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邮票设计师玉木明:邮票是丰富邮趣的“佐料”

文化

如果回家后在信箱里发现昔日好友手写的书信,便会心生温暖,如同内心点亮了灯火一般。虽然电子邮件的出现使人们写信的机会急剧减少,但书信依旧具有电子交流无法替代的效果。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日本仅有的八名邮票设计师之一——玉木明。

玉木明 TAMAKI Akira

1968年生于三重县。 1991年,作为技艺官员入职邮政省(当时),参与设计的150件、800多种邮票,总发行张数21亿,总发行额超过了 1600亿日元。 <主要邮票> 农业试验研究100周年纪念邮票(1993年,处女作);东日本大地震赈灾邮票(2011年);邮票周纪念邮票(2011~),蔬菜和水果系列邮票(2013~),伊势志摩峰会纪念邮票(2016) ,东京2020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纪念邮票(含捐赠金)(2019年) 

“凝聚匠人精湛手艺的精美日式点心”“歌舞伎的著名场面”“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的会徽”“生动描绘了明治时期东京和横滨景象的浮世绘版画”“G20大阪峰会”——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其实都是日本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的图案。

将“这就是日本!”的形象凝缩于仅3厘米见方的纸片上的,正是日本业界仅有八人的“邮票设计师”。日本邮政计划于2019年总共发行47套特殊纪念邮票。一套邮票共十张,多数情况下,各张邮票的图案皆不相同。因此,每位设计师负责的工作量着实可观。此次,我们采访了主任级邮票设计师玉木明,向其询问了日常设计邮票时的思路。

——为何选择了邮票设计师这份职业?

1991年,我进入日本邮政民营化以前的“邮政省”工作。虽然原本打算从事美院毕业生通常会选择的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之类的耀眼的工作,但老师向我推荐称“邮政省正在招人,你不去吗?”我一考,便进了。其实,我对邮票并没有特别的喜爱,当时是想“如果觉得无聊了,辞职就得了”。

万国邮政联盟(UPU)成员国之间会相互交换各自发行的邮票,而邮票整理正是我们这些年轻职员的工作,一年内会有数次这样的机会。我在整理这些打包邮寄过来的邮票时,发现邮票这样的小尺寸上也有无限的世界。虽然日本的邮票也有突出之处,但在设计和配色方面却远不及欧洲。因此,我感到日本邮票还有许多创新的余地,于是便投身到了这个充满乐趣的工作中。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您难忘的工作?

有,就是东日本大地震后不久发行的赈灾邮票。在大地震发生几天后,日本邮政便决定发行赈灾邮票,正常情况下需要2~3个月才能完成设计,但当时只有1个星期的时间。

虽然在企业上班,但作为一名设计者,我无法舍弃设计时的“自我意识”。我想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美丽、精彩与魅力。但在当时,这些东西却已不值一提。我真心希望“尽量多发售一张邮票,多募集一些赈灾款”,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对个人品味的执念。作为一名设计师,我重振精神,通过设计这份工作参与了灾后重建工作。

东日本大地震赈灾邮票 (2011.6.21发行,设计:玉木明)
东日本大地震赈灾邮票 (2011.6.21发行,设计:玉木明)

——在追求“精彩”的过程中,有没有自我感觉特别满意的作品?

有。为2018年“集邮周”设计的邮票,当时使用了“国宝”俵屋宗达的《风神雷神图屏风》的图案。因为原画实在是精彩绝伦,所以我在满足邮票设计基本要求的同时,充分保留了原画的精彩之处。

邮票设计师就像厨师一样。虽然有时候是自己从头开始设计,但一旦拿到了最优秀的素材,就要考虑如何“烹饪”才能发挥素材本身的长处。比如,拿到了鲜鱼,那就要思考怎样才能做出美味的生鱼片。

集邮周纪念邮票  风神雷神图屏风 (2018.4.20发行,设计:玉木明) 京都市建仁寺所藏(寄存于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国宝“风神雷神图屏风”。上排雷神、下排风神
集邮周纪念邮票 风神雷神图屏风 (2018.4.20发行,设计:玉木明) 京都市建仁寺所藏(寄存于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国宝“风神雷神图屏风”。上排雷神、下排风神

——日本邮政民营化之后,让人感到邮票设计中多了一份玩趣。

邮政省时代,邮票设计师还是一种类似“工匠”“画师”的存在。虽然设计师并不是没有顾客意识,但至少“投资回报率”“利润率”这样的想法是不存在的。现在,我们明确了“提高收益”这一目的,所以和邮政省时代的感觉截然不同。在设计邮票时,会跟企划人员一起思考“面向什么人群,如何进行销售”的问题,然后设计出对购买者有吸引力的邮票作品。

比如,2019年日本邮政发行了“G20大阪峰会”“近代测量150周年”等纪念邮票,像这样的国际盛会或周年纪念发行邮票是常事。然而,几乎不会有人说“因为大阪要开峰会,所以我要去买邮票”。反倒是“寄信时,想贴上这张邮票”“邮票很漂亮,想收藏起来”这样的想法会促使大家来购买纪念邮票。所以我们现在的理念是,与其为了宣传纪念性事件而发行邮票,不如设计出富有魅力的邮票,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宣传的目的。

G20大阪峰会纪念邮票(2019.6.14发行,设计:玉木明)  梅形结的设计,并配有大阪城、通天阁等大阪著名景点
G20大阪峰会纪念邮票(2019.6.14发行,设计:玉木明) 梅形结的设计,并配有大阪城、通天阁等大阪著名景点

2019年2月发行的“甜品”系列邮票虽然不是我负责设计的,但这套邮票确实是“给人带来享受”的作品。

我们让时尚杂志《BRUTUS》(MAGAZINE HOUSE出版)编辑部精选出东京20家想向朋友推荐的可爱甜品店和蛋糕店。然后,将这些甜品图案制成邮票。BRUTUS还为这套邮票进行了宣传,当时在网络上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SNS)上留言“这些店,都想去一遍”“希望能制作关西版本的甜品邮票”“寄信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甜品系列邮票(2019.2.1发行,设计:山田泰子)  共2种,62日元×10张、82日元×10张。采用了贴纸形式,用来方便
甜品系列邮票(2019.2.1发行,设计:山田泰子) 共2种,62日元×10张、82日元×10张。采用了贴纸形式,用来方便

对于邮政而言,SNS其实是竞争对手。但通过SNS来使大家对书信交流产生兴趣,这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与其说“SNS是邮政的竞争对手”,倒不如说是SNS让邮政陷入了困境。

SNS和电子邮件即便宜又不会占据空间,具有绝对的便利性。而邮票有点贵,写信又花时间,还要拿到邮筒去投递,所以写信真是麻烦。但即便如此,人们为何还要写信呢?我觉得应该是“信件可以保留下来”的原因。

写贺年卡片的时候,大家会看一眼一年前收到的那些旧卡片吧,然后想起“啊,最近都没有联系了啊”“还是学生时代的朋友好啊”之类的。整理桌子时,忽然发现20年,甚至30年前的明信片,就会瞬间唤醒对寄信人的回忆。但若是电子邮件或SNS,便很难有这样的体验。尤其是SNS,只是不断地发送信息而已,大家几乎不会重新回过头来看以前发过的东西。和电子邮件或SNS相比,信件会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保留下来,也会长存于记忆之中。信件的保鲜期很长,对时间的抵抗性也比较强。

当然,信件与电子邮件或SNS相比,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交流方式而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如同快餐和慢餐之间的区别。写信是一种慢交流方式。我们当然对信件量的减少持有一种危机感,但信件可以传递SNS无法传达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有一部分人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信件并不是迟早会消亡的东西。

——为这种“慢交流”锦上添花的正是邮票吗?

与其说是“花”,还不如说是“佐料”。比如,在吃一顿美味的乌冬面时,如果能搭配七香粉、葱花或茗荷,那就更好了。添加了佐料之后,味道就会变得更加丰盈而独特。擅长写信的人,也擅长搭配“佐料”。比如,选择当季的鲜花图案邮票,或在给有小孩的家庭写信时选择卡通形象的邮票。在给童年好友写信时,选取有故乡风景的邮票,传达“想见你”的心情。邮票是一种可以传递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信息的媒介,且能够成为信息的代言人。这是SNS所不具备的功能。

从前就有“邮票是小小外交官”的说法。通过邮票,可以表现这个国家的文化、风俗、艺术、精神和品格。在战争时期,邮票还曾经成为宣扬国威的媒介。而如今正是设计师们发挥各自趣味,为大家带来快乐邮票的好时代。

当然,我们希望日本国内能有更多的人将邮票作为慢交流的一种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期待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购买这种10张一套,总价不足1000日元的纪念邮票当作旅游纪念。邮票轻便,不占空间,内容设计也丰富多彩。将邮票带回国,既可以用它向亲朋好友介绍日本的见闻,又可以镶入相框中,时时看看回味一下美好的日本之旅。

采访/编写/图片:日本网编辑部 贝田尚重
文中邮票图像均由日本邮政提供

设计 邮票 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