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奖“大牛”们

鸽子能分辨毕加索和莫奈吗?——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摆脱人类中心主义”

科学 社会

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的授奖对象是那些具有独创性和充满幽默感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日本人共获得了28次奖项,并且从2007年开始连续16年获奖。那些板着面孔、看似令人难以接近的科学家,他们的脑瓜里也许真的充满了“嬉戏之心”。渡边茂(75岁)先生是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在1995年凭借证明鸽子能分辨毕加索和莫奈画作的研究获得“心理学奖”。我们采访了他,探询了嬉戏之心的源泉。

马克•亚伯拉罕斯(Marc Abrahams)先生是美国的一本旨在展示幽默科学研究的杂志的创办人,其于1991年设立了搞笑诺贝尔奖,目的是为了发掘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并将其推广到世界。

在历届获奖者中,有许多著名的“正儿八经”的研究者。庆应义塾大学的名誉教授渡边茂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于2020年获得了“山阶芳麿奖”(由已故山阶芳麿博士设立的,旨在表彰对日本鸟类学研究和鸟类保护活动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以表彰他对鸟类的杰出研究和保护工作。

通过训练鸽子来记住毕加索和莫奈的画风,以后,即便是第一次看到的画作,它们也能够分辨出“这是毕加索”“这是莫奈”。渡边先生一直在研究动物的认知能力,即“比较认知科学”,他因该项研究在1995年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当时,该奖的存在尚不为人所知,在设立后的第二年,即1992年,资生堂研究员因“确定了导致脚臭的化学物质”而成为日本首位获奖者,据说其近10年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获奖。

回答正确就奖以饵料的训练

渡边先生在得知获奖时也毫不在意,他只当作“哈佛学生的玩闹”,也没有参加颁奖仪式。但是,2018年9月在东京举行的“搞笑诺贝尔奖的世界展”上,受邀参展的他欣然亲临展览摊位和讲座,并表示“能一次看到所有获奖者的独特研究,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展览”。

渡边先生这样说时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其实他能想到“鸽子分辨毕加索和莫奈”也是相当独特的。

首先,鸽子被分成两组,然后在屏幕上分别显示10幅毕加索和10幅莫奈的画作。其中一组,如果啄毕加索的画,则给予饵料奖励;如果啄莫奈的画,则不给予饵料奖励。另一组则相反,如果啄莫奈的画,则给予饵料奖励;如果啄毕加索的画,则不给予饵料奖励。重复这种训练约20天后,两组都几乎能正确地识别(辨别)。

训练鸽子时的场景(图片:渡边茂)
训练鸽子时的场景(图片:渡边茂)

为了确保结果准确,他还用其他印象派和立体主义画作进行了测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鸽子识别出了画作的“风格”,而不是特定的画家。

“但也不过如此……”渡边先生说。“因为选择正确的话就可以得到饵料奖励,所以鸽子并不是在享受画作。它们只是将画作与饵料联系起来进行区分”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

这项实验还有后续。即使将莫奈和毕加索的画作变成黑白式样或模糊焦点,鸽子也能识别出来。甚至在将画作分解成拼图碎片并洗牌的实验中,鸽子仍然能够分辨出画作。它们综合各种信息进行识别,而不是依靠特定要素。

“这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相同。并非‘因为鼻子形状相同就是同一家族’这样简单分类”。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在论文《哲学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一个个体是否属于具有某种特征的群体并不能用共同特征来界定,这个概念被命名为“家族相似性”,而鸽子的认知能力与此相似。鸽子的认知结构可以追溯到哲学家的论点,这是多么深奥啊。

渡边先生的好奇心是无止境的。“我真正想做的是‘鸽子是否能分辨出好画和差画’”。

虽然能分辨出“好”和“差”

挑战性研究总是充满考验。关键的“差画”很难获得。“我咨询了一位研究美学的熟人,请其‘把画改成差画’,但对方答复说‘这很困难’。最终,我想到了儿童画”。他去了大学附近的小学,拍摄了大量儿童画作为样本。然后让多人进行了评审,将“差画”定义出来。

用与毕加索和莫奈画作相同的方法进行训练后,鸽子能够以相当高的概率识别“好”和“差”。但是,当画作被拆解并洗牌后,概率急剧降低。

这意味着在“好或差”的分类中,整体形象很重要。

渡边先生说:“我认为鸽子的认知方式中有些与人类非常接近”。尽管这与为了获取饵料有关,鸽子不仅能理解巨匠们的“风格”,而且在儿童画中也理解了好与差。这不是非常人性化吗?

他为了进行这项研究,当时在研究室里饲养了100多只鸽子。这其间遇到的困难层出不穷,比如精心训练后的鸽子逃之夭夭,或者感染了传染病等困难。有一次,从实验动物供应商那里借来的鸽子实验成绩异常出色,后来才发现说混入了已经“经历过实验”的鸽子。

老鼠的“共情”

说起来,渡边先生的头衔是“文学博士(心理学)”。为什么他一直在研究动物的认知能力呢?“如果说场面话,是‘为了了解人类认知的进化,我们必须从动物着手’。但是说真心话,是我非常想研究动物的行为模式”。

在生物学领域,关注微观细节的“分子生物学”越来越成为主流。渡边先生自幼就非常喜欢动物,青年时期的他在求学过程中意识到,如果选择生物学作为职业道路,他将无法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研究,于是进入了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因为那里在进行心理学的动物实验。“我自认为我做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心理学的动物实验最初是在老鼠身上进行的,但老鼠的视力较弱,不适合与人类进行比较。于是,从1950年代开始,鸽子因为视力优越而被开始重用,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训练老鼠时的场景(图片:渡边茂)
训练老鼠时的场景(图片:渡边茂)

顺便说一下,他也对老鼠身上进行了独特的实验。其研究主题是“共情”。

在老鼠的背部聚集着特殊的脂肪细胞,在受到压力时会发热。渡边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特性,他将老鼠困在管子里,调查它们在环境改变时是否会产生热量。

“如果只有一只老鼠被困在管子里,而其他老鼠被允许自由玩耍时,被困的老鼠的背部会产生热量。相反,不仅是一只老鼠,而是把它的同伴也关起来的话,就会减少发热。也就是说,当和同伴在一起时,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变弱。这就是一种共情。”

人类也一样,当周围的人好像很清闲,只有自己在忙碌时,也会感到恼火;但当所有人都在忙碌时,就会产生一种连带意识。老鼠大概也有同样的心情吧。

“摆脱人类中心主义”

渡边先生的好奇心也延伸到了鳗鱼身上。尝试用鳗鱼来研究动物的“空间学习”,他试图探究从陆地河流到大海洋回游,再回到河流的鳗鱼的“记忆奥秘”。

他模仿渔民在河里设置的“鱼梁”将多个容器沉入游泳池中,其中只有一个管道可以潜入,训练它们记住管道的位置。结果表明,“许多动物都具有局部空间学习能力,鳗鱼的记忆方式并不特殊”。一般食用鳗鱼是捞捕海里生育的白口鳗进行养殖。另一方面,完全养殖的鳗鱼天生不知道海洋。未来,他希望研究这两种不同“成长经历”的鳗鱼的大脑结构。

在鸽子、老鼠、鳗鱼、乌鸦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帮助之下,渡边先生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探寻的最终目的地在哪里呢?

与渡边先生很亲的乌鸦(图片:渡边茂)
与渡边先生很亲的乌鸦(图片:渡边茂)

“是‘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正如进化的过程中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所显示的那样,人类并非处于顶端,但不知为何当涉及到心灵问题时,人们往往认为人类处于顶端。但事实并非如此。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线性的序列意识,揭示生物认知能力的多样性。”

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在他追根究底的探究精神背后,是他从孩提时代就一直抱有的对动物的尊重。“研究它们越多,就越谦虚。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为之折服。”

说到这里,渡边先生羞涩地笑了,他的真挚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所打开的大门实在太多了。接下来他会给世人展示哪种动物的哪种能力呢?

采访/文字:滨田奈美、POWER NEWS编辑部
标题图片:POWER NEWS编辑部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幽默 鸽子 毕加索 莫奈 庆应义塾大学 渡边茂 搞笑诺贝尔奖 独创性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