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户多坡道,标牌也独特
生活 社会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据神户市建设局介绍,该标识和示意图共有4处,分别设在垂水区本多闻、须磨区西落合、中央区北长狭通和中央区山本通。设置地点多为倾斜度大于5%的长坡,或大于8%的陡坡。此外还有须磨区的神户医疗中心东侧的坡道,虽然坡度低于这一标准,但步行道路面也设有标识。
设置标识牌的契机是2000年针对公共交通工具实施了《交通无障碍设施法》(2006年并入《无障碍设施法》)。以往无障碍化的对象都集中在建筑物,该法实施后,车站的电梯、道路的坡道也陆续设置了无障碍设施。
作为配套措施,市政府从2002年起开始设置“让我们互帮互助”的标识牌。市道路工务科负责人表示说,因为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现不清楚具体的来龙去脉,但他认为跟六甲山系对本市地形的影响有关。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神户市内坡道多,设置标识牌的初衷是在全市倡导‘心灵的无障碍化’。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询问坐轮椅的人是否需要帮助,上前搭一把手。”据说标识牌主要设置在因地形原因而不便施工的地方,后来逐步增设至今。
据市政府透露,已确认其他地方政府还有东京都文京区设置了这种标识牌,该区地形也多坡道,所以参考了神户市的做法,2018年之后设置了3处标识。
不过,不同于一般的道路标识,它不具备强制力,只是呼吁大家互帮互助。从初设标识至今已有20年,但似乎很难说卓有成效。
在神户市中央区的JR元町站附近的标识前,记者白天观察发现,似乎很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标识牌。一位从事个体经营的过路男子(39岁)说:“大概没什么人清楚标识牌的意义吧。要是稍微宣传一下,我想会有更多人了解的。”
公司总经理三木谷毅(62岁)生活在神户市东滩区,9年前患脑梗后就一直靠轮椅生活。他坦言,“在有标识的地方还从没有被人问过要不要帮忙”。他从2006年起创办了一家系统研发公司,业务也包括为轮椅用户制作标有市内铁路车站附近的电梯、方便通行的道路等信息的专用地图。
对标识本身持正面评价的男子表示:“想要让互帮互助的精神和文化扎根本地,中小学就应该向学生讲解这种标识的作用,广泛而持续地呼吁大家参与进来。”
采访/摄影:斋藤誉
标题图片:神户市内坡道处设置的呼吁大家互帮互助的标识(神户市中央区北长狭通4,神户新闻社)
©copyright kobeshin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