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渐逝的幕末文化之热爱与执着:《守贞漫稿》(15 最终回)

历史 文化

读《守贞漫稿》,一方面会因江户时代的文化风俗保留至今而欣慰,另一方面也会知道有些东西还是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让我们来看一看《守贞漫稿》的作者喜田川守贞生活的时代(天保初/1831年到庆应末/1868年)与现代有哪些不同吧。

宝船和三河万岁

“宝船”。正月2日的夜晚,把七福神乘宝船图垫在枕头下入睡,就能做个美梦——这是江户时代深受平民喜爱的风俗。

睡前会吟唱下面的回文。回文,就是无论正着念还是反着念都一样的句子。

“長き夜の遠の眠りのみな目覚め 波乗り船の音のよきかな”

(大概意思是“长夜远方的沉睡都醒来,乘着风浪而来的船声真美”——译注)

读音是“na ka ki yo no to o no ne mu ri no mi na me SA me na mi no ri fu ne no o to no yo ki ka na”——确实,正着念反着念都一样。

随笔集《嬉游笑览》(文政13年/1830年)中谈到这个回文,称“其故不知(起源不明)”。

另外,《全浙兵制考》(享和2年/1802年)的附录《日本风土记》中也可看到记载了回文。

《全浙兵制考》是记录了16世纪末之前的日本风俗习俗的书籍。换而言之,可以认为至少是1500年代流行的回文。

那么,各位读者中有谁像上面所讲古人那样“做过”吗?

虽然不敢说肯定没有,但至少笔者没做过。

据《守贞漫稿》记载,“江户今专于元日二日宵,小民巡卖此物。”

看来,宝船的图画是正月初二入夜后售卖的。

标题图片是嘉永4年(1851)守贞根据自己买的画临摹而成。

顺便一提,关于“哪天做的梦才算是初梦?”,答案众说纷纭。在江户,早期就指的是除夕夜里做的梦,但由于除夕夜也有守岁不睡觉的习惯,因此从天明年间(1781-1789年)起,就变成了元日和初二做的梦都算“初梦”。

据说此后,不知从是什么时候起,初二夜里做的梦才是初梦成为普遍的说法了。我想守贞的时代指的也应该是初二夜吧:入夜后买张画,枕在枕头下睡觉,然后早上醒之前做一个美梦。

“万岁”也是消失的风物诗。

万岁,是漫才的起源,江户时代,二人一组的万岁师正月间在城市中游走,到住家和商店前表演“门付”。

其起源也众说纷纭,据说原本是阴阳师的后裔们开始的“千秋万岁”(祈愿长寿的仪式),后来慢慢演变成为了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平安时期作为贵族的年节活动而固定下来,然后传到尾张和三河,并在幕府统治下在江户作为“三河万岁”而获得人气。

“来江户者,视三河第一。”(《守贞漫稿》)

大概是因为江户幕府的开创人德川家康是三河出身,所以“三河万岁”受到了特别对待。1996年“三河万岁”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遗产,安城市等保护团体致力于公演和后继者的培养。

正月走家串户的万岁师们的身影虽然消失了,但正月的电视节目却有很多曲艺表演,或许这就是万岁的一缕余香吧。

(左)《江户府内绘本风俗往来》(国立国会图书馆藏)的三河万岁,大摇大摆地住进了人们家中。(右)左边为三河万岁,右边为大和万岁的组合。大和(现在的奈良县)的万岁据传历史比三河的更悠久,主要是在上方一带表演
(左)《江户府内绘本风俗往来》(国立国会图书馆藏)的三河万岁,大摇大摆地住进了人们家中。(右)左边为三河万岁,右边为大和万岁的组合。大和(现在的奈良县)的万岁据传历史比三河的更悠久,主要是在上方一带表演

2月8日处处可见奇异光景

与以元日为中心的“大正月”相对的,是正月15、16日的“小正月”,在当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吃小豆粥,这一风俗至今也在一些地方保留下来了。小正月过后,人们会取下注连绳和装饰物烧掉。这种叫做“Dondo烧”的火祭仪式各地都有。

《守贞漫稿》记录了小正月期间一些现在已经看不到的趣事。

“十四五日顷,众小户男童草垫两边付竹,四人共担之,巡坊门诸户,乞门松、注连绳等。以多集为功,少集为耻。”(《守贞漫稿》)

请给我们注连绳和装饰物,我们要拿去烧掉(Dondo烧)——孩子们走街串巷讨要东西。要得少了,就是“耻辱”。孩子们的世界也会内卷,要少了就会觉得没面子。

于是就会出现偷盗注连绳的不守规矩之人。

“自九、十日顷,夜中偷取此物。故官禁之,木门及其他处贴纸。”(《守贞漫稿》)

“御法度 门松、注连绳不得妄取之”。幕府张贴了禁止的告示。对此守贞写到:“唯以多为功,以此为乐也,不有添加金钱等”(不过就是孩子们比赛谁收集得多的游戏罢了,又不是拿来换钱的),对少年们的行为很是宽容
“御法度 门松、注连绳不得妄取之”。幕府张贴了禁止的告示。对此守贞写到:“唯以多为功,以此为乐也,不有添加金钱等”(不过就是孩子们比赛谁收集得多的游戏罢了,又不是拿来换钱的),对少年们的行为很是宽容

换而言之,幕府明令“不得擅自取走”,禁止偷盗此物。只能说,无论哪个时代都有坏孩子存在吧。

到了2月,8日是“御事始”。这一年节活动的意思是正月也结束了,人们该开始步入日常生活了。江户时代还是旧历,所以2月8日相当于公历3月上旬。也就是初春。在农村,初春也是开始农作的时节。

这种季节交替的时刻,就会有魔物泛滥——于是,人们会把筲箕挂在竹竿顶端,立在屋檐上,用来驱魔。

(左)御事始时,顶端挂着筲箕的竹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右)竹竿和筲箕的详细图
(左)御事始时,顶端挂着筲箕的竹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右)竹竿和筲箕的详细图

为什么是筲箕呢?有一个说法,因为它的网眼看起来是“☆”形的。“☆”跟阴阳师安倍晴明的家纹“晴明 桔梗”(五芒星)相似,人们都相信它有驱魔的效果。

此外,也有人家挂味噌笊篱,代替筲箕。因为味噌笊篱的网眼是无数个方眼(四角形),它“似道教秘咒九字(真言)”(《守贞漫稿》)。

道教的九字真言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该版本为传到日本时的误传,原本的九字真言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译注)”九个字。据说一边咏唱咒文,一边多次横竖比划手刀,就能画出一个方眼网目的形状。

这一风俗现在完全被废除了,不过想象一下江户街道上空无数筲箕、味噌笊篱高高悬挂的光景,那该多么奇妙。

明治维新是民众文化的分歧点

顺便一起,御事始有两种,神事(迎接神灵的仪式)有12月8日的“事始”和2月8日的“事终”。所谓正月,大概就是迎接神灵到来的时期吧。平民则是从神事完成的2月8日起回归日常生活,一直劳动到12月8日才算事终。

不过,正如前文介绍的,正月的仪式改变了模样,一部分还逐渐荒废了。

为何荒废了?想要找到答案并非易事。一个原因可能是幕末、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西欧化进程突飞猛进,尤其是江户这种城市地区的生活、居民的价值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吧。

喜田川守贞恰好是一位生活在幕末激荡期的人物。他本业是白糖批发商(参考本连载第1回),嘉永5年(1852年),经营开始走下坡路,“破产闲居中执笔一试”(《守贞漫稿》)。

也就是说,他因家业败落,赋闲在家,于是开始执笔写书。

第二年,嘉永6年(1853年),黑船来到了浦贺。守贞对黑船感到恐惧。

他写到:“墨夷来,唯恐战争将至,祈幕府无事,无难。故即时自川肥(越)复归。”

墨夷(坐黑船的夷狄)来了。说不准会爆发战争。

心里盼着幕府平安无事,一边暂避川越(现在的埼玉县),战乱危机解除后,就又回来了。

虽然只是笔者的个人见解,但我猜测从川越回归的守贞应该是亲眼看到了庶民文化不断衰退的状态了吧。此外,无论是幕府的倒台,还是之后欧美文化浸透掀起的社会巨变,守贞或许都预见到了。

事实上,守贞热爱的江户文化受到了凶猛的西洋化和效率化浪潮的冲击而不断式微。

宝船、小正月、御事始等,都是与平民信仰紧密相关的微不足道的文化。

然而,这类祈求财运、健康运、长寿运,甚至驱散邪气祈愿一年事业运的仪式活动,都在明治维新之后,全部集约简化成了去神社佛阁的“初诣”了。

那些被认为是没用的文化和风俗,就这么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上巳(桃花节)”“端午”“七夕”等节日还深深扎根于现代生活之中,但9月9日的“重阳”早已不见踪影。在过去,这一天人们会祈祷无病息灾,喝菊花酒(《十二月游》,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上巳(桃花节)”“端午”“七夕”等节日还深深扎根于现代生活之中,但9月9日的“重阳”早已不见踪影。在过去,这一天人们会祈祷无病息灾,喝菊花酒(《十二月游》,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真的没用吗?

平民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和热爱着身边的风俗和文化的时代,应该就是守贞失踪之前的时代吧。

庆应3年(1867年),守贞封笔隐身。之后的行踪不得而知。

《守贞漫稿》系列,这一篇便是最终章。感谢各位的陪伴。

标题图片:守贞临摹的自己买的宝船图。插画左右都写着回文(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文化 江户时代 风俗 节日 端午节 漫才 美梦 宝船 白糖 川越 西洋化 桃花节 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