酸了。等我结账的时候,才发现不对:这一顿也不算太贵,3000多日元而已,但是很不幸,我刚吃了一串葡萄。

我只有启用翻译软件和店员沟通。根本没有传说中的居酒屋四姐妹,看上去像是四兄弟,虽然都不强壮,也不会允许逃单。“微信支付?”店员摇头。“支付宝?”店员又一脸雾水。想想平常这两家巨头是多么不可一世吧,但是太阳下还有它们覆盖不了的地方。

在这个时候,平常看起来通天的手机,变成了“板砖”。我只有最后一个办法,把口袋里2000多日元给他们,然后把手机也抵押了,“这是iphone8,怎么说也值1000日元吧,放在这里,我回酒店去取。”店员好歹同意了。估计他很久没碰到过这么不靠谱的人了吧。

我很快从酒店拿来万元大钞,过来之后继续坐下喝酒,这样或许能减少一点尴尬——从那之后,我身上就开始携带大量现金了,三个月,再也没有使用过手机支付。重新回归“现金时代”,让我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条就是发现自己已经变得相当愚蠢,不会算账了。

在日本访问,基金会的老师会帮我联系一些参观项目,或者买某一场比赛的门票,她们要先自己垫钱,等见面的时候,我再还给她们。对这样的事情,我内心充满感激,也很把还钱当一回事,都是事先准备好。第一次还钱的时候,是2600多日元,我认真准备,递给基金会朋友2400日元,然后还一脸真诚:谢谢您的帮助,真是给您添麻烦了。“没有麻烦,但是您给的钱还差200……”

我敢保证,我的脸当时就红了。我感到对不起曾当数学老师的老爸。我的数学虽然不好,但是小时候算账还是很厉害的。小时候和父亲一起路过菜农的卖菜车,他会很随意地买一些番茄、黄瓜、青椒之类,然后给出10元钱,留下我在那里看秤和算账,我从来不会出错。谁能想到,如今退化到和一个傻子差不多了呢。

第二次,基金会的黑川女士帮我缴纳了一场讲座和一次跑步的报名费,我要还给她4665日元。提前一天,我就开始准备,利用午饭和晚饭换来各种面额的钞票、硬币。见面的时候,我非常有把握地给了她一堆钱。她大概理了一下,然后推给我一个10元的硬币,“您给多了啊。”这次倒不算什么错误,但是却让我再次感到沮丧,已经很认真数了好几遍,还是错了,这就像读书的时候,补考也没考及格一样。

02

手机支付和现金,不但是支付手段的不同,也是两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的区别。

在国内,我早已养成了微信支付的习惯。买东西的时候,只是手机内数字的变化而已,这是眼睛能够看得到的,是视觉意义上的“损失”。所以,很多朋友都抱怨,自从有了手机支付,自己花钱变得更容易了。“零钱”仿佛根本不是钱,更没有从钱包里掏钱的心疼。“零钱”花完,可以直接关联银行卡支付,卡里没钱,还可以用“花呗”。

你有多久没数过钱了呢?在成都,有老师发现,有的孩子根本认不出人民币,因为他根本没怎么见过,更没有亲手花出去过。

而现金则要复杂得多。它需要触觉,也需要思考。在便利店每一次支付,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整体思考”行动。日元虽然“不值钱”,但是每一件商品都精确到个位数,我需要给出一个组合方案,拿出几张纸币,再配合不同的硬币。不然的话,积攒的硬币就会越来越多,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刚来日本的时候,总觉得硬币特别麻烦,每次拿出一千、五千或者一万的纸币,收回一大把硬币。但是时间久了,发现硬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尤其是夏天,车站和街边的饮料贩卖机随处可见,投进硬币,一秒钟就出来饮料和找零。慢慢的,我不再嫌弃硬币,随手一摸,就能根据重点摸出硬币的面额,在结账的时候,能够非常巧妙而熟练地使出硬币,收银台小姐姐一脸欣赏。可以说,是否能够熟练使用硬币和乘坐地铁,算是“习惯日本生活”的两个标志了。

我变得更加爱钱,更加节约了。每一次支付,我都小心翼翼,精打细算。原来,没有手机支付,也并不感到“落后”和“不便”。以在便利店为例,在东京和成都,我都习惯在全家买东西,但是每次用在支付上的时间,其实也差不了多少——再说了,你真的忙到要节约那3秒钟吗?

便利店正在试水移动支付业务
便利店正在试水移动支付业务

03

在成都的时候,我曾经持续20天身上没有带过一分钱,甚至连钱包都没有。有一天我午饭后乘出租车去公司,司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男子。到公司楼下,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准备扫他提供的二维码转账,没想到他勃然大怒:“早知道你没钱,就不拉你了。没钱为什么不早说呢,我最烦使用手机。”

我没有办法,只有赶紧打电话给公司同事,快一点拿20元现金下来,才让他的情绪稍稍平静下来。我突然明白,他并不是对我生气,而是对这个时代发火:你们倒是方便,但是是否考虑到有一些老人,还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呢?谁又规定,出租车司机必须使用手机支付呢?

在我们的文化中,会把不使用移动支付的人塑造为“被时代淘汰的”“落后分子”,仿佛不同的支付方式都具备了不同的道德含义,被“淘汰”的人,应该感到“惭愧”,应该“努力追赶”,否则就是活该被扫入历史的垃圾桶。

但是,在世界上率先发明二维码、并且拥有孙正义这样有眼光企业家的日本,却仍然以现金支付为主。有朋友在日本买地,背了3000万现金过去,卖家是个老人,看到现金,就像看到还很绵长的未来一样。

在今天的日本,不乏还有居酒屋只接受“现金支付”
在今天的日本,不乏还有居酒屋只接受“现金支付”

日本移动支付不够发达,有多种原因。没有出现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垄断性的公司,人们更看重自己的个人隐私,不想让自己的消费行为变成商家的数据,这些都是重要原因。但是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一个社会是否“进步“,不能简单以快来衡量,不能以那些聪明人、有钱人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简单以年轻人的利益为衡量,而是更应该看重那些“笨的”、“落后的”“老年人”的感受,应该看一看社会的“下限”是否幸福。

撰文:张丰
图片:库索
图/文转载自《一览扶桑

标题图片:PIXTA

钞票 现金 移动支付 支付宝 现金支付 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