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20周年再解读:《千与千寻的神隐》之谜

影视

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神隐》上映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了,但其作品的魅力却经久不衰,常年霸占日本票房榜榜首。直到2020年末将榜首宝座让给了《鬼灭之刃剧场版:无限列车篇》,又再次受到关注。在2016年英国BBC评选的“21世纪百部伟大电影”中高居第四,如今在海外依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其跨越时代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宗教学者正木晃将为我们解说。

千寻变成千的原因

为何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叫《千与千寻的神隐》?

主人公的名字叫“千寻”。是个10岁的女孩子。据宫崎骏称,如今10岁左右的女孩子是“相当令人棘手”的存在,因此将这么一位女孩定为该片的女主。

稍加说明一下,千寻出生于日本中产阶级家庭。夫妻属于中产阶级这点,从开着奥迪四驱,提着印有高级超市名称的纸袋,年纪轻轻就在郊外买了独栋房子这些设定来看,可谓不言而喻。这对夫妻以及千寻都自私任性,不懂礼貌,只忠实于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他们是无视日本传统精神文化,讴歌经济繁荣时期的日本人的典型。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寻”变成“千”的原因,是油屋老板汤婆婆夺去了她原本的名字。汤婆婆通过夺走“千寻”这个名字的一部分,从而让“千寻”受控于自己。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这点可以参考《哈利波特》系列的第1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从名字拥有“靠死亡恐惧来统治的人”含义的伏地魔手中守护住了魔法石的哈利波特说了“伏......那个,‘神秘人’他......”之后,邓布利多校长特意提醒他:“哈利,叫他伏地魔。对任何事物都要用贴切的名字来称呼。当你害怕它的名字时,你对它本尊的恐惧也会增大。”

可见名字是多么重要。从在历史上看,赐名和剥夺姓名也彰显着统治与从属的关系。

在日本的传统里,人们一直认为语言是有灵力的。叫做“言灵”。这种思想认为某种词汇中蕴含着特别的力量,当我们说出这个词汇时,就会对现实世界产生种种影响。可以说,日本如今短歌和俳句创作依然活跃的一个深层因素,就有言灵思想的影响。

“神隐”与“他界遍历”

“神隐”说的是,人忽然莫名地消失不见了。因为谁也说不清为什么不见了,于是就把锅甩给了“神”。或许也是通过甩锅给“神”,来求得内心的安宁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从前失踪的大多是小孩子,所以做父母的都很害怕。作为现实问题,日本曾有过贩卖人口的时代,所以小孩也可能是被拐卖了。这种记忆一直流传到很久远的后世,成为了恐惧的对象。

千寻的体验,拿宗教学的概念来说,当属“他界遍历”。意思是从现在生活的现实世界,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完成种种经历之后,再重新回归现实世界。回顾人类历史,有很多说自己曾去过天堂,或是到地狱走过一遭又回来的亲历记。这些都是典型的他界遍历事件。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在这部动画片中,千寻的父亲一不小心走错了路,钻进了下面的一条小道,这就是他界遍历的导入部分了。走错路,误闯进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这样的展开与但丁的《神曲》非常相似。

只不过,千寻他界遍历的格局没有但丁《神曲》大就是了。但日本独特的精神世界得到了非常完美的体现。

古树与雷

走错路的千寻一家最初看到的是碧空下高耸的古杉、依靠着这棵杉树的鸟居,以及下面的一堆石祠。这些都与日本的神灵信仰有关。

这棵古杉树,仔细看会发现它的树干顶端折了。这种古树在各地神社有时可以看见。京都的上贺茂神社境内、奈良春日大社的中心地带都有类似的古树。这是棵长在神社里的古树,说明它是很重要的存在。

为何重要?因为人们认为这些树是天神曾经降临过的地方。那么这个天神是什么神呢?是雷神。也就是说,落雷把树干顶端给劈折了。换而言之,这是天神降临过的树,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所以一直都受到珍视。

圣经旧约中也记载,摩西在西奈山上接受上帝十诫时正好雷声轰鸣。印度神话中,帝释天的起源似乎也是雷神。只不过,无论是亚伯拉罕一神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印度宗教,不知从何时起,天神的起源是雷电这点都被淡忘了。其原因是因为神逐渐从自然现象剥离,升华成了超越人智的绝对性存在了。

无数的日本神灵

然而在日本,天神与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关系却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其一大证据就是,比如春日大社供奉的神灵有“5柱”,神的数量词是用“柱”来表示的这一事实。之所以用“柱”来表示,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天神总是出现在像“柱子”那样的脚踩大地而直冲云霄之处。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神社的长野县“诹访大社”的“御柱祭”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也是日本人认为树木有灵性,一直都很珍视树木的一个证据。佛教从大陆传来时,最早用木材雕刻的佛像用的是樟木(日语念Kusunoki)。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所有树木中,Kusunoki就是Kusu(神圣的)加Ki(树),也就是认为Kusunoki是“神木”。宫崎骏执导的《龙猫》中,龙猫(神圣的树木精灵?)之所以住在神社的樟树里,原因就可以在这里找到。

日本神灵的特点,就像“八百万神灵”这个说法中的“八百万”所表现得那样,可以说是数之不尽的。这一点与一神教截然不同。《千与千寻的神隐》中处处都表现出了神灵数之不尽的思想。油屋里里外外神灵扎堆。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神灵都不是多高高在上的存在。那位浑身泥泞来到油屋,靠着千寻的聪明机智给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满意而归的不知哪里的河神,看上去还算是个大人物,但其他神灵就都很平民范了。而且很多都是跟团来的。

这种对神灵的认知其实也可以说是日本的传统。天皇家的氏神天照大神那样超伟大的神当然也是存在的,但普通日本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神灵大多数都跟龙猫一样,是非常接地气,平易近人的神灵。换而言之,神和人之间的界限很模糊。

与万物有灵论思想高度契合

这种认知在宗教学中,叫做“万物有灵论(animism)”。“anima”是“生命”或者“心”的意思。顺便一提,动画片的英语“animation”也是从“anima”派生出来的词汇。总而言之,这个思想认为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生命”,都有“心”。万事万物也包括山川石头,换而言之,一般常识认为没有生命的事物,万物有灵论认为也是有“生命”,有“心”的。

一提到万物有灵论,大家总会觉得是比较原始的宗教意识。但是在日本,极其高度发展的佛教思想中也融入了万物有灵论。

举个例子。弘法大师空海主张:“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构成森罗万象,其中均有诉说真理的声响。......究极之佛大日如来就是这个世界原本的姿态本身。”

这种思想,昵称“Yuming”的松任谷由实在《若被温柔包围》中,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语言唱了出来:“拉开窗帘,若被宁静的斑驳阳光的温柔所包围,则映入眼帘的万事万物,一定都是信息。”

道元禅师说过:“就算瓦砾,也能开悟成佛。”就像这样,日本诞生的伟大思想家们将万物有灵论与佛教完美融合,孕育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度的思想。

请各位见谅,接下来的内容可能有些晦涩。诞生于印度的佛教有“有情成佛”的说法,他们认为唯独有“情(心)”的动物才能成佛。认为大自然是没有心的,所以也不可能成佛。但是日本佛教却是“非情成佛”,换而言之,日本孕育的这种思想认为在印度人眼里没有心的大自然其实也是有心的,照样能成佛。这种思想离开日本人心中的万物有灵论的自然观,是绝不可能成立的。

大自然也能成佛。在这点上,大自然与人类是属于同一次元的——在思考21世纪环境问题时,这一思想是非常有意义的,相信谁都能看出来。

《千与千寻》中的重要意象

接下来,从整个动画片出发,摘出一些其他重要的意象。

千寻的“他界遍历”

千寻按照“现实世界→油屋所在的世界→别的世界→油屋所在的世界→现实世界”的顺序完成了他界遍历的体验。“别的世界”指的是乘坐水上电车旅行的那个世界。在这个场景中,电车在水上行驶,水面倒映着透着一丝寂寥的风景,电车上上下下的乘客都穿着老式的衣服,而且影片中表现得像影子一样。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从这点来看,“别的世界”给人一种过去的世界,或者死后的世界的印象。“生→死→生”模式的他界遍历,与深刻的宗教体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千寻能够在精神层面实现成长的原因,不仅归功于她在油屋的劳动体验,或许也因为她经历了“生→死→生”模式的他界遍历。

从迷路到再次回归现实世界,对千寻来说,是3天2夜左右的时间。但对她父母而言,其实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他们甚至连自己随意吃掉了给神灵的贡品而变成猪的经历都不记得。

不过,进隧道和出隧道时,墙上的破损状态大不相同,小草的茂密程度、汽车上的灰尘与污垢都很明显,由此看来很可能是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得担心下千寻她们是否真的回到当初的那个时空了。

油屋的花园

油屋的花园里四季的鲜花同时盛开。换而言之,四季并存在一个空间内。这种意象也象征着油屋并非现实世界。这种表现手法并非宫崎骏导演独创。从平安时代起,在表现日本的净土信仰(生时信仰阿弥陀如来,死后会在阿弥陀如来的带领下往生永恒的乐园极乐净土)绘画中就一直使用这种技法。不仅这部作品,宫崎骏的动画片中有很多地方都是从日本传统文化获取灵感,然后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的。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无脸男

无脸男没有自己的声音。他是吞掉其他人后,用别人的声音说话。而且他身体下半部是半透明的。这些设定或许就象征着无脸男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自我。

在故事的后半段,他摊开手就能生钱(虽然都是假钱),要多少有多少。他挥金如土,吃喝无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就像蜘蛛或蜱虫那样,变成了身体巨大、头部极端小的比例失衡的可怕形态。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巨大的身体和极端的小头,似乎分别象征着几乎满溢的欲望和无法控制欲望的脆弱心灵。他吞下青蛙后又囫囵吐出的场景,或许就象征着他没法将知识和体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东西。无面男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体现吧。

标题图片:《千与千寻的神隐》© 2001 Studio Ghibli・NDDTM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BBC 传统 宗教 宫崎骏 千与千寻 鬼灭之刃 哈利波特 言灵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