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汤因比时刻”

政治外交

谷口智彦指出,震灾重新唤醒了“回应挑战”这个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看到的日本人的特性。

国民心理上罕见的现象仍在继续。不畏挑战勇往直前的勇敢精神,为众多的人们所共有。面对电视采访的话筒,10几岁、20几岁的年轻男女们那种陈述意见的口吻,就是一个明确的证据。

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满足于他人替自己做出决定、以有气无力的句尾发音来掩饰自己优柔不断的羞涩—这种在他们身上常见的特征,近来消失得无影无踪。高中生、中学生们用底气十足的声音,强烈表达了勇于承负任何使命的意志。

果敢地回应挑战

电力、煤气、自来水、铁路还有货物的收集运送这类关系到生死存活的基础设施事业,在震后2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基本恢复。令这一切以惊人的速度得以实现的,很明显,不是来自于从上而下的指挥命令,而是基层自发的应对。(参见杂志《WEDGE》2011年6月号的特集)

电力、铁路、煤气等各行各业的人们,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不靠命令,完全有赖于他们作为同行休戚与共的内在动机和奉献精神。

重新立起倒下的电线杆、清除瓦砾,这些默默工作的当地人中,很多都失去了家园,甚至失去了亲人。快速的恢复重建也是因为他们的克己奉公。一切都是极其振奋人心的现象。

久违的“汤因比时刻”正在到来。

日本人在上世纪60年代,曾十分钟情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那单纯却强有力的定式。当时几乎每年都有汤因比的著作被翻译成日文并陆续出版。“文明必在果敢地回应挑战中进步”——汤因比的历史观,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犹如受到了强劲的鼓舞和激励。

“回应挑战”,汤因比曾在日本人身上看到的这种特性,通过此次震灾,从长久的沉睡中被重新唤醒。

政治领袖必须为日本明确定义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政治领袖就应该主动阐明他们希望把日本建成一个怎样的国家,即使是平时视政治家的言论与自无关的人们,如今也有意聆教。如果他们的阐述能够令人信服的话,那么就会同灾区救援一样,出于内在的动机,从基层自发兴起各种行动。至少有这样的基础可以值得期待。

日本是——。正是现在,政治家们应该用自己的语言为日本写下定义。

日本将继续是一个向世界敞开门扉的国家,一个维护国际公有财产的国家。在谋求和传统社会协调的同时,与信奉自由和民主主义的各国并肩前行。

为此,日本必须和肩负有维护海上安全责任的民主主义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印度等,结成更加牢固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的延长线上,今天于昨天相同,明天又和今天相似,在这样的前提下酿造出的倦怠气氛中,对国体进行自我定义并阐述作为国家发展目标的未来使命,往往是很难言之于口的。然而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汤因比时刻”展现于日本的社会和历史,我们正面临一个有别以往的非常时刻,因此,现在正是阐明日本的作用及使命的大好时机。

适宜于现在传达的信息

对国外的听众也一样。尽管大家都理解日本处于困境,但是,日本将成为一个自顾不暇的国家,还是复活成为一个明确表述自己意志和主张的国家,即便传达同样的信息,现在应该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

我们可以宣称,“所以说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是必需的。”——没有什么能比它更好地向世界传达我们摒除闭关自守的势力,回应新的挑战的决心。

我们还应该表明,“我们高度评价美军的作用,在日本遭遇危机之时,为我们挥汗流泪。为了日本能对这个地区及世界的安定与和平作出最大的贡献,我们会排除一切障碍和限制。”集团自卫权(指尽管本国没有受到武力攻击,但允许与别国一起在海外行使武力)作为与生俱来的权利,只保留不行使这种脱离国际常识、只在日本国内通用的狡辩,希望在这个时候予以更正。

这些都是政治领袖应该对生活在避难所的民众、为灾区重建日夜奋斗的人们诉说的,政治家首先要动员的,是这些最为敏锐地感知“汤因比时刻”的人们。

时不我待。紧迫感终将松懈,那样就为时已晚了。

(2011年5月27日)

后注
“为我们挥汗流泪”,是我们有志者不久前在《华盛顿时报》上刊登的整版广告中特意加进去的一句话。不知何故日本政府对指名感谢美军的援助,总是态度暧昧,因而我们决定必须自己采取行动。以下是广告词的全文。
“谢谢你,美国的朋友。感谢你为我们祈祷、感谢你的歌声、感谢你折叠的纸鹤。更要感谢的,是援助日本克服灾难的美军官兵,为我们挥汗、为我们流泪。你们是我们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