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时代的《万叶集》

“日本”这个国家——令和时代的《万叶集》(3)

文化

《万叶集》中收录了一首和歌,是远渡中国的遣唐使山上忆良的怀乡之作。通过这首和歌,我们来看看“日本”这个国号的由来。

山上忆良身居大唐时的怀乡之作

いざ子ども
早く日本【やまと】へ
大伴の
三津【みつ】の浜松
待ち恋ひぬらむ
(山上臣憶良、巻一の六三)

回去吧,各位
早日回到日本吾乡
大伴的三津岸边
青松正守望得心焦

 

我想谈一个有些复杂的话题。现在说到“日本”,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位于东亚、有大约1亿人口的那个国家。“日本”这个国号,是从7世纪后半期开始作为国名使用的,得到了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认可。如果当时没有唐朝的认可,“日本”这个国号就不会在国际社会上使用了。

那么,“日本”这个词在此之前就不存在吗?并非如此。“日本”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名词,指的是相对于“华夏”而言的东方。简单地说,可以理解为“日出之处”。也就是说,现在的日本和朝鲜半岛这一大片地域皆为“日本”。因此,有史料将“百济”称为“日本”。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河上麻由子在《古代日中关系史:从倭国五王到遣唐使之后》(中央公论新社,2019年版)一书中有详细论述,想详细了解的读者请参阅其著作。

日本国争取到武则天认可的国号“日本”之后采取的做法是,字形上写作“日本”,字音却读作“YAMATO(大和)”。“大和”本来指的是夹在山间的一小片区域,相当于现在的奈良县天理市的部分地区。统治这一地区的是大和政权,随着其势力范围扩大到全国,这个词后来便泛指大和政权统治的所有地区。“日本”与“大和”就是这样联系在一起的。

获得武则天认可的国号“日本”后,远渡唐朝的遣唐使山上忆良(660-733年)欢欣鼓舞,希望早日将这一喜讯带回日本。

他在歌中吟咏道:喂,船员们,早日回到“日本”(YAMATO)啊,大伴三津(难波港)岸边的松树恐怕也在焦急地等待着我们呢! 

接下来要谈的内容就更加微妙了。“东海”这个汉语词,从华夏的角度来看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东边的大海。它不是专有名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名词而已。从现在日本的地理位置看过去,那就是西边的海。韩国主张将“日本海”改名为“东海”,其关键在于“东”是相对于哪里而言的。

我在韩国的学会谈及这方面的内容时苦笑着说,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它应该是在西边……

标题图片:山上忆良的歌碑(PIXTA)

中国 日本 诗歌 书评 《万叶集》 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