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达无常观的诗歌——令和时代的《万叶集》(21)
图书 文化 社会 生活-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沙弥【さみ】満誓【まんぜい】の歌一首
(沙弥满誓歌一首)
世【よ】の中【なか】を
何【なに】に喩【たと】へむ
朝開【あさびら】き
漕【こ】ぎ去【い】にし船【ふね】の
跡【あと】なきごとし
(沙弥满誓、卷3之351)
人世何以为喻
喻为朝发之舟
匆匆摇橹而去
不留一丝痕迹
虽然统称为佛教,但是佛教经典浩如烟海,其中包括用梵文和巴利文撰写的诸多典籍,还有汉译佛经,而且佛教信仰的形态因信仰的地域和时代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很难了解佛教的整体面貌。
如果给日本的佛教做一个界定的话,那么可以说它是东亚的佛教,是学习汉译佛经的佛教。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汉字和汉文而传授的佛教。佛经的翻译是在不同宗教文化中移植异域思想的行为,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也可以说,新的宗教是通过翻译这种行为而诞生的。
总之我们可以认为,在汉译佛经被翻译成日语时,诞生了一种与中国的佛教不同的宗教(写到这里,我出了一身冷汗。我正在论述一个超出自己能力的话题)。
那么,日本人在浩如烟海的佛经中是围绕着怎样的核心来学习的呢?大概还是“无常观”吧。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企图重新思考人类生活方式的“哲学”。汉译佛经进一步翻译成大和民族的语言,“日本佛教”由此诞生。大胆地说,日本佛教是用日语阐述汉译佛经思想的佛教。所以或许也可以说,是用日语重新组合而成的佛教。正因为如此,日本佛教的祖师们生怕背离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的教义,他们渴望从日本向西、再向西去留学,一心追求佛经和教义的真谛。
如果我向这首和歌的作者满誓问及何为“无常”,他大概会这样回答我。
假定这里有一艘船。清晨,船驶离港口。于是这里就没有船了。水面上留下的只有小船驶过的波纹。这波纹也很快就消失。船在今天早上驶离港口这件事只有亲眼所见的人才知道,而目睹者最终会死去。我们知道的,只是世间万物终将消失。总之,“无常”就是“没有常久”之意啊。
满誓用和歌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终将消失,认识到这一点就是“无常观”。
标题图片:PIXTA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版权所有。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请事先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