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將“擺脫生活保護”納入國家戰略

政治外交

在世界第3經濟大國的日本,領取生活保護(政府為生活貧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費用的制度——譯註)的人數正在不斷刷新著歷史最高值。這種增加趨勢的擴大,給國家和地方財政帶來巨大壓力,政府為此一直在調整生活保障的制度;最近,作為國家戰略,政府決定了制定“擺脫生活保護”策略的方針。以支援工作年齡層為中心內容,爭取在6月前後制定具體方案,計劃明年向國會常會提交相關法案。但是,徹底改革卻並非易事。

生活保護費領取者 209萬人

將擺脫生活保護納入國家戰略,其背景是領取生活保護費的人數激增。歷史上的峰值是在戰後的混亂時期,1951年度的月平均達到204.6646萬人。之後逐漸下降,1995年降至88萬人。但是近年來再次轉降為升,去年7月超過歷史最高值,2012年1月達到209.1萬人。2010年度的生活保護費總額達到3.4兆日圓。負擔比例為國家承擔四分之三,地方政府承擔四分之一。

2000年度,領取生活保護者按家庭戶數的比例為:老齡者(45.5%)、傷病•殘障者(38.7)、其他(7.4%)。但到2010年度,傷病•殘障者降至33%,其他人員上升至16.1%。雖然老齡者為42.9%,在生活保護者中所佔比例最高;但在16.1%中卻包括了相當數量的勞動年齡人口人員。由於長期的經濟蕭條和90年代實行的放寬管制,非正規就業人員超過了全體就業人員的三分之一,從而提高了“其他人員”類別的比例。

2007年在北九州市發生了一名男子因申請保護遭到拒絕而餓死的事件,厚生勞動省在第二年3月放寬了申請標準,這也影響到領取生活保護費人數的增加。受理申請保護範圍的擴大,形成了遭到解雇的“勞務派遣”人員蜂擁而至的狀態。

徹底改革面臨巨大阻力

即便如此,要改變持續多年的制度仍是困難重重。

4月9日傍晚,在首相官邸舉行了國家戰略會議,野田佳彥首相指示加強低收入階層的對策,對此小宮山洋子厚生勞動大臣提出了“支援自立對策”,並對“勞動收入公積金制度(暫稱)”進行了說明。其主要內容是:領取生活保護費者的部分勞動收入由各地方自治體作為保護費儲蓄積累,在本人脫離保護時作為自立資金返還給本人。領取生活保護費者得到勞動收入後,原則上其保護費相應減除。由於不斷有人指出這一點實際上使受保護者會失去勞動慾望、妨礙其自立,因此決定將相當於其勞動所得的一部分返還給本人。

除了國家戰略會議之外,厚生勞動省從去年5月起,就生活保護問題與地方進行著持續協商。生活保護費領取者的醫療費,全額由保護費支付(醫療補助)成為突出的問題。地方方面,在去年底的中間報告中提出了“引進醫療費自我負擔機制”和設定保護期限促其自立的“有限期保護”等減少支付的改革方案。

但是,為掩蓋因增加消費稅而增加的國民負擔而開始“撒錢”的民主黨不允許削減保護費額度,徹底改革由此被束之高閣了。到頭來,繼續維持了每月10萬日圓的補貼,外加靈活運用與免費職業培訓配套實施的現行“求職者支援制度”,達成了這樣一個妥協方案。

今後,國家戰略會議還將討論調整醫療補助制度。但在民主黨內,甚至連勞動收入公積金制度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出現了“領取保護費時間越長,生活越苦”的論調。

另一方面,自民黨在民主黨政府發表勞動收入公積金制度的同一天,確定了在下次大選的選舉公約中打出有鮮明自助色彩的“削減保護費”的方針戰略。在眾參兩院勢力扭曲之中,越是臨近選舉兩黨的共同點越會消失。被指為“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中最有修改餘地”的生活保護,全然不見其改革的方向。

社會保障 吉田啟志 生活保護 國家戰略會議 增加消費稅吉田啟志 增加消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