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的“终活”由社协保驾护航,未婚率攀升或使今后需求增多

社会 生活

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越来越多。名古屋市社会福祉协议会(政府参与成立的民间慈善团体,简称“社协”——译注)开启了一项福利事业,为老人的“终活”(为迎接人生终点进行的临终准备活动——译注)提供支持,提前就去世后的葬礼、财产处理等问题确认老人的意愿。

孤寡老人的“终活”由社协保驾护航

2022年5月,名古屋市北区的殡仪馆。长眠棺木中的是一位76岁的女性,没有可依靠的亲人。前来为她上香的,是名古屋市社会福祉协议会的几名员工。

出殡很简单,没有葬礼,也没有前来悼念的亲友。这是死者生前的意愿。名古屋市社会福祉协议会野川Sumire说:“有些老人身患重病,意识到自己可能来日不多了,又没人为自己处理后事,就会来找我们商量。”

以这位女性这样的孤寡老人为对象开展的“终活”支援事业,如今备受瞩目。野川Sumire表示:“虽然也有老人希望完成守夜、葬礼、头七这套普通的程序,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像今天这样直接下葬。”

人生善后事业

名古屋市社会福祉协议会以前就接待孤寡老人的咨询,这些老人在死后的葬礼、财产处理、住院时的紧急联络人等问题上,找不到能帮忙的人。野川Sumire说:“很多孤寡老人表示很焦虑,不知道自己的身后事找谁来办好。”听到他们的这些心声后,2021年2月名古屋市推出了“人生善后事业”。

服务对象是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满足常住名古屋市、无子女儿孙、能够支付50万日元以上预存金等若干条件,为其提供各种身后手续代办服务。目前已有23人签约。委托人去世后,工作人员会代为处理电话和电费等的解约事宜,用事先存入的预存金来支付丧葬费用、家庭财产处理、医院和护理机构的费用。这类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委托人的意愿。野川Sumire介绍说:“比如有没有亲人,养没养宠物,等等。还有医院方面的事情,是否希望进行生命支持治疗,这些都会让老人写下来。”

社协独家编制了一份“人生善后笔记”(Ending Note),提前让老人填写自己的意向,掌握相关信息,并且确认老人在财产处理、葬礼、下葬等方面的意向。签约时,员工会跟老人一起逐个项目敲定意向。

一直陪伴左右

这项事业的另一个支柱,就是陪伴委托人。野川Sumire说:“这是一项一直陪伴委托人左右的事业。我们在老人身体健康时会有意识地询问一些问题,了解当他们需要医疗和护理介入时喜欢怎样的方式、怎样的环境。”

这天,野川Sumire来到委托人永田佳代子(化名)家。永田现在80岁,29岁结婚,但3个月左右便离婚了。没有子女,独居50年,虽然有3个妹妹住在爱知县,但离得太远,加上妹妹都跟自己年纪相当,万一有什么事也很难依靠,所以2021年秋天便跟社协签了约。永田说:“自从签约后,大家都说我比以前开朗多了。”工作人员除了每月打一次电话,每半年还上门一次,了解委托人的状况。不仅要看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了解老人的兴趣爱好也是一个重要目的。

永田佳代子说:“一想到以后的身体状态、生活环境会发生变化,我心里就没着落了。了解了一下去世时的事情,还有过世后的情况,才知道手续还真挺麻烦的。这些事情‘人生善后’都会帮我做。”虽然有定期外出聚餐的好友,但永田表示,不想因为葬礼这类事情给别人添麻烦。她说:“我不希望举办葬礼,最大的愿望就是简单些,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家庭之外,构建相互扶持的社会制度

国家也并不掌握孤寡老人的具体人数,但由于未婚率攀升等原因,可以预见今后人数必然增多。无依无靠者去世后,寻找接收遗体的亲属并进行火葬是地方政府的工作。名古屋市的负责人在2022年2月的记者会上说:“我们为本市员工在处理事务时的不当行为深表歉意。”

2022年2月,名古屋市爆出13位孤寡老人的遗体被遗弃在丧葬公司设施内的新闻。遗弃时间最长的甚至达到3年零4个月。市政府的解释是“其他业务太过繁忙,这事就被搁置了”。面对不断增多的孤寡老人,不知地方政府是否已经应接不暇?专家指出,重要的是从平时起就做好工作,以确保孤寡老人不被孤立。

日本福祉大学藤森克彦教授表示:“在日本,大家觉得给家人添点麻烦没什么,但对于麻烦外人却有很大的心理障碍。但是,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在家庭之外建立起共济制度呢?该如何为孤寡老人设计一个安身之所,让他们不再孤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每个人都会迎来人生的终点。时代呼唤新的方式,让我们即便孤身一人,也能以圆满的方式告别人世。

(东海电视台)

(FNN Prime Online 7月14日刊载。日文原文

https://www.fnn.jp/

[© Fuji News Networ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老人 葬礼 终活 Fuji News Network 住院 临终 未婚率 孤寡 保驾护航 头七 财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