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原千亩——还原日本“辛德勒”的人物真貌

日本“辛德勒”杉原千亩, 签发“救命签证”,同时不忘收集情报

政治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外交官杉原千亩为大批逃离祖国的犹太难民发放了“救命签证”,拯救了数千名犹太人。在德苏对峙的动荡局势下,人道主义者杉原千亩(sugihara chiune)也曾是一位巧妙获取了德苏两大阵营动向信息的情报员,这段史实竟一直无人知晓。当年杉原想方设法与上级部门周旋,以争取时间不停地发放签证,与此同时还不断向日本国内汇报驻立陶宛各国公使馆等机构的动向。

优秀的情报员

对于战前的日本而言,哈尔滨(中国黑龙江省)曾是对苏战略的前哨基地,杉原在这里学会了俄语,被外务省招录为俄语翻译。作为在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收集分析苏联相关情报的情报员,迅速崭露头角。然而,由于能力过于优秀,苏联当局一直对他调入莫斯科的日本大使馆有所顾忌。1939年(昭和14年)8月,在大战前夜,他奉命前往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立陶宛临时首都考纳斯开设领事馆。在此的主要任务也是收集和分析对苏情报。

杉原前往考纳斯赴任的几天前,一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和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突然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当时,德苏两国交换了瓜分波兰领土的密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拿下半个波兰后,又出手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次年,即1940年7月17日,大批犹太难民聚集在考纳斯的日本领事馆周围,恳求给他们发放签证。此时,苏联当局已经决意吞并立陶宛,命令各国关闭领事馆。直到9月初离开考纳斯之前,杉原不断与要求他慎重处理签证问题的外务省进行周旋,给大约6000犹太人签发了“救命签证”,拯救了他们的生命。

签发签证,同时打电报“汇报当地形势”

按照以前的说法,那段时间,杉原一直在全力签发“签证”,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可是,就在开始为犹太难民发放签证之后的第六天,也就是7月31日,他在考纳斯给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发了第54号公文电报,从电文内容中,人们不难窥视到杉原的另一面,那是跟他迄今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完全不同的。

第54号杉原电报(在考纳斯给难民签发签证的第六天,即1940年7月31日发出,外务省提供)
第54号杉原电报(在考纳斯给难民签发签证的第六天,即1940年7月31日发出,外务省提供)

下面按现代白话文的表述,给大家介绍一下杉原那份电报的主要内容。

“德国公使馆尚未收到被要求从已经并入苏联的立陶宛撤离的命令。德国人的民间组织的骨干认为,原因在于德苏之间尚未确定在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后,如何处理德国与波罗的海三国之间现有的经济协定。而当地的阿根廷领事馆已于20日撤离。最近数日,立陶宛境内的美国、意大利、瑞典、瑞士人正听从当地公使馆的警告逐渐撤离,但出境手续极为严格,引发了不满。”

最先注意到这份电报的,是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的白石仁章先生(56岁)。他在该馆工作了30多年,是研究杉原的第一权威,广泛涉猎杉原从履职地点发出的公文电报和报告文件等史料,作为《杉原千亩—将一切押在情报上的外交官》(新潮文库)等书籍的作者,享有极大的知名度。据说他是在外交史料馆的“驻外各国公馆相关杂件‘立陶宛’专区”档案中找到这份珍贵电文的。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的白石仁章先生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的白石仁章先生

关于这份电文,白石先生解说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当时杉原疲于签发大量签证,已经分身乏术,但实际上他仍在坚持开展收集情报这个本职工作,这是此前不为人们了解的杉原的另一面。在那段时间,他反复多次地用电报与外务省沟通签证问题,而7月31日的电报则与签证发放工作无关,汇报了从当地撤离情况中获知的欧洲最新形势”。 

他分析道:“杉原在当地的德国公使馆和德国民间人士之中布设了情报网,准确地捕捉到了一个信息——只有德国公使馆享受了特殊待遇,未被苏联命令撤离。德国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密切,日本国内曾有人认为,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后,德苏关系应该会骤然恶化。但现在我们知道了,杉原发现唯独德国公使馆没有被命令关闭,依然保持悠哉游哉的样子,在那一刻,他就看透德苏两国依然处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框架下的蜜月状态,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情报员。”

向斯大林苏联发起挑战的杉原

杉原在考纳斯把“救命签证”发放给了遭受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人——这是过去的定论。但白石先生表示,杉原当时救助的犹太人中,也有许多是试图逃离苏联的人,因为从沙俄时代以来,苏联一直存在强烈的反犹太思想。近年来立陶宛国内的研究也证实了从德苏瓜分占领的波兰逃到立陶宛的犹太人中,来自苏占区的犹太难民多于德占区。

1940年8月3日,就在杉原还在不停地发放签证的时候,立陶宛被苏联实际吞并。白石先生说道:“当时,除了希特勒的暴行之外,杉原应该也意识到了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的威胁。目睹强行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的斯大林的铁腕统治后,杉原毅然决定,即使没有满足日本政府要求的旅费充足和得到接收国家的同意等条件,也要给犹太难民签发签证。”

在纳粹占领下的布拉格继续签发签证

离开考纳斯之后,1940年9月,杉原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日本总领事馆赴任,又与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展开了积极斗争。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导致捷克斯洛伐克解体,被德国占领。

过去关于杉原的研究,几乎从未关注过他在布拉格的活动。一个原因在于杉原本人制作的在当地签发的签证名单。在布拉格的半年任期中,他共为72人签发了签证,其中66人为犹太人,与之前任职的考纳斯相比,可谓少之又少。

不过,白石先生注意到美国国际政治学家约翰・斯特辛格教授的证言。斯特辛格教授是一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人,13岁时在布拉格领取过杉原签发的签证,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当时,听说新上任的日本总领事(实际职务是代理总领事)会给包括犹太难民在内,所有走投无路的人发放日本过境签证,于是他们一家也去了日本总领事馆。领事馆门前早已排起了必须等待数日的长队。据说,等到进入馆内后,杉原用德语和他们对话,签发了签证。一家人拿着签证经由日本逃到了上海,战后又前往美国生活,是在那个九死一生的年代活下来的“杉原幸存者(sugihara survivor)”。

这让我们了解到,杉原在布拉格也面临过与前赴任地考纳斯同样的情况。白石先生推测,“日本外务省曾通知杉原要严格遵守签证发放条件,于是杉原在布拉格制作了一份名单向上级汇报,上面列的全是符合条件的人。而背地里,恐怕他还是像在考纳斯那样,给那些渴望逃离纳粹魔爪的难民们签发了签证。所以,我认为他在布拉格签发的签证数量,应该和60多这个数字相差一个量级。即便是在纳粹占领区,杉原也依然做出了可能会掉脑袋的大胆行为”。

面对被称作20世纪最残暴的统治者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人,杉原毅然展开了孤军奋战。后来,杉原向日本发回了一份重要的公电,提及1941年5月“德国大军向苏联边境集结。德苏关系或许会在下个月有个了断”,甚至在时间上都准确预报了德苏的开战。

全面了解杉原千亩的意义

由于杉原本人始终坚守“情报员必须守口如瓶”这条铁的纪律,也没有写过回忆录,所以他的真实形象过去一直不为人知。

白石先生强调了在历史脉络中思考杉原立体全貌的意义:“史料反映的杉原形象,并不会推翻他的传统形象。除了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外,他也是难得一见的优秀情报员,或许有了这两个不同的侧面,才能够在动荡的现代史上更加鲜明地刻画出杉原千亩的人物形象。”

(※白石先生的言论为个人见解,不代表其所属机关。)

标题图片:(左)1936年,36岁的杉原千亩,这是贴在签证申请表上的亲笔签名照,(右)杉原在立陶宛考纳斯签发了签证的名单,共计2139人。图片提供:外务省

德国 苏联 杉原千亩 辛德勒 立陶宛 波兰 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情报员 情报 杉原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