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中的传统美“Cool Traditions”

温故知新的艺术家——山口晃

社会 文化 生活

山口晃是一位借用传统的日本画技法,在现代美术领域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他那洋溢着波普艺术风格的作品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关注。现在就请法国的日本美术研究专家来解读他创作的秘密。

山口晃 YAMAGUCHI Akira

画家。1969年生于东京, 长于群马县桐生市。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研究科绘画专业(油画)硕士。他广为人知的画风,是采用传统的技法,在让人联想到大和绘、浮世绘的同时,又自由自在地驾驭时空,画面中古今同在,人物、建筑物刻画得细腻致密。2012年11月为平等院养林庵书院供献了隔扇画。最近的著作有《奇怪的日本美术史》(祥传社)、《山口晃大画面作品集》(青幻社)等。

东京图 六本木昼图 / Tokei (Tokyo): Roppongi Hills / 2002 / 纸本钢笔,水彩/ pen, watercolor on paper / 40×63cm / 摄影:木奥惠三/ photo: Keizo KIOKU / 收藏:森美术馆 / Collection of Mori Art Museum /由画家本人及三潴画廊授权提供/ © YAMAGUCHI Akira, Courtesy Mizuma Art Gallery

跨越时空,独特的幻想世界

小山•布丽奇特 我第一次看到山口先生的作品,就在心中留下了强烈的印象。那是一幅从空中眺望六本木的作品,画有天守阁、摩天大楼,古朴的日式建筑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极其协调地融合在一起。若细看作品,不难发现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既有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也有遛狗散步的居民;江户时代的生意人在为高楼大厦擦窗,武士们在街头争吵得不可开交。

这幅作品乍看属于大和绘(*1)风格,但它在今天六本木的场景中加入了具有科幻性的创意,是一件超越时空极富幻想色彩的作品。在这幅画中既能强烈地感受到日本美术的传统,又给人一种波普艺术(新写实主义——译注)的印象。

山口晃 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学日本画的画家。其实,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油画。而且,我的作品用的也不是传统的日本画颜料,而是油画中使用的油彩、水彩和钢笔。虽然在创作中借用了传统的日本画技法,但我认为自己归根到底还是涉足西方绘画后的日本现代画家。

小山 你为什么会用这种形式创作呢?

山口 老实说,现在的画风,是我经历了种种痛苦挣扎之后才终于摸索找到的。日本的美术界,向来顶礼膜拜欧美的美术,认为那才是先进的,所以每个时代都在反复不停地追赶。例如明治时期的油画、二战后的抽象画、概念艺术、装置艺术……,这种倾向至今基本没有改变。我上大学时,就对这种美术观产生了疑问,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看不到出路。

追溯近代(*2)以后的日本美术史,我了解到每个时期都有许多先辈在模仿西方的同时,试图开创出自己独特的美学。但是,这些雄心勃勃的先辈们的努力往往徒然化为泡影,尚未登上美术史的中心舞台,就被“活埋”了。这样下去自己肯定也会沦为同样的命运……,在这样的恐惧之中,我的绘画创作也止步不前。

小山 那你是如何摆脱的呢?

山口 那时,我在展览会上邂逅了大和绘,非常惊异于它那大胆的构图。我脑中顿时闪过“啊,就是它!”的念头,产生了要在西方绘画进入日本之前的传统日本画中寻求活路的想法。也就是说,要通过自己,重新审视日本美术的“近代化”。也许法国人无法理解像我这样的内心纠结吧……。

日本人邂逅日本主义(Japonisme)?

小山 你对日本的传统文化造诣很深吗?

大师桥图画(断面图)/ Bridge Leading to Daishi (cross-sectional diagram) / 1992 / 纸本钢笔 / pen on paper / 各65 ×50 cm / 由画家本人及三潴画廊授权提供 / © YAMAGUCHI Akira, Courtesy Mizuma Art Gallery

山口 非常无知。当时,要说我真正了解的日本建筑,那不是桂离宫,而是土地房屋配套出售的框架结构住宅。仅有的一点点日本传统印象,也都是来自黑泽明导演的电影。大学期间因参加古代美术研修,游访了京都、奈良的神社寺庙,就是那时的体验,使我开始拼命地学习浮世绘、屏风画、“绘马(许愿或还原时奉纳的木片版画)”、地狱图、交战图等日本的古代美术知识。当时的感觉,可能非常接近外国人接触到未知的日本文化时产生的那种乐趣。

小山 19世纪后半期,法国印象派的画家们为浮世绘等日本绘画所震撼,日本主义(Japonisme)(*3)给予梵高、莫奈等人以巨大的影响。当时因照相技术(*4)的出现,印象派画家们似乎在创作逼真的绘画上感到了极限。通过多方摸索,他们发现了有别于焦点“透视”法(*5)这一西洋绘画的技法,而是用另一种“视点”描绘真情实景的日本画。我觉得印象派的苦恼在某些地方和你有共同之处。

山口 这可真不敢当。当时我确实认为他们积极汲取了日本主义这种前近代(*6)的绘画要素,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奠定了如此辉煌的写实主义成就的大国,会对一个小国的美术感兴趣,我对西欧的这种高度的鉴赏力钦佩不已。这种从根本上否定自我并试图开创新的未来的勇气和行动,才真正是难能可贵的。

散布于鸟瞰图中的“视点”

小山 在我非常喜欢的作品中,有一幅三越百货的鸟瞰图。作品采用了大和绘的代表作《洛中洛外图》的创作技法。《洛中洛外图》展示了京都市的名胜古迹以及那里的人们的生活风俗。这种绘画风格作为屏风画从室町时代后期得到发展并一直延续到明治时代。我最初看到的六本木的那幅作品,也是用同样的技法创作的。这些作品也是在吸取了前近代绘画的“视点”技法后诞生的吧。

百货店图 日本桥三越 / Department Store: Nihonbashi Mitsukoshi / 2004 / 纸本钢笔、水彩 / pen,watercolor on paper / 59.4 × 84.1 cm / 收藏:株式会社三越伊势丹 / Collection of Isetan Mitsukoshi Ltd. / 由画家本人及三潴画廊授权提供 / © YAMAGUCHI Akira, Courtesy Mizuma Art Gallery

山口 是的。学习了西洋绘画,不由得总是从焦点透视法的角度去观察物体。而后作为观众的鉴赏者的位置固定下来,形成整体构图。但是,《洛中洛外图》中没有如此清晰的视点,好像谷歌地图那样,各个对象物体都有不同的观察视点,在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全部组织到一幅画面上来。比例尺也一样,多张各种比例尺的地图集中在一起,它们的交界线用云雾遮掩,避免产生不自然的感觉。

小山 这幅作品,还采用了平安时代中期诞生的“吹拔屋台”的技法,即在绘画中省去房顶和天花板,从上方窥视室内,让人看到建筑物内的情形。使用这种画法,作品中描绘了前往三越百货店的人们、店内挤满了顾客的柜台等。那里有从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乃至现代的各色人等,他们进餐、购物的情形,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山口 绘画,是一个用平面表现立体世界的方法。这里面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虚假”成分。我认为,较之追求照相式的真实性画面,更重要的,是能让观众在心灵中留下某些真实的景象。

听凭观众的想象力

小山 从你画的交战图中,完全看不出战争的悲壮,反而有一种外出郊游的感觉。

后现代蠢战(局部)/ Postmodern Silly Battle / 1999 /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 97×324 cm / 摄影:宫岛径 / photo: MIYAJIMA Kei / 收藏:高橋收藏品 / Collection of Takahashi Collection / 由画家本人及三潴画廊授权提供 / © YAMAGUCHI Akira, Courtesy Mizuma Art Gallery

山口 我没有体验过战争,无法真实地想象战争的情形。所以,对宛如有过实际体验那样去形象化地描绘战争,我是很有抵触感的。取而代之的,是我希望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这是“假的”,并在此基础上描绘战争的恐怖。我觉得这种方法更能让观众认识到真正的战争的残酷性。

小山 把观念强加给观众,不如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这样具有更大的冲击力。

山口 3.11东日本大地震后我发表了一幅东京鸟瞰图水墨画。有的观众看了这件作品,产生了那里城市被洪水淹没的意象。虽然我创作时并没有意识到震灾,但作品上投射了观众的感情。观众的这种反应,让我感到自己的绘画一定程度地表现出了城市中具有普遍性的一面,为此心中感到宽慰。因为城市,就是人们世世代代记忆的集合体。

小山 人从何处来?又将走向何方?在看你的作品时,总会让人思索这样的问题。我想,即使是对日本美术不感兴趣的法国人,一定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非常希望你下次能在欧州行家云集的场所,比如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7)等处举办个展,它一定会成为西洋美术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Tokio山水(东京图 2012)(局部)/ Tokio Shan shui / Tokyo Landscapes 2012 (detail) / 2012 / 布面水墨 / Japanese ink on canvas / 四曲一双 各162×342cm / a pair of four-panel folding screens / © Nacása & Partners Inc. / Courtesy of Fondation d’entreprise Hermès / 由画家本人及三潴画廊授权提供 / © YAMAGUCHI Akira, Courtesy Mizuma Art Gallery

协作:东京三潴画廊
肖像照片摄影:川井聪

(标题照片:最后的晚餐 2008年 / 布面油画、水彩、墨 / 80 × 233 cm / 摄影:太田拓实 / 由画家本人及三潴画廊授权提供 / © YAMAGUCHI Akira, Courtesy Mizuma Art Gallery)

 

(*1) ^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相对于中国风格主题的“唐绘”,将描绘日本的风景、风俗的绘画称作“大和绘”。镰仓时代,日本模仿从宋、元引进的中国画及其画风而创作的新式绘画,开始被称为“唐绘”,与此相对的“大和绘”,则成为平安时代以来传统样式绘画的总称。江户时代的琳派、浮世绘也是在继承了大和绘传统的基础上开花结果的。

(*2) ^ 在日本,多指明治维新至1945年战败这段时间——译注

(*3) ^ Japonisme,在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因浮世绘的传入、巴黎世博会上的展品等而掀起的艺术运动,为印象派画家们带来了诸多影响。

(*4) ^ 1826年,法国人涅普斯(1765年-1833年)利用照相暗盒拍摄了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19世纪后半期,肖像照受到大众欢迎,许多画家改行做了摄影师。

(*5) ^ 聚焦一点,通过远近法将物体如同眼中看到的那样如实画出的技法。

(*6) ^ 在日本一般指从战国时代(1467年)到明治维新(1860年)之前的时期。

(*7) ^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集了里昂的工业家吉美(1836年-1918年)的大量亚洲艺术藏品。

文化 日本 法国 高阶秀尔 传统 东京艺术大学 照片 现代艺术 现代美术 波普 波普艺术 日本画 西洋绘画 美术史 近代化 日本主义 洛中洛外图 水墨画 鸟瞰图 大和绘 山口晃 pop art Japonisme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