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文化考(1):茶馆和喫茶店

文化 社会

这个专栏,将以“日中文化考”为题,通过笔者的所见所闻,从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谈谈中国的文化及其与日本的异同。 首篇和大家一起去看看中国的茶馆和日本的喫(chī)茶店。

遇见茶艺馆

正如日语中把司空见惯、家常便饭之事叫做“日常茶饭事”一样,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茶。笔者原本就喜欢喝茶,而被中国茶文化所深深吸引,源自台湾南部城市高雄的一家“茶艺馆”,那是在1988年11月的事情。

身着红色中国服装、外披一件白色对襟毛衣的年轻女性,礼法优雅手艺娴熟地为笔者沏上馨香扑鼻的乌龙茶。砖造的茶馆里,布置着上等雅致的家具,墙上还挂着镶框的书法作品。时间在这里缓慢流淌,让人有一种心灵受到洗涤般的感受。茶艺馆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空间。

中国茶馆的历史

中国的茶馆历史悠久。唐玄宗开元年间就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宋朝时已经十分繁荣,茶馆的称谓也很多,比如“茶坊”“茶楼”等。据说,当时的茶馆是像文人墨客聚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沙龙”一样的地方。

清朝末期,成都和杭州等地茶馆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私营企业在改造中消失,茶馆也都变成了国营单位。文化大革命时期,上茶馆被视作“小资产阶级作风”而受到批判,中国大陆的多数茶馆一时间都不见了踪影。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茶馆才又重新得以复生。

而在台湾,70年代推出了“台湾茶艺”这种新的泡茶品茶礼法。把泡在茶壶里的乌龙茶倒入圆筒型“茶盅”容器中,先闻茶香,再将其分斟入小茶杯中饮用……。80年代前后,提供这种服务的茶艺馆在台湾急剧增加。其背景原因,被认为是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到来了余裕和闲暇,民主化也得到了进步。 

在大陆,有名的则是1988年在北京的前门开业的“老舍茶馆”。已故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世界政要也曾在此享受了品茶之乐。而且,现在每年仍有数万外国游客来此喝茶。

北京从90年代开始茶馆不断增加。虽然北京人喜欢随身带着茉莉花茶喝,但也出现了以台湾茶艺方式提供乌龙茶的茶馆,其中第一家,据说就是1994年在东城区开业的“五福茶艺馆”。

从20世纪末(1996~1999年)到21世纪初(2002~2004年),笔者作为驻外记者,先后在北京生活了5年,其间,就经常上茶馆喝茶。

茶馆巡旅

成都茶馆内景(左)茶艺表演(右)
昆明一家茶馆的内景(左) 成都一家茶馆的茶艺表演(右)

从2004年1月28日至2月4日的8天时间里,笔者在中国各地做了一次茶馆探访之旅。从北京飞往厦门、重庆、昆明、成都,走访了20多家茶馆等与茶有关的设施。

福建省以半发酵茶“乌龙茶”的主要产地而闻名。笔者在濒临台湾海峡的厦门采访了开业于2003年3月的“山水茗茶馆”。茶馆的老板据说是17世纪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的英雄人物之一施琅将军的子孙。提起开业的动机,她说:“我想将茶馆办成当地画家和书法家等文化人士聚会的沙龙一样的地方,为顾客提供文化享受。”

拥有3千万人口的中国最大直辖市重庆,这里的茶馆也给笔者留下了深深的回忆。在重庆的西部,位于长江支流岸边,有一条从宋代延续下来的老街“磁器口”,过去曾是陶瓷器生产、发货的据点。那里重现了明清时代的街景,石板路的两旁有许多挂着“茶馆”招牌的店家,里面聚集了许多当地的老人。

云南省的省会昆明是一个四季常春的高原城市,有“春城”之称。不愧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云南说”, 茶馆在昆明也是遍地开花。笔者探访了翠湖公园里的茶馆“绿湖春茶艺”和1958年开业、位于花鸟市场边上的国营“老茶馆”等。虽说云南人喜欢喝绿茶,但他们也喝云南特产的一种黑茶,即后发酵茶“普洱茶”。

据说,四川省省会成都的茶馆数量居中国之最,甚至“改天我请你喝茶”这句话都已成了日常问候语,喝茶可谓是每天的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成都市内的“顺兴老茶馆”,笔者遇到一位获得国家茶艺师资格证的“茶博士”,身穿白色工作服,为顾客们表演精湛的茶技。他高高举起长嘴壶,将开水一气注入桌上的茶碗里。滚烫的热水看上去宛如一条笔直透明的丝线。

在成都,无论是朋友聚会、商谈生意,还是男女约会,都会选择茶馆。主要用来洽谈商务的所谓“商务茶楼”风靡一时。

日本的喫茶店在减少

东京神保町LADRIO咖啡店外排队等待的客人们
东京神保町LADRIO咖啡店外排队等待的客人们 

最近,提供中国茶的专业正宗茶馆,在日本也不断增加,另外还有介绍中国茶馆的书也不断问世。但是,日本最常见的还是以提供咖啡和红茶为主的“喫茶店”。

日本在15世纪初就出现了做茶水生意的“茶屋”,但日本最早提供咖啡的喫茶店,被认为是1888年在东京上野开业的“可否茶馆”。1911年,在银座开业的“CAFE PAULISTA”创立了日本的咖啡文化,如今仍在银座大街上迎接着四方来客。

在日本,位于东京和大阪之间的大城市名古屋,以喫茶店之多而闻名。还有统计显示,名古屋人花在喫茶店的钱是日本全国平均值的2倍。和成都人经常去茶馆一样,名古屋人平时也常去喫茶店。笔者在名古屋生活过6年半,那时几乎天天都去造访各种喫茶店。 

名古屋的喫茶店文化中,最具特征的是“早餐”。在早餐时间,你只需花一杯咖啡的价钱,就能吃到附送的吐司和蔬菜沙拉。比如,在一家有名的连锁喫茶店的总店,从开门到上午11点,点一杯420日元的拼配咖啡(Blend coffee),店家就会外送你刚出炉的吐司和水煮蛋。早饭不在家里吃,而是在上班前去喫茶店吃的情况,在名古屋人当中并不少见。

随着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喫茶店的数量也随之上升。据总务省统计局统计,1966年日本全国喫茶店总数为27026家,1975年超过9万家,1981年更是达到了154630家。但是,之后就开始出现减少的倾向。2014年跌破了7万家,而且最新统计的数据也显示,目前还不及巅峰时的一半。虽然大规模的连锁店在不断增加,但私人经营的店铺大幅度减少。

即便如此,独具特色的喫茶店,人气牢不可撼。以世界最大规模的旧书店街著称的东京神田神保町,就有许多老字号喫茶店。其中有一家叫“LADRIO”,它与新中国同龄,即创业于1949年,因最早在日本提供“维也纳咖啡”而闻名。笔者从学生时代起就是这里的常客。今年春节放假期间,“LADRIO”店外排队等待的客人中,还出现了中国游客的身影。

标题图片:米田咖啡馆的早咖啡及附送的土司和鸡蛋
文中图片:作者提供

中国 茶馆 茶歇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