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少子化社会中,“寄养之家”能做些什么?

社会 家庭 财经

日本如今正处于急遽少子化进程之中、新生儿人数已跌破80万。而且,中小学生自杀或不上学的现象增多,儿童谘询所受理的儿童虐待相关案件数亦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目前有一群努力寻求改善儿童环境而奋斗的人,他们的共通点是不区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而采用“我们的孩子”的视角。以下,我们採访了两家实际展现了这种精神的寄养之家,且听他们怎么说。

在日本,因原生家庭无法提供适当的养育环境,必须接受公共机构的保护或教养的孩童大约有4万人。为了尽量让这些孩子们有家庭一般的成长环境,政府一直持续致力于提升寄养家庭的数量。近年来“寄养家庭”的角色备受关注,他们照顾多个寄养儿童,并将抚养作为一项事业来开展,政府尤其期望他们能成为那些有发育和心理障碍的孩子们的寄养所。近年来,年轻世代也开始参与此类企划。

“我绝对不会离开你”

位于埼玉县川口市的“Adachi寄养之家”,现在是4名从小学3年级到中学1年级寄养儿童的家。横田尚志先生(62岁)与和佳子女士(55岁)夫妻俩有15年的寄养家庭经验,同时也是5个亲生孩子的父母,孩子的年纪从13岁到29岁不等。3年前,他们凭借照顾过30名寄养儿童的经验(包含临时性的寄养),开设了自己的儿童寄养之家。

“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比如寄养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以及儿童谘询所的负责人一起帮忙,光凭我们是办不到的”,和佳子说道。横田家不仅是天理教的分会会所,位于自家的教堂以及可以举办烤肉派对的庭院,都开放给寄养家庭各项活动和儿童剧团作为练习场地使用。该地区的大人们会来教导孩子们学习,或是帮忙照看年纪小的孩子。孩子们也会在一起玩,较年长的哥哥姐姐自然而然地会照顾较年幼的弟弟妹妹。

夏天的寄养家庭活动。开心的回忆是孩子们成长的“养分”(图片:南花水木会)
夏天的寄养家庭活动。开心的回忆是孩子们成长的“养分”(图片:南花水木会)

横田家有一名寄养男童出生8个月时就来到这里,现在已经中学一年级了。他与横田最小的亲生女儿相差1岁1个月,是弟弟。由于他患有身心发育问题,从小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横田夫妻俩在他读小学的这六年来,每天轮流接送孩子上下学,并一再帮忙捡拾他从书包里扔出来的课本或文具等。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他们也曾陪同上课过一段时间。

男孩小时候曾经将内心的愤怒和悲伤发泄在养母身上,他说:“为什么你生了姐姐,为什么不生我?”并且把和佳子的手咬到渗血。和佳子在房间放了一张他生母的照片,并告诉他:“我也很想生下你呀,不过你很幸运,拥有两个如此爱你的母亲。”

“孩子们想要听到的是我‘绝对不会离开你’这样的话,我会正视孩子们的心情,直到本人想开为止。”(和佳子)

长男宏人(29岁)为了想更了解弟弟的心情,读研究生时选择了心理学,并且参与了寄养之家的营运。“无论我学习再多理论,当遇到不讲理的状况时也会生气,而且他们会故意讲一些激怒大人的话。不过当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时,他们更像是我的弟弟而非养子。就如同往破了洞的木桶里浇灌爱,即使全都漏掉了,我们也只能继续浇灌。”

长男宏人(右)攻读心理学并参与寄养之家营运,是一个强有力的帮手
长男宏人(右)攻读心理学并参与寄养之家营运,是一个强有力的帮手

要花两、三年的时间才能赢得孩子们的信赖

另一位令人难忘的寄养儿童是一位高中男孩,他是横田家成为寄养家庭后第一位收养的孩子。当时儿童咨询所职员声泪俱下地哭诉道:“若横田先生拒绝的话,这个孩子将无处可去。男孩的生母放弃养育而将他托付给相关机构,他却因频频惹事生非而被好几个机构当皮球踢来踢去。学校也以‘会扰乱团体秩序’为由,不让男孩参加郊游和修学旅行的校外活动,因此他总是待在机构里等大家回来。”和佳子回忆道:“由于没有父母亲照顾,只能按照学校说的去做。他完全没有经历过孩子们应该有的童年生活。”

夫妻俩拼尽全力养育这叛逆的高中生。某天,男孩与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四儿子产生了争执,主因是男孩对和佳子的态度恶劣。男孩骑四儿子身上殴打他,然后冲出家门。儿子们很生气地说:“他的态度那么恶劣,为什么妈妈还默不作声呢?甚至连儿童咨询所的职员也来关心,表示‘如果真的不行就直接告诉我们’。”然而,和佳子却不放弃,她说:“若连我们都撒手不管的话,那这个孩子的人生就完了。”最后,男孩在当时交往对象的劝说下回家了。

此后,男孩失控的频率减少许多,成年后便离开家到外地工作。目前他是自由摄影师,现在仍然时常回“老家”来看看。尚志先生说:“当初他来到我们家的时候,吼着‘我应该相信谁?',直到他完全信赖我们,至少花了两三年。”和佳子说:“当时没有放弃他真是太好了。由于我们是在孩子成长途中才参与他的生活,养育孩子的辛苦说也说不尽,但除此之外,能够成为这个孩子的父母的这种喜悦让我们忘记了诸多艰辛。”

寄养之家于2008年法制化,符合“夫妻两名养育者加一名以上协助者”或“一名养育者加两名以上协助者”的条件即可开设。法人也可以经营寄养业务,但养育者必须以寄养之家为其生活主要居所。虽然寄养孩童人数是5至6名,但由于儿童咨询所经常会有临时监护的委托,因此横田家总会保留一两个空缺以备不时之需。临时监护期间短则数日长则数月不等,在这段时间内,大家在横田家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一起。“对孩子们来说,从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成长是有益无害的”,宏人这么说道。有时也会看到那些被亲生父母虐待的寄养孩童主动向新来的小朋友搭话——你原先在什么样的家庭里?这里可是很安全喔。

家庭成员一起守护寄养孩童的成长

“Adachi寄养之家”成立两年后,在埼玉县南部又成了了一家新的寄养之家。那是一栋位于蕨市住宅区内的三层小楼,名为“南庄”。负责照顾工作的是有28年寄养家庭经验的石井佐智子女士(64岁)与其长男寿纪先生(28岁)。从7月起,退休的丈夫敦先生(65岁)也加入照顾的行列。横田家族十分信赖石井家族,他们也是经常分享经验的寄养家庭好伙伴。

寿纪在一岁半时由石井家合法收养,成为特别养子。一年半后石井家的第二个儿子出生,接着到来的是特别养子的第三个儿子和寄养的第四个儿子。石井家四兄弟的亲生父母亲分别是不同的人。几年前,当石井夫妇在思考设立寄养之家可能性的时候,给予他们强力定心丸的是老三的一席话——这正是寄养家庭的蜕变时刻,机会来临时应该要好好把握,佐智子表示:“我很高兴我们的教养观念受到了积极正面的肯定。”

在两夫妻设立寄养之家之前,他们已经有养育过十多名寄养孩童的经验。旁人总敬佩地表示“一边育儿一边照顾短期寄养孩童真是太了不起了”,不过,其实孩子们也会主动帮忙照顾比自己年幼的寄养儿童。

石井家重视家人间的对话。每天必定分享寄养儿童的养育相关信息
石井家重视家人间的对话。每天必定分享寄养儿童的养育相关信息

寿纪很疼爱这些寄养儿童,孩子们也十分亲近他。念高中的时候,帮小男孩洗澡是他的主要任务,寿纪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道:“有个一岁的孩子每次洗澡都会哭,一周后就开始习惯了,而且玩得很开心。自己也渐渐适应了这个家,深受感动。” 

石井夫妻结婚多年未有小孩,而寿纪则成为石井家期待已久的第一个孩子,他是在祖父母和周围亲人的诸多关爱下长大的。住对面的大婶每次看到寿纪都会喊他,放学后家里还没人回来时,大婶也会让寿纪先留在家里并照顾他。寿纪说:“现在的我已长大成人,且深切体会到年幼时被无条件地爱着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对于那些没有这种经历的孩子们,不论他们年纪多大,我都想帮助他们创造这些回忆。如此一来,当他们未来在面对艰辛或痛苦时,都能够想起在这里的经验。”

寿纪深受家族关爱而长大成人(石井先生提供)
寿纪深受家族关爱而长大成人(石井先生提供)

石井家的三名成员相信“孩子要在家庭和社区中成长”。夫妻俩积极地承接下各种与儿童相关的职务,如青少年运动社团、家长会、寄养家庭协会成员等。也有新手寄养家庭与从民间机构收养孩子的父母陆续来拜访佐智子,向她请益育儿方面的建议。石井敦表示:“不论是寄养家庭也好、亲生家庭也罢,都不应该独自面对教养问题,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大家共同来养育孩子。”

“从公共机构到家庭”寄养之家的课题

长期以来,日本的社会养护都是以婴幼儿之家和儿童之家等公共机构为主。日本政府于2016年儿童福利法修正案中,改以家庭养护为优先,地方政府亦致力于提升民众对寄养家庭的认识,以增加寄养家庭的数量。2011年底寄养家庭委託率约为13.5%,到2020年底时上升至22.8%,寄养之家的数量亦呈现倍数成长,从2013年10月的218个增加到2020年底的427个。生活在寄养之家的孩子们约占寄养儿童的两成。

整个大环境对政策效果有高度期待的同时,也面临到其他的挑战。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20年调查显示,在这些被委托照顾的孩童中,个案为身心障碍的比例分别为寄养之家46%、寄养家庭24%、儿童之家36%,而个案为遭受虐待者有38%在寄养家庭,对比寄养之家过半数的53%,凸显了寄养需求较高的孩子们大多是託付给了寄养之家的现况。

法令颁布当时的厚生劳动省负责课长藤井康弘先生,他本身也有经营寄养家庭的经验,照顾过十多位孩童,他说:“成立寄养之家旨在提供寄养父母强而有力的支持及扩大家庭照顾的范围,我们没有料想到拥有艰难处境的孩童会增加。若只是凭借养育亲生孩子的经验,往往无法解决那些有发育和心理障碍孩子们的困难。我们必须提升专业度、并且制定一套能够支援寄养家庭的制度,否则家庭养育的理想将难以实现。”

藤井先生同时也担任日本财团的寄养之家制度研究小组委员一职,他认为,尽管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在亲生父母、寄养家庭父母、寄养之家负责人身上,但是邻近地区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任务。照顾孩子们需要成年人同心协力。该研究小组于2020年10月将寄养之家的委托人数由“5至6人”调整为“4至6人”,并提议运用托育中心或育儿照顾机构等社会资源,相互合作,由各地区来建构一套完善且具高品质的养育制度。

编辑合作:POWER NEWS编辑部
标题图片:PIXTA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儿童 孩子 日本财团 中小学生 儿童虐待 超少子化 寄养 社会资源 养育制度 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