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武藏及其《五轮书》所展现的兵法思想

社会 文化

江户初期的剑术大师宫本武藏,一生经历了60多场生死决斗,未尝一次败绩。其晚年撰写的《五轮书》被誉为剑术理论著作的扛鼎之作。让我们通过史实来了解真实的宫本武藏吧。

由于《五轮书》和吉川英治所著小说《宫本武藏》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宫本武藏在国外也很有名气。但是,小说、电影和漫画等作品中所表现的浪迹江湖的武士和比剑决斗的剑豪形象,其实是根据武藏逝世130年后所写的一本传记(*1)虚构而成的。这里我首先要介绍的是通过学术研究再现的真实的武藏,继而根据《五轮书》5卷的内容来阐述武藏的思想。

生活在战国末期到江户初期的武士

宫本武藏年轻时就撰写过剑术理论著作,经两次改写,于晚年完成了《五轮书》的编写。至今留存在世的有两封他寄给大名的亲笔书信,十多幅确定无误为其本人绘制的水墨画,及其亲手制作的木刀和刀镡(护手)等物品。此外,还有其养子和弟子的记述资料,以及与其有关的藩国史料。通过综合研究这些资料,武藏的一生便大致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宫本武藏生于1582年,逝于1645年。他出生在日本各地经过连年混战即将迎来全国统一的时代,他去世时,江户幕府已经建立并逐步稳固。他的人生可以划分成四个时期,这四个阶段也和日本社会的剧烈变动紧密相连。因此,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四个阶段如下所示。

Ⅰ.20岁以前的修炼期。日本社会逐渐统一,近代国家秩序形成。

Ⅱ.21岁前往京都,直至29岁,武士修行期。关原之战后,德川幕府诞生,与丰臣旧势力之间争斗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Ⅲ.30岁至59岁,作为藩国大名的门客,潜心探究兵法之道。这一时期,其养子伊织成为家老(藩国重臣——译注)。经过大坂之阵,日本战国时代的混战结束,幕藩体制确立。

Ⅳ.60岁之后,写下了概括其一生思想的《五轮书》。没有经历过战国混战的年轻将军和大名与前代实现了世代交替。

终生践行“武士之道”

宫本武藏在《五轮书》中自称是“出生于播磨国的武士”。根据其养子伊织留下的资料,宫本武藏虽然出生于姬路城附近的播磨国武士家庭,但在日本统一过程中家道中落,因此他在少年时期过继给冈山的武士宫本无二斋当养子。无二斋是一位武艺家,曾被室町将军赐名号“天下无双”。在无二斋的身边,武藏从少年时期开始苦练剑术。13岁时,他首次在决斗中打败了有名的武艺家。

1600年关原之战后,21岁的宫本武藏来到京都,与来自各地的兵法家交锋并获胜。通过研究发现,武藏在24岁时就写下了列有28条内容的剑术著作《兵道镜》,自称“天下第一”,开创了“圆明流”。之后,武藏到全国各地修行武艺,29岁前经历过60多场生死决斗,据说无一败绩。最后的决斗对手是有名的佐佐木小次郎。后人编造了武藏以故意迟到的诡计取胜的故事,但其实他们是同时在无人岛会合的。面对小次郎使用三尺多长的武士刀,武藏用比对手武士刀更长的大木刀将其击倒。

进入而立之年后,宫本武藏开始追求“更加深奥的道理”,50岁时实现道之大成,写下了《五轮书》。对这期间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资料记录了1615年,34岁的武藏在大坂夏之阵中加入德川一方大名的麾下作战。两年后,他来到姬路城,成为姬路藩的门客。作为门客而非家臣,他有一定的自由,主要教导藩主的嫡子修习剑术。这一时期,武藏开始研究剑术理论,也开始画水墨画。

《宫本武藏坐像》(熊本县立美术馆藏)。绘于江户时代,作者不详
《宫本武藏坐像》(熊本县立美术馆藏)。绘于江户时代,作者不详

宫本武藏创作的水墨画《枯木鸣鵙图》(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藏)。武藏在《五轮书》中记述,研习书画等各项技艺也是修炼兵法的手段
宫本武藏创作的水墨画《枯木鸣鵙图》(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藏)。武藏在《五轮书》中记述,研习书画等各项技艺也是修炼兵法的手段

9年后,姬路藩主的嫡子病死,武藏举荐养子伊织出仕曾合作建设城下町的邻藩明石藩,自己也成为该藩的门客。5年后,20岁的伊织成为明石藩的家老,他的前途和养父武藏的功劳是分不开的。第二年,明石藩的领地转移至九州的小仓,武藏等人也迁居至小仓。5年后,九州岛原发生了大规模叛乱,九州各藩被动员起来参与平叛。伊织作为小仓藩的军队指挥官表现突出,后来成为小仓藩的首席家老。

1640年,59岁的武藏成为九州熊本藩的门客。第二年,他向藩主献上了35条内容的剑术论著,但第二个月藩主就去世了。两年后,武藏开始为年轻的藩主和家老们撰写《五轮书》。一年半之后,武藏在去世前一周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五轮书》是武藏一生的集大成之作,讲述了以剑术修炼为核心的武士生存之道。

(*1) ^ 丰田景英所著《二天记》(1776年)。二天是宫本武藏的号,该书采用传记体裁,详细描写了严流岛决斗。但通过分析书中叙述的内容可以断定,该书选取了此前的民间传说或逸闻趣事的著名场景加以改写,是一部虚构作品。

追求世间常理

《五轮书》把兵法之道分为地、水、火、风、空五卷(即五轮)进行系统阐述。

“地之卷”主要阐明武士之道的框架。

武士群体里,既有作为个体的一个个武士,也有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要通过磨练剑术理解作战方式,并思考如何将之运用于战斗中。要勤于练习,这样才能不管身处何地都能发挥作用。武士通常携带两把刀,考虑到要在战斗中作战,可手持两把刀进行练习。除了剑以外,还要了解长枪、长刀、弓箭、火枪的特性,以便有效战斗。大将要善于判断下属的实力,合理配置,量才适用。践行武士之道的根基在于摒除邪念,不断修练。要广泛涉猎各项技艺,拓宽视野,了解各种职业之道和社会现象,辨别诸事得失,自主作出判断。洞悉不能为肉眼所见之处,同时注意细节琐事。不做无用之事,专注于自身的修炼之道。这些教诲在所有道的追求上恐怕都是相通的。

“水之卷”论述的是核心的剑术理论。

首先论述了术的基础,即心态、身姿、眼神,要在日常生活中磨练自己,以便能即刻做出反应。太刀(刃身长2尺以上的弯刀——译注)分为上中下段和左右两翼五种攻击方位,要采用容易斩杀敌人的方位。要在身姿上追求最容易挥动起来斩杀对手的“太刀之道”。为了磨练这种感觉,需要练习这五种方位的运刀姿势。练习不能拘泥于固有程式,每次都要摆出最容易斩杀敌人的姿势,磨练自己对“太刀之道”更加良好的感觉。秉承“今日超越昨日之我,明日险胜,而后大获全胜”之信念勤练不辍,“以千日练习为锻,以万日练习为练”。为了掌握更精湛的技法而每天练习,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方为“锻炼”。

“火之卷”论述的是作战方式的理论。

首先要准确把握战斗场上的光线方向、立足点、障碍物等情况,战斗中尽量使这些条件于我有利、于敌不利。要了解敌人,使其优势不得发挥,攻其弱点。不给敌人出招的机会,看透敌人的意图,摆出随时反击的架势,让敌人无法发动攻势。诱敌出招,将计就计击败对手。同时在心理上要让敌人感到焦虑,使之迷惑、动摇,抓住敌人心理崩溃的瞬间进攻,从而取胜。和多人战斗时,要掌握主动权,积极出击,攻击多名敌人站位密集之处。如果两次进攻无效,第三次则改变进攻方式。胆大心细地进攻,不要疏忽大意,直至最终取得胜利。

“风之卷”批评其他流派的谬误,重申正确的理论。

追求无论何时皆通用之理。不要拘泥于姿势或具体的动作,采取当前对敌最有效的姿势,遵循“太刀之道”并灵活运用。勿信秘传,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方法,采取学习者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式进行教学。考虑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引导其走上正确的修习之道,摒弃其自身的陋习和成见,学习者自然会领悟到武士真正的生存之道,达到心无旁骛之境地。这就是武藏自身的教学方法。

“空之卷”描述道的修炼方法及其终极形态。

各种谬误都源自成见,所以重要的是时常以“空”为鉴,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懈地追求更精湛的技法,与此同时不断磨练自己的身心,最终达到毫无阴霾与困惑的清澈空明之境。这才是“真正的空”。

武藏年轻时在生死决斗的实战中一路胜出,同时他也在追求世间更加普遍的常理,不断探究普遍适用于所有事物的高效、合理的状态。他穷尽道之极致而遗留后世的《五轮书》,基于具体修习剑术的心得,揭示了武士真实的生活面貌,直到近400年后的今天,它仍向我们传播着武士道的精髓。

标题图片:嫡传弟子摹写的五卷本《五轮书》(武藏亲笔书写的原稿已下落不明)(永青文库藏)

武士道 历史 日本史 武士 伟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