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社游

神社与生态环境②

文化

神道信仰中,不忘对大自然的感谢和畏惧,这对保护地球环境方面提供了众多启示。神道保护森林并将之传承给下一代,这种宗教宛如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让我们来看看自然信仰与神社的关系。

镇守森林寄托着日本人的心灵

很多日本人心中都有一个难以忘怀的风景——小河两岸是一片田地,其间点缀着一些人家,在田地中心的茂密森林里或小山脚下,有一座神社,也叫“镇守森林”。这就是所谓的“里山”(*1)风景。有小时候在里山玩耍的记忆的人,现在可能越来越少了,但里山风景仍然是日本人的心灵故乡,也就是所谓的原点。

事实上,这种里山风景并非自然形成的。“里山”是日本人在长期岁月中创造出来的风景。并经由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断地保护维持,才能继续保持“令人怀念的形态”。日本人从绳文时代起就开始进行植树活动,现在能够确认的日本森林的99%,都是通过植树活动人为造成的。没有经过人工干预的原始森林,在日本列岛上仅仅只占1%。也就是说,这种风土人情环境,是我们的祖先在长年累月中创造并维持而形成的。在里山的中心位置必定有镇守森林,也就是神社。氏神神社(*2)和产土神社(*3),才是里山的中心。人们的生活圈以神社为中心展开,这是自古以来形成的形态。

在日本,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自古以来就根植于心。这也是“借景”和“庵”等概念的基础。也就是说,通过把庭院外边能看到的山林作为连续整体的风景“借”过来,庵这个建筑物本身就同化在自然之中了,这是其存在的理由。这种思想在农民家中也得到运用,比如打开日式拉门,房屋内外就融为一体,即便关上拉门,也阻断不了外面的虫鸣和风声。自然风土带来的温度、音色、气味,对于日本人来说都是“恩惠”。在日本,人们认为“神灵住在森林里”或者“神灵在森林降临”。这就是“镇守森林”的思想。

(*1) ^ 里山,是指村落周围山林及其环境的总称。里山是相对于深山而言的村落自然景观,是一种人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有池塘、农田以及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森林等。所以,里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集合体。

(*2) ^ 所谓氏神,如字面意思就是“宗族的神”。也就是说,是同一宗族的祖先神,拥有同一祖先的宗族崇拜的神,或者他们的祖先神灵。祭祀这种神灵的神社就叫做氏神神社。只不过,现在居住在神社祭祀区域之内的人都叫“氏子(信徒)”,对于信徒来说,也一般把当地的神社叫作氏神神社。

(*3) ^ 自己出生所在地的神邸叫产土神,是守护人一生的神灵。因此,第一次参拜神社也叫做参拜产土神。如果迁到别的地方常住,那么氏神就变成了迁居所在地的氏神,而产土神和迁居无关,一生都不会变。

南方熊楠保住的众神森林

明治时代之前,这样的里山和镇守森林是日本的标准景致。但是,明治39年(1906年)政府发布了“关于向府县社以下神社进献供品的事宜”的法令(*4)。这就是所谓的“神社合祀令”。很多神社因此被其他神社合祀,原址上的镇守森林也消失了。曾经是Himorogi的巨大树木被砍伐转卖,神社区域内的土地也被收走了。而且负责买卖的官员还有冒领贪污的情况,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在那之前,日本全国有20万座神社,一下子锐减到了12万座。情况特别严重的是三重县,大约九成的神社被废弃。其次是和歌山县,神社从之前的3700座减少到了790座。

南方熊楠(图片提供:公益财团法人南方熊楠纪念馆)

博物学家南方熊楠(Minakata Kumagusu,1867〜1941年)阻止了势头继续恶化。他站出来发动了神社合祀反对运动,通过长文《关于神社合祀的意见》发表了激烈的反对意见,同时从自然生态、人类精神文化、地区社会性影响等角度,指出了镇守森林的重大意义和不能废弃的理由。他这么说道。

“神社合祀大大伤害了人们的爱国心。爱家乡之心是爱国心的基础。”

和歌山县田边市的天神崎,作为日本国民信托运动的发祥地广为人知。这里有南方熊楠经常散步的小道,由于景色秀丽,正逐渐成为旅游度假开发的牺牲品。据其长女南方文枝讲,熊楠曾说过“将来房地产公司会买下这儿搞破坏吧”,这真令人惊讶。从田边到那智、新宫这一片纪南地区统称“熊野”,以前从京都来这个地区参拜的人群络绎不绝。就像熊野三神社(本宫、速玉、那智)的神体分别是河流、巨石、瀑布一样,出于朴素的自然信仰,这里郁郁葱葱的森林被守护着。熊野的森林,才是南方熊楠真正的原点。

田边湾神岛的原始森林,因为南方熊楠引导昭和天皇视察过而闻名,被确定为天然纪念物才算是勉强保护住了。昭和4年(1929年),南方熊楠引导天皇视察了神岛并担任讲解,那时他把粘菌装在糖果盒里送给天皇的逸事十分有名。次年,那里树立起了一块刻有南方熊楠诗句的纪念碑。

“一枝もこころして吹け沖つ風わがすめろぎのめでましし森ぞ”(海风轻拂来,抚护吾皇心爱森林之一枝一叶)

神岛(图片提供:公益财团法人南方熊楠纪念馆)

对于南方熊楠来说,尊皇和爱国是一体的。在南方熊楠逝世后的昭和37年(1962年),昭和天皇旧地重游,深切缅怀熊楠,并咏诗一首“雨中眺望神岛 想起纪伊国出生的熊楠”。

这块诗碑就树立在位于白滨的南方熊楠纪念馆前庭院。

(*4) ^ 即所谓的“神社合祀令”。由于这条法令的颁布,地方上的小规模神社被中等规模以上的神社合祀,神殿也被废弃,神社境内所有的土地也被收回处理。

消失在城市里的镇守森林

我国首屈一指的镇守森林是明治神宫,建成于大正9年(1920年)。营造工程则从大正4年(1915年)就开始了。其面积达70万平方米,是一片辽阔森林,大部分是全国各地进献树木并通过义务劳动全新种植营造的。

明治神宫的镇守森林(撮影:中野晴生)

现在,不得不说全国镇守森林的现状相当严峻。特别是在城市里,由于地价高涨导致要合理利用土地的名义,不少地方的神殿几乎是赤身裸体的状态。神殿后面变成了停车场,神社境内也挤满了被称作参集殿的建筑。丧失了森林的“赤身裸体的神社”,很遗憾是无法引起人们尊崇信念的。

即便没有神殿,只要还有森林就能聚拢人心。这是日本自古以来的信仰形态。想想明治神宫那片茂密森林花几十年时间就培植出来了,那么要想使其他神社的镇守森林复活也并非不可能。

标题图片:保留在大城市东京里的宝贵的明治神宫森林(照片提供:明治神宫)

神社 宗教 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