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青和《在日本》——微信精选

日本年轻人的“离现象”

社会

“在”,是认识日本的态度,也是了解日本的方式。

喜马拉雅FM声音版

还是老话,我写的事例都是在周围发生的,究竟有多少的普遍意义,很难拿出结论。其实,即便是社会学的学者,哪怕做出最烦琐的统计调查,也无法覆盖所有的个案。

所谓“个案”,就是每天与日本大学生接触,课上课下谈多了,不仅知道了遭遇就职冰河期的一代,同时也了解到了就职现状转暖的眼下的这一代。

有一名日本学生告诉我:“上大学最郁闷的是三年级的上半学期!”

我问他:“为什么是三年级,而且还是上半学期呢?”

他的回答不打一个磕巴,就像终于找到了一个非要倾诉不可的听众一样。

他说:“日本上大三的下半学期就要参加各式各样的就职活动,像企业说明会啦,就业说明会啦,反正你要不参加的话,就会被别人甩掉。不过,正是因为大家三年级,所以有不少同学都想休学一年去海外留学,毕竟见的世面少,很想利用大学在校期间做些长见识的活动。”

听了他的话,我开始明白了他说“上大三的上半学期最郁闷”了。理由很简单,每个学生都面临两条路,要么你留学深造,要么随大溜,参加就职活动,抓紧时间到社会上推销自己。不过,对一个求知欲超强的学生来说,两者择一的做法未免太残酷了,因为一旦离开日本去留学,回来后的就职活动往往是无法得到保证的,谁叫你比别人推迟了1年的时间呢?

这些年来,日本各大学所面临的“就职现状”基本上是一样的,包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这样的公立名门,还有早稻田大学这样的私立大学,都无法逃避就职活动的激烈竞争。难怪日本学生说:“如果去留学,干脆下狠心,将来移居海外算了。”

《若者離れ》,电通青年研究部,2016年
《若者離れ》,电通青年研究部,2016年

前不久,有个日本毕业生找我商量能否让她到上海工作,究其原因,她直截了当地说:“当年随大溜,急急忙忙找工作,稀里胡涂上了班,最近才发现这份工作我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只是生怕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份工作舍不得放弃,所以一直应付到现在。我从中学就学了中文,喜欢上海,想学有所长,想到外面闯荡一下,这样的日子才会顺心!”

不用说,日本不少学生都有上述的想法,只是看谁能迈出这一步了,其实这需要相当的勇气。

上述的这些日本学生是积极的,而且非常阳光。不过,从我常年执教的经验上来看,与如此积极的生活态度相比,更大多数的日本学生四平八稳,与世无争,尤其是“离现象”越演越烈,乃至变成了一个日本社会的问题。

所谓“离现象”,指的是日本年轻人对某事某人失去兴趣的简称,比如,不喜欢开车,写成日语的汉字就是“车离”,不喜欢她,写成“彼女离”,没有梦想的人写成“梦离”,这一连串儿的“离现象”写下来,其实挺惊人的。据说,这么说的源头起始于1972年8月岩波书店发行的《图书》月刊,当时的语境是为了批评日本教科书减少了汉字的使用量,而被指责为“活字离”。

还是写我周围的小事。早上去大学总会遇见上学的日本小学生,见多了也逐渐知道了大人给他们制定的规矩。一般来说,过马路的小学生都是由大人保护的,要么用双臂伸开,让十字路口停下来的汽车耐心等待,要么手举小旗儿招呼小学生一个一个跟上。小学生们都戴小黄帽,以示提醒周围,犹如一群排列整齐的小鸭子。其实,这里说是大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而且老头儿居多,因为他们把护送小学生过马路当成了一个体育项目,动动筋骨,喊一喊,总比早上在家什么都不干好。单单从这一情景看,完全没有“离现象”,不仅如此,反而还有给人一种超强的“抱团儿”的感觉。

与小学生的“不离”几乎同步,日本老人也有同样的倾向,即不愿离开工作的现场。这一点跟北京老人聚会遛鸟儿、吊嗓子、打太极拳和跳交际舞之类的场景截然不同。至少在北京,每年回去时都觉得“朝气蓬勃”一词不是用来形容青年人的,它恰恰是反过来,专门为了颂扬早上的老人而存在。

同样的情景再看看东京,凡是酒店的清洁工,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其中老太太居多,她们的脚步声虽然比较轻,但从近处走过时,你会发现她们的喘气很重,尤其是早上十分安静的时候,更为突出。再有一个就是出租车的司机是老人,他们一般都会集中到大车站,制服打扮,帽子与白手套相互辉映,精神饱满,等待乘客的到来。相比之下,东京的公园除了青年人练长跑,骑自行车以外,几乎看不到老年人。不用说,这批老年人大都分散到了各个十字路口,为小学生安全地横过马路而奔忙。日本小学校周围的马路路面很多都涂上了绿色,看上去像绿柏油,同时还有白字写在路面上,“通学路”三个字写得非常大。意思是说:“这是小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

我的大学靠大海,风景极佳,从研究室不仅能看大海,而且天天过大船,汽笛声震耳欲聋,但感觉上跟人在船上一样,有时很奇妙。不过,因为我的办公桌背对窗口,加之讲课也在研究室内,学生能看大海,而我看他们,除非他们让我看大海时才看,平日基本上都处于埋头工作的状态。

有一天还没上完课,日本学生突然对我大喊:“毛先生快看窗外的晚霞呀,太棒了!”

我原本想说“先把课上完”之类的话,等我转身看海时,顿时被漫天的艳丽惊红吸引住了,于是对学生伸出大拇指,夸他牛!同样还是这个学生,是个典型的“车离”生,不喜欢汽车。不过当我问他“你有什么特长”时,他的回答让人意外。

他说:“我能记住所有朋友开的车的车牌号。”

我继续问他为什么要记住别人的车牌号,他说:“习惯了,小学时就记住了全班同学骑的自行车的车牌号。”看来,人也许有痴迷记忆的毛病。不过,一直到他告诉我之前,我并不知道日本的自行车也有车牌号。

还是这个日本学生有一回上课迟到了,看他拼命跑进教室气喘吁吁的样子,我问他:“怎么迟到了?”他一边喘气一边回答:“都是我冲刺冲得不够!”刚说罢,全班包括我在内,大家都笑了。

所以说,日本社会即使把“离现象”当作一个问题,但具体落实到每个个人的身上,必定是千姿百态的,这就像我的学生一样。

国内过去有部电视剧《蜗居》,挺好看的。同样的发音用“窝”字跟日本人说事儿也许会更生动。日本经济协力开发机构发表过一个统计数据,表示赴海外的日本留学生增减趋势。最高峰是2004年,突破了8万人,到了2015年却不足6万人。

难怪电通青年研究部的著书《若者離れ》指出这是“离现象”造成的“窝国”。当然,还有一条不能否认的是日本学生在性格上越来越内向,已经变成了阻碍留学愿望实现的墙壁。除此之外,还有收入不均等,贫富悬殊正在拉开,社保对年轻人的负担加重等等原因。

从社会学的大视角观察,造成日本“离现象”的理由是存在的,其中也可以收集一些大数据的表达,但就我个人而言,更愿意看到活生生的个案,哪怕一个人与社会的走向不一致,就像刚才的日本学生那样,仍然有他阳光的一面。

最后,关于“离现象”,说下我个人的见解。如果大数据认为日本学生越来越内向的话,那也许只有等到经济复苏时才能改变。用中文说是“窝居”,但用日文说,叫“宅男”“宅女”,听上去似乎没“蜗”或者“窝”那么刺耳。据说,日文里面没有汉字“蜗”与“窝”那种住一地方不挪窝的概念,因为日本人的平均住房小,对所谓的“蜗”和“窝”早已习惯了。“窝居”是造成“离现象”的原因之一。

转载自一览扶桑

年轻人 大学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