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于恐怖袭击事件的《忠臣藏》,何以如此俘获日本人的心?

文化 娱乐 历史

《忠臣藏》的故事情节源自元禄时代(1688年-1704年)实际发生的一次恐怖袭击事件,它不仅是歌舞伎及人形净瑠璃等传统戏剧中的保留剧目,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诞生出许多大热作品。这出复仇剧,为何让日本人如此着迷呢?

改变时代设定,将袭击事件搬上舞台

1702年(元禄15年)12月14日凌晨,47名播州赤穗的浪人(流浪武士)袭击了位于江户本所(今东京墨田区)吉良义央(因其官名“上野介”而常称之为吉良上野介)的宅邸,杀死了吉良和他的28名家臣。此事件发生后,在当时的江户人中引起一片哗然。这也难怪,因为自幕府在江户设立以来的大约百年间,一直可谓是天下太平。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竟然发生了武装浪人军团袭击德川家家臣宅邸的事件,若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大规模恐怖袭击了。

前一年的3月,赤穗藩藩主浅野长矩(因其官名“内匠头”而常称之为浅野内匠头)在江户城砍伤吉良,后来浅野被命切腹,赤穗藩遭到废藩。吉良乃是江户城里礼法规矩的教导者,浅野曾屡次受到吉良的愚弄,或被欺骗或被辱骂等等,也就是如今所谓的职权骚扰。浅野因无法忍受这样的欺弄而拔刀相向。

关于个中原因,众说纷纭。例如浅野交的指导费(学费)太少、在制盐方法上发生了纠纷、浅野不愿让吉良观赏自己珍藏的画轴等,也有说是女色或男色问题,但真相不详。赤穗藩遭到废藩,浅野家的旧家臣大石良雄(通称大石内藏助)等47人为了替主子报仇雪恨,袭击了吉良宅邸。这种替主人复仇的浪人们的行为,被人们赞誉为武士道的典范。

此事件在发生12天后就被改编成歌舞伎节目搬上了舞台。在那个没有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的年代,人们想知道事件的真相,剧团便以戏剧的形式演绎给大家看。由于真相不得而知,作者便驱使想象力,创造出了生动有趣的情节。然而,三天后,该剧被禁。虽然广大民众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大规模的复仇行动,但幕府并不希望这起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袭击事件越传越广。通过控制媒体来掩盖丑闻,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当权者的常套手段。

后来,以赤穗事件为主题的故事继续上演,只是时代设定改成了鎌仓时代或室町时代。接着,在事件发生47年后,也就是1748年,人形净瑠璃上演了《假名手本忠臣藏》,这是一出共有11段、演出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大型剧目,并且成为了净瑠璃与歌舞伎中的保留剧目。

毕竟都过了半世纪,可能是当权者也不再严格管制了吧。即使如此,剧中事件发生的年代依旧被修改成14世纪《太平记》的时代;而在出场人物中,吉良上野介被改名为高师直,浅野内匠头也成了塩冶判官。但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个故事是改编自元禄时代的赤穗事件。主角大星由良之助其实就是大石内藏助,正因为是讲述忠义家臣“内藏助”的故事,剧名才取为《忠臣藏》。

《假名手本忠臣藏》屡屡搬上传统戏剧歌舞伎与人形净瑠璃的舞台,即使遇到票房不佳,但只要上演这个节目,就一定能招揽观众,因此在歌舞伎的世界里,这出戏被比喻为万灵药“独参汤”。其后,不只是歌舞伎,诸如小说、讲谈(说书)、浪曲(说唱艺术的一种)、音曲(传统音乐)、电影、电视剧、歌谣曲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以《忠臣藏》为题材的作品,并吸引了大量观众。

日本人至爱的普遍主题

为何《忠臣藏》会如此受欢迎呢?原因之一也许是因为它描绘了武士道的美学,戏里出现了许多日本人喜好的主题。

其一,是“判官赑屃”,也就是不论是非对错,都同情偏袒弱者。这里的执法者“判官”,指的是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将源义经。他虽然是讨伐平家行动中的最大功臣,却因为与兄长源赖朝不睦而被追杀,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日本人往往倾向于支持这种悲剧主角。《忠臣藏》巧妙地激发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剧中浅野被吉良欺负的场面以及赤穗浪人所经历的磨难,都令观众对一味忍耐的浪人产生共鸣,从而支持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最后浪人成功斩杀吉良,也带来了艰辛忍耐终于得到回报的成就感。这就是“判官赑屃”式的感动。即使是在现代,这种为奋斗的弱者加油打气的心理也是凡人皆有的。

其二,是“团体战”。剧中的主角并不是孤立于世的英雄。弱者集结起来成为强大的力量,正是日本人的所好。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特别喜欢团队合作,诸如橄榄球、棒球这类运动自不在话下,动画与游戏里,集结伙伴力量与敌人战斗的故事也相当受小孩子们的喜爱。在电视剧里也是如此,不仅仅是英雄,成功的背后还有无名功臣的努力,这样的故事大受欢迎。《忠臣藏》虽然是以一名浪人为主角的故事,但其背后其实是一个46人的团队。

其三,是“凋零美学”,这也是日本人无法抗拒的套路。浪人们虽然成功斩杀吉良,但故事并没有以圆满美好的结局而收场。浪人最后被幕府命令切腹,他们因为是肇事的罪人而被处以极刑,只不过他们被赋予了身为武士的荣誉。舍身取义,从容赴死,这才是真正的武士。

其四,是“献身”。《忠臣藏》里有许多为这些舍身取义的浪人献身般地付出的女性和部下。

其五,是“惩恶扬善”。在《忠臣藏》这个故事里,吉良被描绘成反派角色,但历史上他其实是个好人,常常骑着他那农耕用的“赤马”视察领地,倾听农民的声音,因此颇受领地三河民众的爱戴,被尊为“赤马老爷”。同时,他在茶道与美术领域也造诣高深,堪称一流文化人。然而,这些都不再重要。故事里描绘的吉良既贪财又好色。反派必须坏得彻底,故事才有意思。不只是吉良,那些未参与袭击行动便逃跑的赤穗浪人,例如从前的“家老”大野知房(通称大野九郎兵卫)也被描绘成狡猾卑鄙的角色,在《假名手本忠臣藏》里还成了倒向敌方吉良的间谍。其实,他可是一个优秀的经济官僚啊……。

类似的主题,不只是日本人,全世界的人应该都会喜欢的吧。

未参与袭击的成员也在故事里登场

赤穗藩约有300名武士,其中参与袭击行动的仅47人,其余250人去了哪里呢?这些人的故事,也是《忠臣藏》人气的秘密。

如前所述,《假名手本忠臣藏》由11段构成,从第1段“大序”到第4段“判官切腹”,相当于故事的序章。

其后的第5段和第6段,便是以未参与袭击的男性角色早野勘平为主角的。勘平是塩冶的家臣,却因为与婢女阿轻幽会,在主人惹出刀伤事件时未能出现在现场。他因耻于自身的不忠,愧而出逃,寄居在阿轻的老家,当了一名猎户。

阿轻察觉勘平有意参与袭击,为主人报仇,便决定卖身妓院,以筹措行动资金。阿轻父亲带着女儿的卖身钱,在回家的夜路上被山贼斧定九郎袭击,不仅钱财遭抢,还被刺杀身亡。

这个定九郎,后来在山里被追赶野猪的勘平误认为是野猪而开枪射死。勘平在黑暗中也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在倒地的男人怀中搜出了包有大笔钱财的钱包。他拿走钱包逃回家中,想用这些钱为主人报仇,转念一想,却怀疑自己开枪误杀的或许就是自己的岳父。他因受不了良心的苛责而剖腹自杀。至此是第5段和第6段的情节,第7段则讲述了卖身祇园的阿轻与大星由良助的故事。

勘平壮志未酬身先死,没有参与到袭击行动中去。被勘平杀死的定九郎本是塩冶家臣,却被身为塩冶家老的父亲斧九太夫(也就是大野九郎兵卫)赶出家门,沦落为山贼。九太夫在第7段里被发现与敌方高师直的人勾结,因而被由良助杀死。勘平、定九郎、九太夫,以这些未参与袭击的角色为主轴的故事占了全剧11段中的3段,约四分之一的篇幅。

没有参与袭击行动的人还有许多。他们当中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有卧病在床的,有为了家人与恋人而不得已决定另寻出路的,也有中途逃跑的,情形各异,甚至还有当天睡过头的。根据史实,其实还有待命中的别动队的存在,以备在大石袭击失败时随时出击。这些一个个独立成章的故事,在后来的说书等作品里多有描述。《忠臣藏》里除了贯彻武士道的正义英雄的故事外,那些未参与袭击、被认为是不忠之人的故事,也令人兴味盎然。

这个300年前发生的事件,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故事,通过戏剧、小说、歌曲以及各种文娱表演而流传下来。虽然在近代,这种为了正义而甘愿殉身的灭私奉公精神也曾被军国主义所利用,但在海外,据说这个故事也作为武士道与日本美学的一种展现而备受瞩目。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忠臣藏》依旧是超越时代的经典剧目。

标题图片:歌川国芳《忠臣藏》(Aflo)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武士道 传统 戏剧 美学 忠臣藏 复仇 赤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