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国际文艺节

畅谈世界文学的平台——访作家池泽夏树

社会 文化 生活

东京国际文艺节上云集了活跃在世界各国文学界一线的人士,他们共同畅谈了21世纪文学的潜力。作家池泽夏树作了主旨发言。这里,请他为我们谈谈文艺节的意义。

池泽夏树 IKEZAWA Natsuki

1945年生于北海道带广,作家、诗人、翻译家。1988年凭《Still Lives》一书获得芥川奖。多次游历世界各国,发表了大量作品,代表作有《梅西亚斯•吉里的垮台》《运花的小妹》《静静的大地》等。译作有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茫茫黑夜》等。另外编辑出版了汇编有20世纪后半期世界文学杰作的《池泽夏树:个人编辑 世界文学全集》。

人类频繁的全球性移动,孕育出世界文学

——近年来,不仅在欧美,亚洲各国也开始竞相举办国际性的文艺节,这是为什么?

其背景在于文学为世界所共享。它意味着,文学从国人阅读的“国民文学”,变成跨越国境,广为世人阅读的“世界文学”。我认识中的世界文学,属于那种虽经翻译也不失其价值的文学。即便讲述的是某个国家、某个时代的故事,也具有可为世界各国读者共享的普遍性主题,读者能够以各自的阅读方式品味咀嚼作品中展现的文学世界。

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这是因为世界享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与半个世纪前相比,我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变的惊人地类似。无论生活在东京还是纽约、巴黎,人们的烦恼大同小异,北京、万象也没有区别。不仅仅是世界的大都市,在地方城市、农村也变得相差无几。

这种现象,是人们频繁的迁移带来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仅是旅游和出差,包括移民、难民在内,人们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不同背景的人们在发生矛盾冲突的同时产生出新的价值观念。现在,文学就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总是在反复不断的纠葛中不断地产生出一些新的事物。

全球化的进展,使各国作家共聚一堂,不再谈论各自的特殊事项,可以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展开交流。通过探讨交流,可以增进作家之间的理解,并满载成果而归。以这种形式收获的果实还将有助于各自新的创作活动。

我在法国生活了5年,这类文艺节在法国是非常频繁的,过去日本从没有举办过类似的活动,很是不可思议。说实在的,它让我感慨“日本终于也开始了啊”。然而,虽说姗姗来迟,但总算站在了起跑线上,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此次的文艺节意义重大。

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

——参加文艺节的翻译也很多。可以认为他们也是世界文学的中坚人物吗?

没有翻译存在的世界文学是不可想象的。在文学的权威主义时代,存在着翻译是无奈而为之的意识。过去确实有这样一个时代,认为如果你不用原文阅读莎士比亚,那么就绝对不会理解它的妙处。可如果那么说的话,就没人能阅读欣赏世界的文学作品了。我认为,没有翻译文学,那么文学就会永远被语言屏蔽在一个狭小的世界之中。

翻译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2种语言“结婚”,诞生出全新的作品。这里有些东西或许会消失,但也会添加进新的成分。远离作者后,作品(通过翻译)还会成长得更加丰满充实。

描写21世纪荒谬不公的重要性

——此次,有许多著名的世界文学作家前来参加了文艺节。

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J.M. 库切

确实,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都云集到了东京。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家J.M. 库切(*1)的参加。库切是我无比敬爱的作家,是一位论及当代世界文学时无法避而不谈的大家。

库切的作品主题,很多都描写了人们遭受到某种剥夺的苦难。例如《铁器时代》,是以种族隔离制度时期的南非为舞台的。主人公卡伦是一个独居的白人老媪,而且身患绝症,身边没有亲人。换言之,她虽非黑人,却生活在多重重负之中。她痛恶种族歧视,在承受着暴力社会摆布的同时,思索着人应该如何生活并付诸于行动。这部作品非常出色地描写了人的尊严。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剥夺了某些东西。描写公理在人类社会中的缺失,可以说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主题。

世界对3.11苦难的共鸣

——3.11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主题吧?

2年前的海啸和震灾,夺去了我们同时代许许多多人的生命。核事故的影响至今不容乐观,它确实令下一代失去很多。该如何接受这样的荒谬不公?如此之多的死者,该如何悼念?许多人面对这个巨大的课题,苦思冥想并试图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么做或许能明白点儿什么,或是能找到什么方法——人们就是这样一直在思考、苦恼、拼命努力。

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首先由记者撰写新闻报道,然后专家们出来解释评论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最后是作家在最深层次上去理解事件的意义并写出作品。

我们日本人经受的苦难,实际上也是全世界的人们以其他形式背负的苦难。这是因为,正如我们翻阅报纸也能明白的那样,悲剧每天都在世界的某处发生。比如,叙利亚、海地、巴勒斯坦等,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痛苦中挣扎。所以,有关3.11的文学作品,极有可能引起全世界的共鸣。

这次的文艺节是以英语国家的作家为中心的,今后,我希望还能邀请亚洲等地的作家,使文艺节成为以全球规模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平台。在世界文学领域,作家之间的相互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或许可以认为,如今已进入了这样一种时代。

采访、撰文:近藤久嗣(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理事)
摄影:大泽尚芳、KODERAKEI
采访协作:日本财团

(*1) ^ J.M. 库切
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曾在英国的电脑公司工作,后改行为作家。1983年凭《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一书初获布克奖,1999年又以《耻》再获布克奖,成为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200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等待野蛮人》、《铁器时代》、《慢性男人》等。东京国际文艺节上,他在世界上首次朗读了最新作品《耶稣的童年》。

文学 小说 东京国际文艺节 翻译 日本文化 世界文学 池泽夏树 移动 库切 铁器时代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