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山城:利用了山岳地形的土建防御设施
历史 文化 生活与旅游-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日本列岛上大约有三四万座城堡遗迹。这么多城堡都建于14世纪上半叶至17世纪上半叶大约三百年的时间里,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不寻常的。其间,日本战国时代(1467年-1615年——译注)堪称“大筑城时代”。
说起日本的“城堡”,大部分人会联想起白色的天守阁、高耸的石垣和水量丰盈的护城河。这种形态的城堡始于1576年(天正四年)织田信长修建的安土城。而日本战国时代的城堡和现代人印象中的完全不同,大部分是利用山岳地形修筑的防御设施。
削山填壑,修建土木工程
当时的山城为二元结构,包括为最终决战而建的诘城“山城”和建在山脚下供平时生活的“居馆”。也就是说,山城并不是用来住的。福井县的一乘谷朝仓氏遗迹作为越前战国大名朝仓氏的居馆而闻名天下,它就是建在山脚下的居馆。鲜为人知的是,居馆背后那座山的山顶上曾经建有规模巨大的山城。
削山填壑而建的山城是诘城,战时退守的最后一个据点。削掉山顶,修整成平地“曲轮”;像用巨大砍刀砍断一样,在山脊上砍挖出壕沟“堀切”;再用削、挖出来的土堆筑作战工事“土垒”。顾名思义,“城”真的是用“土”建“成”的。日本战国时代的山城不是建筑物,而是土木工程。
下面我们来看看山城的防御设施。曲轮在日语里也写作“郭”,是用来驻屯士兵的,里面只有两三栋小型掘立柱建筑(*1)。曲轮四周堆筑着土墙“土垒”。土垒的前部和四个角被堆筑成宽大的台子,台子上搭建箭楼“橹”。当然,此时的橹也并非近世城郭那种厚墙叠瓦的多层建筑,而只是用四根柱子撑起来的简易箭塔“井楼橹”。
如果山城修筑于丘陵顶上,为了阻断敌人从背后山脊发起进攻,人们掘地凿出壕沟“堀切”,形成一道防线。多数情况下只挖一条,也有挖凿多重壕沟的情况。
战国时代山城的构造中,还有一类防御设施不容忽视,那就是“切岸”。切岸是指曲轮四周陡峭的斜坡,它并非天然的,而是人工修建的。作为防御工事,修筑山城时要花心思研究如何阻止敌人攀爬上来,因此切岸比曲轮、堀切、土垒更加重要。比如鹿儿岛县的知览城和志布志城等,就是在白砂台地的边缘削建出近乎垂直于地面的切岸,并且高度超过20米,攀爬上去的可能性极低。
想方设法加强防御功能
前面介绍了山城的基本构造,到了战国时代后半期,人们增加了一些应用型设施,进一步巩固了山城的防御功能。土垒不再是简单地绕曲轮一周,垒壁有了曲折变化,这被称为“折”。在那之前,人们只能正面迎击敌人,而有了凹凸曲折的土垒,就能在凸出的部位从侧面放箭射击。这被称为“横矢”,往往在敌人攻入城堡的出入口“虎口”时发挥作用。
虎口的结构也多种多样。对于城堡来说,出入口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成为敌人进犯的入口。因此人们想方设法阻挡敌人轻易闯入。早期的虎口是“平虎口”,就是简单地在土垒上开一个口子,但这样敌人也能径直进入曲轮。于是,人们设计出“交错虎口”,就是在虎口两侧交错修建土垒,避免敌人长驱直入。
虎口进一步演化,人们在虎口靠城内一侧用土垒区隔出方形空地,形成了“桝形虎口”。这样可以把敌人包围住,从三个方向放箭射击。这被后来的近世城郭所沿用,于是现在我们能在众多城郭遗址看到这种桝形虎口结构。
人们还在虎口前面修建了防御阵地,用横堀围出一小块半圆形的曲轮,并在两侧架设土桥,是为“丸马出”。武田氏和德川氏都采用了这种结构,静冈县诹访原城外堀虎口前面建的就都是丸马出。此外还有方形的曲轮,是为“角马出”,多见于北条氏和关东地区的城堡中。
日本战国时代,堀也得到了发展,其中引人关注的是“亩状竖堀群”,一种在切岸处连续挖数条竖堀的防御设施,其目的应该是防止敌人在斜坡上移动。福冈县长野城四周布满近200条竖堀,这个亩状竖堀群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人们还在横堀底部设置土堆,用于阻止敌人在壕沟内移动,是为“堀内障碍”。堆起亩状土堆的叫作“亩堀”,像纸拉门木框那样把底部划分成井字形的叫作“堀障子”,这两种结构多见于北条氏的城堡。1587年(天正十五年)左右,北条氏为抵抗丰臣秀吉大军而修建的静冈县山中城,横堀里就挖建了充足的亩堀和堀障子。
开始出现有石垣和居住设施的山城
进入16世纪以后,从长野县松本周边、岐阜县、滋贺县、兵库县西部到冈山县东部、九州北部等地,开始出现修筑石垣的山城。不过,彼时石垣只用于城内部分区域,高度也不到四米。到了16世纪中期,滋贺县观音寺城已经全域采用石垣,并且使用了大量长度超过一米的石材。经认定,其中还有超过五米高的石垣。人们认为,观音寺城的石垣运用了金刚轮寺等寺社的营建技术。
在战国大名中,三好长庆积极地采用石垣来建造城堡。他改建大阪府芥川山城时,就用巨大石材沿山谷(山脊与山脊之间)筑起石垣;大阪府的饭盛城几乎整座城都是用石垣修筑的。胸怀一统天下大志的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将石垣用于修筑居城,这一点耐人寻味。
关于三好长庆的居城,山脚下并没有发现适合作为居馆的地方,而山上则有居住空间。芥川山城的挖掘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人们从山顶本丸(内城——译注)发现了居住设施的地基。到了战国时代后半期,大名级别的居城已经从诘城和居馆的二元结构,变成山城里也有居住空间了,估计是供家人居住的。通过挖掘调查,滋贺县的小谷城和观音寺城都发现了相当于会场的大型建筑地基。
很多人说参观山城遗址,什么都看不到。其实曲轮、土垒、堀切等防御设施遗迹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在山中信步,寻访这些遗构,可以亲身感受战国时代的气息,没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了。希望大家身临城堡遗址,亲眼验证一下,你应该能看到城堡主人曾经统辖过的村落、领地、骨干道路、河流、港湾,乃至敌方山城,等等。而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述说山城所见证过的历史。
标题图片:静冈县山中城遗址留存着堀障子(PIXTA)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1) ^ 不打地基,将柱子直接埋在地里搭建起来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