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 逝世后半个世纪的重新发现

小津安二郎的目光

文化

小津的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俄罗斯人们怎样看待小津电影呢?把小津电影介绍到俄罗斯的最具权威的电影评论家诺姆・克雷曼将为我们带来他的见解。

和小津电影相遇——纯真孩童般的目光

我看小津安二郎(1903-1963)电影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不过,我反而在他的作品中体会到了一种在孩提时代才能感受到的纯真的喜悦,甚至让我产生了自己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认识小津那样的错觉。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与小津作品的相遇。那是在1989年,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郊外的伯克利。在与太平洋电影档案馆的馆长埃迪特・克莱默交谈时,提到了小津,但由于小津的电影从未在苏联上映过,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的名字和作品内容。于是,克莱默表现出由衷的同情,问我道:“这里有他的初期作品《我出生了,但…… 》的16毫米胶片电影的复制版。你看吗?”

10分钟后,我坐在了档案馆的放映室里。克莱默将胶片装上放映机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些窝囊的成年人和淘气鬼。孩子们觉得父亲懦弱没出息,但又发自内心地爱着父亲。

后来,我几乎看完了现存所有的小津电影,并得出结论:小津安二郎的最大特点,是他在用一副孩子般纯真的目光凝视这个世界。正因为如此,观众才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他的作品所吸引。我说那是“孩子般纯真的目光”,但绝不同于那种愚钝、任性又不安分的目光,也不是老成的青春期少年的目光,而是聪明的、兼具了敏锐观察力和批判精神的、善良又纯粹的十几岁少年的目光。

在俄罗斯国立电影博物馆上映

自那次后,我便殷切地期望小津的作品能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国立电影博物馆(*1)放映。所以,当日本驻俄罗斯大使馆和国际交流基金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将不为人知的电影大师小津的作品放映计划纳入日本文化节项目时,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一开始,日本方面主张作品不宜太多,可精选10到12部。其理由是,作品舒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格太过日本式,俄罗斯观众可能不习惯。他们似乎担心每一部影片的主题类似,会让观众感到厌倦。不过,我们坚信放映会一定能获得成功。最后,日方负责人接受了我们的意见,将现存36部影片中的33部借给了我们。直到现在,我都对日方的负责人心存感激。

作品从1999年1月26日开始上映,3月9日结束,大约持续了一个半月。每部作品上映二次,第一次是俄语的配音版,第二次是配有英语字幕的日语版。上映期间几乎场场座无虚席,有很多观众既不懂英语也不懂日语,却仍然来看第二次。一位多次前来观看的女士说,她喜欢与屏幕人物进行眼神交流,享受人们的对话节奏。

这可以说正是小津的目的所在。就像许多电影评论家反复指出的那样,小津在拍摄人物对话时从不用反拍镜头。所谓反拍镜头,是指从听者的身后拍摄讲话人的手法,它可以给观众一种就近旁观对话的感觉。而小津总是从正面拍摄讲话人,这样看上去,仿佛是讲话人在对着观众讲述,观众可以和银幕上的讲话者进行眼神交流。

这种效果不可估量。它不但让观众参与到对话中来,而且会让观众对严然出场的剧中人物产生信赖和亲切感。对观众来说,笠智众(1904-1993)和原节子(1920-)已经不是电影明星,而是成为了观众旧时的老友,比起对话的内容,演员的声音传递出温情暖意,还有那恬静的微笑更具意义。小津电影的世界,总是让人感到与那嘴角浮现着安详笑容的佛像有某种共通之处。小津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就这样反映在了银幕之中。

俄罗斯人:在反复之中凝视永恒

日本文化节上映的最后一部影片是《秋刀鱼的味道》,放映结束后,有许多观众迟迟不愿离去,互相交流彼此对作品的看法,久久地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

《秋刀鱼的味道》的主题与《麦秋》有重复之处,我向留下来的100多位观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每一部作品看起来都一样?毕竟小津电影一成不变的中心主题是家族关系,情景设定也大致相同。住房、职场和酒馆的装修风格,以及出场人物的性格都似曾相识,甚至连片中的演员都重复出现在多部作品中。

结果,一位正在学习文献学的女士有些生气地打断了我:“要是这么说的话,契诃夫的作品也都是千篇一律的了!”她反驳道。另一位女士则说,她是把小津作品当做系列家族故事来鉴赏的。不过,由于曾经看过黑泽明的电影,所以她们并没有把小津描述的家庭当成日本的典型家庭来看待。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同一个主题的不断重复不会让观众厌倦,反而精彩地刻画出了人际关系丰富多姿的层面。

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位老音乐教师的意见。“在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听来,巴赫的音乐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们辨别不出旋律的细微差别,只会对杂音做出反应。同样的,小津看起来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而实际上却是在一遍遍的重复中凝视着永恒。 ”

从《晚春》看小津的世界观——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内在情感

过了几年,日本方面提出,希望我“列举出一部最喜爱的日本电影”。要在数不胜数的优秀作品中甄选出一部,这着实不易。衣笠贞之助(1896-1982)、成濑巳喜男(1905-1969)、沟口健二(1898-1956)、山中贞雄(1909-1938),每一位导演都是日本电影界的大师。不过要说“最喜欢”,那还是非小津莫属。

最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小津的世界名作《东京物语》。不过,他的遗作《秋刀鱼的味道》也难以割舍。结果,我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晚春》这部朴实的黑白电影。因为我觉得正是这部电影,蕴含了小津想对日本和世界人民传递的讯息。

《晚春》的故事围绕着早年丧妻的大学教授曾宫周吉和深爱着父亲的女儿纪子展开。周吉希望女儿早日结婚,就谎称自己要再婚。后来,女儿的婚事定下来了,父女二人便一起去京都享受女儿结婚前的最后一次旅行。镰仓的古寺、京都龙安寺的石庭、能乐舞台、杉树林荫道,让人联想起茶道礼仪的早餐等等,这些点缀日常生活的各种日本传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也有一种倾向认为这部作品体现了日本式的保守主义,我只能说这种看法是极其流于表面的。当然,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应该加以保护,不过小津更侧重刻画的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内在情感。曾宫父女之间的亲情,女儿的奉献和自我牺牲,互相体贴的心情,还有一心想帮助两人的亲戚和邻居的善意……。小津虽然在《东京物语》中描写了走向分崩离析的家庭,但在《晚春》里,却将整个人类看做一个大家庭,并告诉人们,对日本人来说,对全人类来说,家庭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标题图片:松竹株式会社

(原文俄语)

(*1) ^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在莫斯科设立的电影博物馆。放映世界各国电影并举办和电影有关的展览和活动。

俄罗斯 电影 小津安二郎 那乌姆・克莱曼 Naum KLEI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