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研究告诉你,“卡哇伊”到底是怎么回事 ?

科学 文化

与时装和卡通商品联系到一起的“卡哇伊”作为日本独特的流行文化备受瞩目。但是“卡哇伊”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感,却很难解释清楚。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这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背后的机制,笔者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

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卡哇伊”

“卡哇伊”(日语“可爱”的音译——译注)是现代日本人最常用的词语之一。不仅是对小动物和小宝宝,也会用于服装、室内装修、小点心等事物,是一种让人不由得心生喜悦、欢快雀跃的感觉。但是“卡哇伊”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感? “卡哇伊”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这些却很难解释清楚。

一般认为,日本关注“卡哇伊”的文化是从上世纪70年代的年轻女性开始的。当时很多成年人感叹年轻人词汇贫乏,面对任何事物,年轻人都大呼“卡哇伊!”。不过当这代人走上社会,成为日本社会的主力后,与时装和卡通商品相连的“卡哇伊”,就开始作为日本独特的流行文化而受到瞩目。据说扮演动漫和游戏人物的COSPLAY盛典进军国外之后,日本的“卡哇伊”就变成了世界的“kawaii”了。

听到自己国家的文化被外国人善意地接受,自尊心忍不住就要膨胀起来。只可惜,“kawaii”这个词语在国外并不是那么有名。况且“kawaii”在日本还有“kawa-EE”这种把“E”拖长的发音方式,这就更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外国人说“Kawai”时的发音一般都很像“Hawaii(夏威夷)”。

“卡哇伊”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么给外国人讲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呢?“卡哇伊”跟“cute”是一回事吗?日本人不太习惯用语言有条理性地进行说明,而是更注重自己的所见所闻、体验和感受。很多情况下,人们在解释“卡哇伊”时只是举几个例子,让对方大致明白就完事了。不过,如果希望“卡哇伊”作为发源于日本的流行文化被全世界所了解,那就最好用语言好好地对“卡哇伊”进行一番解释。

要想解读复杂的现象并向更多的人进行说明,则需要科学的助力。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用数据揭示人类心理和行为一般规律的科学。我大概从10年前就开始基于实验心理学理论对“卡哇伊”进行研究。我在最近出版的一本书《“卡哇伊”的力量:通过实验探明心理机制》(化学同人)里,对这项研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介绍。关于“卡哇伊”的文化研究,目前已有多部著作问世,但从科学视角进行系统性探讨的专著,我这本书是全球首创。

如果想从“卡哇伊”的对象属性切入,那么很快就会走进死胡同。因为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外。有时候同一个对象,有人觉得可爱,有人却完全感受不到可爱之处。于是我试着改变了思路。即便能让人感到“卡哇伊”的对象形形色色数不胜数,但产生“卡哇伊”这种感受的人恐怕都有相似的心理状态,否则人们也没法用“卡哇伊”这个词语来进行交流。我的思路是,把焦点转向产生“卡哇伊”这种感受时的心理,就可以从实验心理学的视角对这个题目进行研究了。

具有多样性,不适用此前的学说

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兹(*1)在1943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人类具有一种本能的倾向,会认为某种身体形状很可爱。他认为,如果具备某些特征,诸如头相对于身体显得大、额头宽且向前凸起、一双大眼睛长在脸的下半部分,那么对象无论是不是有生命,都会给人以可爱的感觉。这种心理机制被称作“婴儿图式(baby schema)”。

到了60年代,婴儿图式的实证研究开始进行,基于洛伦兹的直觉而提出的假说得到了实验的验证。因为这个学说的理论简单易懂,所以很快就被大众所熟知。

然而日语的“卡哇伊”也会用在跟婴儿图式无关的事物上,比如时装或小点心之类。不仅如此,还衍生出了一些奇特的复合词,比如“kimoi(恶心)”和“Kawaii”组合成“Kimokawaii(脏萌)”,“Busaiku(丑)”和“Kawaii”组合成“Busakawaii(丑萌)”。这些用婴儿图式理论无法解释的多种多样的“卡哇伊”,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说明呢?我以此为出发点开始了研究工作。

通过开展以日本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 “卡哇伊”跟“Osanai(幼小)”不是一个概念
  • 比起“养育”或“保护”,更贴切的心情是想接近并与对方呆在一起(产生接近动机)

比如“笑脸”,就不能评价为“Osanai(幼小)”,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觉得可爱。而且通过记录面部表情肌的肌电活动得知,看到可爱的事物后,被试者会在一秒钟之内露出笑容。一个人看到可爱的事物后展露笑容,而他的笑容又会让周围的人觉得可爱,不由得也露出笑容。可以认为,“卡哇伊”这种情感正是这样在社会场景中扩散开来,并呈螺旋状不断增强。我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卡哇伊螺旋”。

(*1) ^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促进社会交流的积极情感

“卡哇伊”在日本如此流行,肯定是有其原因的。因为人类的行为如果得不到某种回报,则很难持续下去。根据以往发表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知,在接触到可爱的事物之后,人类会产生下列各种心理状态或行为。

  • 注意力被吸引
  • 想要一直盯着看
  • 行为会变得小心翼翼
  • 会去注意细节
  • 想要握紧
  • 将其拟人化
  • 想要照顾
  • 想要提供帮助
  • 不会拒绝求助
  • 想要宠爱自己
  • 被治愈 

引发笑容、让人想要靠近,“卡哇伊”的这个特性可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场景。比如走进日本的工程现场,就能看到设计成可爱的小动物形状的路障,还有卡通形象的建筑工人深鞠躬致歉的标牌,人们的心情也会随之平静下来。此外,各家企业和政府机构都在设计各自的吉祥物,即所谓“Yuru Chara(呆萌吉祥物)”,努力拉近与目标群体之间的距离。这些尝试以往都是依靠经验进行的,从科学的角度应该可以对上述“卡哇伊”情感的效果加以验证。

“卡哇伊”让人心情愉快并产生接近对方的动机,是一种促进社会交流的情感。可以认为,既然是一种情感,那么其背后自然就有生物学的基础,是一种不因文化而改变的人类普遍具有的特性。日本有接纳这类情感的社会基础,也有认同其价值的风土,所以才在全球率先诞生并发展了“卡哇伊”文化吧。对这种情感产生共鸣的人,估计在国外也大有人在。

在各种价值观并存的全球社会,渴望社会交流的积极情感“卡哇伊”,其意义应该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日本的“卡哇伊”是一种情感,而英语的“cute/cuteness”表示的是对象的属性。“卡哇伊”是感受,而“cute”是感知。“cute”有婴儿图式这样的正确答案,但“卡哇伊”却没有正确答案。是否觉得某个对象“卡哇伊”,是由该对象与自己的相关性决定的,因此因人而异,也因情况而异。“卡哇伊”是自己去发现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的。

我们也没必要把日本的“卡哇伊文化”原封不动地推广到全世界。作为“卡哇伊”的发达国家,日本的任务是通过数据表明“卡哇伊”这种情感是存在的,并且它还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然后,我们只要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哇卡伊”就可以了。

标题图片:各种“卡哇伊”(笔者提供)

流行文化 科学 研究 可爱 卡哇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