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小说巨匠司马辽太郎诞辰100周年

图书 文化 历史 社会 娱乐

2023年是日本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1923年8月7日-1996年2月12日)诞辰100周年。直至今日,司马辽太郎的作品仍受到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喜爱,有些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司马是如何看待历史小说这种体裁的?又是如何创作出大量名著的?对此,我们采访了司马辽太郎纪念馆馆长、80岁高龄的上村洋行先生。

上村洋行 UEMURA Yōkō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馆长,司马辽太郎妻子福田绿的胞弟。小学时,司马辽太郎常去上村洋行家中做客。1967年,上村洋行从同志社大学毕业,与司马辽太郎一样进入产经新闻社工作。曾隶属社会部等部门,历任京都总局长、编辑局副局长,后担任司马辽太郎纪念财团(2012年成为公益财团法人)专任理事。现在,他接任了已故的福田绿的职务,任财团理事长兼纪念馆馆长。

犹如书海的纪念馆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位于东大阪市下小阪3丁目,位于从电车近铁奈良线八户之里站步行约10分钟的住宅区内。掩映在葱郁茂密的草木中的纪念馆,出自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之手,与司马辽太郎的故居相邻。在纪念馆的图录《司马辽太郎》中,馆长上村洋行写道:

安藤忠雄设计的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图片:司马辽太郎纪念馆)
安藤忠雄设计的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图片:司马辽太郎纪念馆)

“在种满司马辽太郎生前喜爱的樟树、锥栗、鸭跖草和油菜花的庭院中,诞生了这座纪念馆。安藤忠雄先生用巧妙的设计呈现了司马辽太郎的文学世界,建筑外围是弧线流畅的玻璃窗回廊,大型书架遍布整个纪念馆内,构造出一个藏书世界。”

穿过正门,便是司马辽太郎的故居,按照指示稍往前走,就能透过窗户看到面朝庭院洒满阳光的书房。司马曾在这里写作,桌上原样保留着他生前常用的钢笔和放大镜等物品。

安藤忠雄设计的纪念馆呈弓形,沿着圆弧状回廊前行,便到了纪念馆入口。纪念馆共有3层,地下1层,地上2层。从地下室到楼顶天花板,高达11米的书架设置于墙壁,藏书多达2万册,但据说司马的家中大约有6万余册。

收藏了2万册图书的11米高书架(图片:司马辽太郎纪念馆)
收藏了2万册图书的11米高书架(图片:司马辽太郎纪念馆)

海外读者慕名而来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于2001年11月开馆,当初的火爆逐渐归于平静,之后每年客流量约为2.5至2.6万人。上村洋行表示:“随着疫情逐渐平息,参观人数恢复到了疫情前的七八成。其中一成到两成是外国游客。最初,外国游客是冲着安藤忠雄的建筑而来;而今,司马辽太郎的作品已经在欧美、中国、韩国等地翻译出版,因此有些外国游客是在读过司马辽太郎的作品后慕名前来的。”

为纪念司马辽太郎诞辰100周年,目前,纪念馆地下展厅正在举办特展“作家之路——司马辽太郎与《近代说话》”(展期至2024年2月18日)。该展览聚焦司马辽太郎从记者到成为作家的这一人生阶段,可以说,这一时期正是司马文学的起点。8月12日,馆长上村洋行围绕该主题进行了约1小时的演讲,吸引了各年龄段的观众,现场座无虚席,还增设了不少临时座位。

演讲中的馆长上村洋行(摄影:笔者)
演讲中的馆长上村洋行(摄影:笔者)

战争体验及新闻记者的经历使他走上作家之路

上村洋行说:“我认为司马辽太郎的战争体验以及做新闻记者时的经历,促使他最终走上作家之路。”

司马辽太郎曾就读于大阪外国语学校(今大阪大学)蒙古语专业,于1943年提前毕业,被征召入伍。此后,他被派往中国东北地区,进入坦克部队。1945年为参加本土决战回到日本,并在栃木县迎来战败,那时他是少尉。进入产经新闻社工作后,他被派往京都记者站,负责位于净土真宗东西本愿寺的宗教记者俱乐部。

“司马辽太郎感到,日本人对于战争极为愚昧无知,他对这场战争本身也进行了反思。而且,在战后通过对宗教的报道,认识到日本的宗教构成了日本历史的辅助线。由此他开始对日本这个国家本身以及日本人进行深入思考。这就是司马辽太郎作家生涯的起点。”

“日本战败那年,司马辽太郎22岁。二战后他成为新闻记者,在25、26岁时,他说他要做10年记者,积累人生经历,然后撰写小说。在当记者期间,他曾以本名福田定一在净土真宗西本愿寺发行的《佛教杂志》(后来改名为《大乘》)上发表过几篇短篇小说,从那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后来的司马作品的影子。”

画作背面写下的决心

上村洋行说,1955年大约就是“司马辽太郎转行为作家的年份”。这年9月,司马辽太郎以福田定一的名字,发表了小说《名言随笔 工薪族》。他在这篇小说中描写了自己观察到的日本工薪族形象,之后由文艺春秋社出版,更名为《商业精英的新论语》。此外,他还以笔名“司马辽太郎”完成了小说《波斯的幻术师》,并于次年获得讲谈俱乐部奖。当时还是小学生的上村对此印象深刻。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入口(摄影:笔者)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入口(摄影:笔者)

“当时,司马辽太郎常来我父母家玩。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给你画幅画吧。’正好家里有斗方,他便用粉蜡笔给我画了一幅。画得比较抽象,描绘了黎明之前,月光照在山丘的一棵树上的景象。我母亲把它装裱起来,放在抽屉里,时而拿出来看看。司马辽太郎去世后,我突然想起了这幅画,便把它拿了出来,看到画的背面时,吃了一惊。”

司马辽太郎在上面写道:“这是一棵孤独挺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的树。我想借此表达对人生的坚定觉悟。”落款是“昭和31年11月14日 定一”。这幅特殊的画作目前正在特展中展出,是一件不可错过的展品。

上村洋行说:“当时司马应该正在撰写《波斯的幻术师》。我觉得,司马辽太郎在这句话中表达了自己准备成为专职作家的决心。我想,那个时刻就是他的作家之路的起点。”

上村还分享了关于司马辽太郎这一笔名的难忘回忆。据说,该名字的含义是“远不及(日语写作‘遼に及ばない’)中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他回忆道:“有一天,司马来到我家,在我、母亲和姐姐面前说,‘司马’这个名字跃入脑海,但很犹豫名字是叫‘辽’还是‘辽太郎’。我母亲听后说,‘辽太郎’似乎更好一些。当然,他本人可能也倾向于‘辽太郎’。当时的这幕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

“透过史料与历史人物自由对话”

据上村所述,1957年,司马辽太郎为自己成为作家奠定了基础。这一年,他与作家寺内大吉一同创办了同人志(指由文学爱好者共同自费出版的刊物——译注)《近代说话》。

上村介绍道:“他们想要创办一本跳出传统框架束缚的同人志,其座右铭是不开会、同仁间不相互批判,回归故事的本真,写出有趣的作品。”从1958年开始,司马辽太郎开始在京都的佛教报纸《中外日报》上连载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枭之城》。这部作品于1960年出版单行本,并因此获得直木奖。《近代说话》的成员寺内大吉、黑岩重吾、永井路子、伊藤桂一、胡桃泽耕史等,后来也相继成为直木奖得主。

司马辽太郎的书房(摄影:笔者)
司马辽太郎的书房(摄影:笔者)

次年,司马辽太郎离开产经新闻报社,成为专职作家。此后,他开始撰写正统历史小说,陆续创作了包括《龙马来了》(1963年首次出版)、《燃烧吧,剑》(1964年首次出版)等在内的一系列长篇连载。《坂上之云》在报纸上的连载始于1968年4月,一直持续到1972年8月,也就是司马从44岁到49岁这一时期。司马辽太郎本人是如何看待历史小说的呢?对此,上村洋行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司马辽太郎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来思考历史。他说,当一个人去世不久时,许多认识他的人仍然在世,所以对其评价也是多样的。而当一个人去世百年后,人们对其记忆都已淡化,只有史料仍然存在。透过这些史料,去想象和思考那个人的一生,其乐无穷。”

“不过,也不是说对于任何一段历史他都有兴趣。司马认为风云激荡的时代最为有趣。那样的时代才会诞生坂本龙马、土方岁三、河井继之助这样的人物。不过,司马辽太郎不会片面地看待事物。首先,他会尽可能地‘近距离观察’人物与事件。然后再‘俯瞰’整体,从多个视角观察这个人物、他周围的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他是通过这种方式,利用史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我认为,司马辽太郎透过史料,与历史人物实现了自由对话。”

“父辈子辈孙辈代代传读”

上村洋行分析道:“司马辽太郎在三四十岁的时候曾说,‘创作历史小说要做大量细致的功课,这需要体力。过了60岁,体力衰弱,会影响到作品的质量’。这可能就是他在晚年专注于创作《这个国家的形态》《街道漫步》等随笔的原因。”

20年来,上村洋行一直与来馆的参观者交流,通过他们的声音,他同笔者分享了阅读司马作品的感想。

“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读者们会在不同人生阶段反复阅读司马辽太郎的作品,每次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许多读者都表示,他们在重读司马作品时,常常会有新的发现。此外,还有人说,他们迷茫或失意时阅读司马的作品,可以从中得到鼓舞。这些作品还在家族中代代相传,从父辈到子辈,再到孙辈。司马的作品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孩子们、孙辈们就会去读。”

在问卷调查中,得票最高的作品是《坂上之云》(文春文库出版)(图片:nippon.com编辑部)
在问卷调查中,得票最高的作品是《坂上之云》(文春文库出版)(图片:nippon.com编辑部)

上村洋行还介绍了去年开展的一项关于最受喜爱的司马作品的问卷调查。近1600人填写了问卷,其中8成受访者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自己对司马作品的感想和思考。上村表示,希望司马辽太郎的作品未来能继续被一代又一代人读下去。

调查结果显示,得票最高的三部作品分别是《坂上之云》《龙马来了》和《燃烧吧,剑》。在司马辽太郎纪念馆中可以收获一段静谧而宝贵的时光。徜徉于浩瀚如烟的书海,让思想在司马辽太郎的作品世界中飞驰,去沉思去默想日本这个国家以及日本人。

标题图片:1991年10月25日,司马辽太郎获评日本文化功劳者后在东京港区赤坂的大仓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事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日本 历史小说 安藤忠雄 诞辰100周年 司马辽太郎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 坂上之云 龙马来了 燃烧吧,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