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玲: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指出AI发展可能让人失去人情味

日本进阶 生活 社会

“别玩了,快去学习!”可谓家长们的口头禅。40年前笔者小的时候,家长们催孩子去学习,只要把电视机关上就行了。但现在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沉迷于网络视频和玩游戏。在这个信息满天飞的网络时代,家长们真的很难控制孩子们的上网行为。更何况,最近学校开始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完成作业,并开展远程教学。所以,孩子们可以拿着手机躺在沙发,理直气壮地说:“我现在正在学习呢!”让家长一脸无奈,根本无力反驳。

前不久,笔者有机会就教育问题采访了歌手陈美玲。现在她不但是有名的歌手,更是将三个儿子送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华人圈备受瞩目的“教育家妈妈”。她本人曾在斯坦福大学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可谓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 

当陈美玲听笔者说起本文开头的那些现象,她笑称:“这不是日本才有的问题啊。香港的年轻人都已经不会写信了,英语也讲得怪怪的。”她认为,孩子的母语学习跟不上的话,外语也是学不好的。

之前香港媒体约陈美玲写稿的时候,有件事让她很担心。她说:“对方请我用当地的口语写文章呢(笑),就像写博客一样。确实用广东话写的话会比较生动,比较能迎合现在的年轻读者的喜好。但使用口语对人们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没有帮助,我觉得书面语言还是得用普通话才行。”

让儿子从小读日本报纸

问起她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陈美玲告诉笔者说,她从孩子还是婴儿,连头都还不会抬的时候,就开始读书给他们听了。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时,“就让他读日本的报纸,每周一次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内容”。

陈美玲有关家庭教育的著作
陈美玲有关家庭教育的著作

她让孩子读报是出于两个考虑。首先,是让孩子关心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情。这样话题就会增加,有利于去结识各种各样的人,人的内心才会更有深度。其次,是希望他们借此养成阅读的习惯,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通过读报,她的三个儿子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爱好,而且兴趣也愈发广泛。比如大儿子关心国际问题,二儿子关注环境问题和音乐,小儿子则喜欢高科技方面的内容。于是,陈美玲就跟儿子们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然后给他们相关的书籍阅读。这样,三个儿子自然而然地根据各自的兴趣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陈美玲说:“如果培养他们爱上读书,那么“蛀书虫”是不会觉得学习辛苦的。”果然,她的三个儿子都考上了美国的名校。

陈美玲对香港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阅读的现象十分忧虑,因此在当地发起了帮助青少年养成阅读习惯的活动。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好让他们从童书等贴近生活的读物开始读起。为此,陈美玲为0到18岁的孩子甄选出各个年龄最适合阅读的图书各60册,以“有益图书目录”的形式提供给学校。她说:“有了这个目录,学校的老师们就能放心地给孩子们推荐图书了。”这个目录中的书是由大学教师、学生、家长们以投票的方法挑选出来的。

但是,陈美玲也说:“香港的儿童文学作家很少,这个书单里的书,很多都是日本儿童图书的译本,以及中国内地和台湾的作品。”

据说,很多中国人和日本人听说了陈美玲发起的这项活动后,纷纷表示“我们也想要这个图书目录”。

疏忽阅读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否定

据陈美玲说,香港年轻人把自己疏忽读书,归咎于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等占用的时间太多,没空读书。在日本也是一样。这一现象恐怕是东亚地区少子化现象日趋严重,人们过分惯纵孩子而带来的恶果。作为教育专家,陈美玲指出,除了少子化之外,AI(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威胁到人类社会未来的不安因素。如今AI不仅用于零售业和制造业,在需要专业判断的医疗护理行业也得到了大力推广。现在身陷“手机中毒”的孩子们,大多被电脑所左右。纵观这种状况,可想而知随着AI的发展,小孩子们可能会进一步丧失机会,学习如何为人,培养想象力。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陈美玲极力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她说:“疏忽阅读是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否定。它让人无论在理性上还是感性上都缺少深度,容易变得冲动和短视。”说这话时,陈美玲头脑中浮现的,就有在社交网络(SNS)上打口水仗的政治家们。

和陈美玲交谈,话题可以涉及全世界。也许因为她生长在香港,先后在英国、中国和日本生活,又在美国留学,经历过多元文化环境吧。她说:“父亲教导我,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从多个侧面认识事物。即便没有机会环游世界,人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各个国家的事情。所以我非常执着于读书。”

在采访的最后,陈美玲说:“接下来可麻烦了,儿子要带一帮外国朋友过来。我得打扫房间,给他们准备睡觉的地方。”这是她幸福的烦恼。说这话时,从她的面容中已经看不出是一位教育家,而只是一位普通的母亲。这个瞬间,让我这个从小崇拜陈美玲的死忠粉深感欣慰。

标题图片:陈美玲(T&A提供)

手机 中国 教育 人工智能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