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阶

日本人的热门健康法

健康与医疗 日本进阶

健康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青叶汁、红茶菌、悬垂锻炼健康器械、“脑内革命”、红酒。这些都是曾经盛行一时的热门健康法。电视及杂志上,对健康有益的内容的介绍层出不穷;店头上,陈列得满是期盼健康的保健食品。正可谓健康食品、健康法的泛滥,健康法的盛行,已使其本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健康法,已呈现出百花缭乱的状态。

青叶汁
青叶汁

人们如此介意健康,到了像是被什么催赶着似的程度,就并非是健康的了。现在,日本人真的是健康的吗?如果是健康的话,健康法就不会被如此关注。可是,如果真的不是健康的话,那么日本作为世界第一的长寿大国也就成为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了。这一矛盾也反映在调查询问表上,回答“自己是属于健康的”人有八成,而回答“对自己的健康感到不安”的人竟然也达到八成。可见,人们的“健康”概念是混乱的。

“健康”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仔细考虑一下,还真是找不到确切的答案。

首先,考虑到的是“没有生病”这种情况。的确,相对于生病,“健康”才得以被赋予意义。可是,这并不能说明无病的状态就等于健康。把身体的状态仅用健康和生病来划分的话,未免太过于简单化了。在医院,能够做出确切诊断的都是到了一定程度的病,而仅仅是疲劳呀、紧张、压力过度等就不能说是生病。生病和健康,是不能予以断然区分的,它是一种连续的暧昧的关系。

让我们稍微扩展开来想象一下。“长寿”,“睡得好”,“吃得好”,“没有过度的紧张和压力”,“不患成人病”,“有些肩痛,却可以被治好”等,仅凭感觉,这里的每一条都可以作为对健康程度的一个评价。但是,哪一条也称不上是健康的定义。

一方面,“健康”作为一个词汇被运用,是在明治以后。在此之前被广泛使用的是诸如“无病”、“息灾”、“养生”等词。在进入明治之后,“健康”一词被普遍使用之前,人们所使用的是“卫生”一词。这些词语,与“健康”一词虽然相似,但语感大不相同,“无病”、“息灾”是指没有病患、没有灾难的平安状态,“卫生”是指把能够致病的因素诸如细菌等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这些词的意思都是“没有什么什么”,无非是要表现,对健康来说是否定的东西要予以排斥。这与积极地追求良好状态的“健康”有着微妙的差别。

另一方面,从现在的词典上可以查到,“健康”是指“(肉体上、精神上没有异常状态),能承受日常的社会生活、能积极行动的身体状态”,或“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功能没有问题,气力充足的状态”。即,包括肉体和精神在内的身体状态是良好的。此外,“健康”之外,由英语音译过来的“健康”一词——“亥鲁希(healthy)”也被直接使用。如“低卡路里特别有利于'亥鲁希'”、“由于是'亥鲁希'的,在女性中享有人气”,由英语音译过来的“健康”被这样直接地使用着。与“健康”一词相比,“亥鲁希”更能给人以年轻潇洒的感觉。

合气道也被视为健康法的一种
合气道也被视为健康法的一种

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在医疗界、保健界是很有名的。

健康,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状态完全呈良好,并非仅指没得病、不虛弱的状态。

在这个定义中,身体、精神自不必说,连社会方面的状态也谈及了。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是指,有着健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状态。也就是说,若存在虐待、歧视则是非健康的。像这样把生活圈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健康的对象中,其定义未免有些过于扩散化了吧。

那么,现时所见的人们关于健康的意识是何时潜移默化地演变过来的呢?

商店里的健康饮食平衡海报
商店里的健康饮食平衡海报

有关健康法的书,单是战后就出版有1600种以上,现在每年也有50种以上的新书问世。从战后关于健康法的书籍出版册数的推移来看,1970年代中期开始急速增加,现在仍在增长。从停战截止到1960年代,每年的出版数在0~3种的程度,而进入1970年代后急速增至20种。到1980年代,进一步增加,出现了一年间超过150种的情况。进入1990年代,新出版数呈稳定态势,但每年仍有很多新书出版。

众多关于健康的杂志也相继出版。从创刊年来看,以战后当时的《生活与健康》为开端,自1970年代开始,新杂志以数年一种的速度问世。而到了1990年代,健康杂志的创刊则达到了高潮,1994年一下就有4种杂志创刊,此后,新创刊杂志层出不穷。现在摆在书店销售的杂志有十数种,与时尚、烹饪并行作为一大种类占据着书店的一角。 

健康法爆发式盛行始见于1970年代中叶。其契机则是缘于1975年的红茶菌大盛行。当时的经过是这样的,1974年末所谓的红茶菌被一部分人开始制作饮用,因其所具功效和制作的简易,被人们口头广泛传播,很快把媒体也卷进来从而形成一大潮流。虽然其成分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未能被科学地做出解释,但是神经痛、便秘等确实被治好的人层出不穷。可是由于其存在着非科学性,因而被称为“超自然健康法”。1975年的后半年,红茶菌很快就变得不时兴了。

红茶菌
红茶菌

从红茶菌盛行的前后开始,健康法的种类也急速增多起来。其中特别为人关注的有酸梅干、大蒜、芦荟、灵芝等。这些出现于1970年代的健康法,虽有以西洋医学知识为背景的东西,也含有一些没有什么依据的东西。比如超自然的红茶菌、以中医为依据的灵芝等,即是代表性的例子。非近代医学的健康法在这之后越来越多地出现,其势力越来越强。

从1975年下半年开始,“运动”健康法也取得了很大成果。1976年的竞走和跑步机,翌年的悬垂锻炼健康器,1980年的有氧运动、瑜伽等都在日本盛行起来。人们并不将任何药效成分摄入体内,而是通过从事与日常活动不同的运动,来恢复身体本来所具有的机能。其目的并不在于针对某种症状进行治疗,而是更偏重于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并且,不单纯是追求健康,还兼具减肥、美容等目的,这样被付诸实践的东西也很多。 

进入1980年代,在食品方面,添加维生素等药用成分的健康法越发司空见惯了。由于维生素C、维生素E被关注,因而富含这些成分的柠檬、蜜柑备受欢迎。市场上还推出了“宝矿力水特”等运动饮料,人体必要的矿物质成分也备受瞩目。此后,含有“优质乳”等营养成分、被称为小瓶装营养饮料的饮料盛行起来,为人们所青睐。这些饮料,以消除不能确切地按疾病症状来对应的疲劳或乏力、滋养强壮身体为目的,其中不仅包含西洋医学的成分,也加入了许多中药。

经久不衰的宝矿力水特
经久不衰的宝矿力水特

这以后,营养补给食品取代了正规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被作为方便的补养品为人们所服用。1980年代的后半期,以“利根饮”为首的营养补养剂再度盛行,与此同时含有铁、食物纤维等新成分的“机能性饮料”也受到关注。

作为“机能性饮料”的清凉饮料水
作为“机能性饮料”的清凉饮料水

进入198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更多的“食品”健康法。被科学地做出了解释的有DHA、 Xylitol(天然五碳糖精)、儿茶酚(抗改善高血压、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多酚等。还有单纯以营养成分补充为目的的食品,即营养补充剂,也被广泛地接受。非西洋医学范畴的蔬菜汁、酸乳等也受到关注,登上各种健康杂志的版面。

还有,进入1980年代以后,对本来一直是可以随便入口的东西,人们却生出了疑问。因此净水器开始在家庭中普及,塑料瓶装矿泉水也推广开来。这样一来,喝水时也好、做饭时也好,人们变得无时无刻不得不面对“健康”问题了。

这种带有疑虑的眼光,在进入1990年代以后,又转向米、肉、蔬菜等普通的食品原材料上,人们开始介意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有机”、“无农药”,这些1980年代在市场上仅部分有售的东西,如今却为众多农家经营,即使价位偏高,也仍然成为了抢手货。到这时为止从未被怀疑过对健康有害的日常食品、本来对身体有益的蔬菜,都被看成是可能有碍于健康的东西而被疏远。

1980年代中期,一种异样的健康法为众人瞩目并顿时盛行起来。这就是1983年的森林浴。这种健康法是,置身于绿色的林木中,用全身来接受森林的净化作用,与一直以来的食品、运动健康法有所不同。不用把作为食品的药物或某种成分摄入体内,且与通过运动来恢复、强化身体机能的方式有所不同。并非对身体直接发生任何作用,而是通过环境的变化间接地达到使身体健康的目的。所谓“环境健康法”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兴盛了起来。森林浴和这之后的野外活动相接续,时至今日已超越健康法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

1980年代中期年代,森林浴盛行
1980年代中期年代,森林浴盛行

在环境健康法这一类的健康法中,还有备受瞩目的用于消除吸烟所产生的烟雾及花粉等的空气净化机、近些年来颇有名气的以芳香气味来颐养身心的芳香疗法。芳香疗法是以芳香气味为手段的环境健康法。除此之外,1980年代后期的远离香烟运动、除菌商品,1990年代的抗菌商品、电磁波防护用品等也是在环境健康法的影响之下产生的。

路上禁烟条例成为代表性的健康法之一
路上禁烟条例成为代表性的健康法之一

与健康有关的商品也兀自形成了一大部类。到1980年代为止,借助某些商品来实行的健康法,几乎都与“运动”健康法是同一回事。拉力器、穴位刺激用具、悬垂锻炼健康器等,都是运动的辅助器具。就近年来说,也有通过函售渠道来销售的腹肌锻炼器具、步行运动器具等。这些器具,以肌肉锻炼、穴位刺激、按摩抑或是美容等为使用目的,基本上是借助这些器具来进行某种运动或做什么动作时才能够发挥其效力,是以作为工具被利用为主的健康商品。但是,从1980年代的后期开始,大量的直接便可发挥其健康作用的健康商品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如健康手镯、螺旋矫正胶带等。这些商品,由于是利用它们自身所发挥的健康作用,所以通常以被佩戴于身上的类型居多。

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便有更多的新型的健康法现身,那就是被称为“精神健康法”的关于精神状态的健康法。在这些健康法中,有认为精神状态是“健康”的一方面,所以要追求更为良好的精神状态的类型;也有为了追求肉体的健康而着手于精神健康的类型。

前者,即意欲追求更为良好的精神状态的健康法,可以从宗教、自我启发讲座等之中找到它们的原型。进入1990年代,将健康纳入视野的有关思想方法的指导活动已不少见。这其中,最为极端地强调健康的是《脑内革命》所提出的积极思维和脑内吗啡。若是不让自己陷入烦恼、采取积极思维的意向,脑内就会分泌类似吗啡的物质,因此会对身体产生有益影响。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暂且不论,从健康法的历史的观点来看《脑内革命》,如其书名所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革命了。到此为止,之前在健康法的世界里基本上都是心身二元论的,而该书对心与身的联系做出了阐述。而且并非仅仅是单纯的精神论,而是通过运用医学知识、科学知识强调了精神上的作用的重要性。这不愧为精神健康法的独到之处。

中文版《脑内革命》,201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该书是春山茂雄以健康管理为理念而创作的一部科普读物,在日本出版的当年,即赢得230万册的发行业绩。
中文版《脑内革命》,201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该书是春山茂雄以健康管理为理念而创作的一部科普读物,在日本出版的当年,即赢得230万册的发行业绩。

后者,即借助对精神的作用而达到追求身体健康的目的的健康法,代表性的有环境音乐、芳香疗法等,以放松、愉悦身心为主,认为在精神方面保持有充分余地的状态对身体是有益的。

经过像上面那样追溯关于健康的变迁之后,我们对健康的定义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请再看一下WHO的定义:

健康,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状态完全呈良好,并非仅指无病患、不虚弱的状态。

在这里,健康是指包括身体、精神、社会三部分的生活整体所处的良好状态。换言之,健康就是“日常生活的幸福”。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感受各种各样的压力之中度过每一天。那其中温馨的幸福,就是健康。

基于这样的考虑,健康法可以说是满载着人们的祈愿的郑重行为。这种祈愿类似于对神的祈求。去喝那难以下咽的饮料、拼命地做运动、购买高价的器具等,好比履行百度参拜(一种参拜寺庙的形式)、祈求遂愿的仪式一般。为达成理想的自己而带着某种愿望去做某事,在这点上健康法与向神祈求遂愿没什么两样。想在“健康”中找到理想的自己,就寄托于健康法。在复杂化了的现代社会,可能也只有对自己的身体才能够有所祈望。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各种各样的健康法都是迷信,但是甄别那既暧昧又花样繁多的健康法,最终只有靠自己。

伸手可及的“幸福的健康”,为此而祈祷的“祈愿的健康法”。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的自己因人而异,各式各样。无论是为了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是为了克服身体不健康的状态,理想的自已总是等在前方。

撰文:高木学
图/文转载自《一览扶桑

合气道 运动 长寿 健康 青叶汁 健康法 超自然健康法 红茶菌 技能型饮料 森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