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典俳谐世界

盆水沐濯毕,满院虫鸣声声悦,难觅泼水处 ——鬼贯

文化 自然与环境 生活

本篇的季节主题“季题”是“虫鸣声”。

ぎやう水のすて所なき虫のこゑ  ——鬼贯

盆水沐濯毕,满院虫鸣声声悦,难觅泼水处  鬼贯

(收录于1698年出版的《Odamaki纲目》)

在一个大木盆里沐浴日语中叫“行水”,这个词如今已成为夏天的季题。但这首俳句的季题是“虫鸣声”,所以是咏秋之作。

这首俳句的意思是沐浴后本想把木盆里的水倒掉,却听到周围一片虫鸣声,不想打断这动听的声音,因而不知该把水倒在哪儿才好。描写的大概是初秋的傍晚,作者在草木繁盛的后院要将一天的汗水冲洗干净的场景。铃虫、云斑金蟋、蝈蝈等秋虫的鸣叫声在日本古典文学中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作者也想侧耳倾听,所以满怀怜爱之心,不愿因倒水而惊扰了这场虫鸣盛宴。

鬼贯(1661-1738年)是摄津国(现兵库县)伊丹的俳人。据传他在25岁之后顿悟到“俳谐唯真实”,之后一直致力于吟咏人们的心声。

大阪的俳人、鬼贯的挚友来山(1654-1716年)也写了一首俳句:“入秋天渐凉,遂改沐濯隔日浴,更闻虫鸣声。”(天气越来越凉了,沐浴改成隔天一次后,院子里虫儿的美妙歌声就听得更分明了)虽然不知道来山是何时创作这首俳句的,但应该是挚友之间以“行水”和虫鸣声在斗俳句吧。

标题图片:PIXTA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俳句 沐浴 侧耳倾听 创作 木盆 云斑金蟋 蝈蝈 秋虫 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