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領土問題提案與不合理的能源戰略

政治外交 財經

野田首相提議通過國際法庭解決領土問題

9月26日,野田佳彥首相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考慮到日中、日韓在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譯註)和竹島(韓國稱獨島——譯註)問題上的對立,他表示不會接受那些企圖使用單方面的力量和威懾方式表達己方原則和主張的嘗試,日本將依循國際法,堅持和平解決領土及領海爭議的原則,並向各國呼籲應在接受國際法庭(將產生應訴義務的)義務性管轄權(強制管轄權)的同時,通過國際法庭解決領土及領海爭議。

正如在9月23日發行的《讀賣新聞》(24日發行的讀賣新聞英文版《DAILY YOMIURI》)的專欄中所述,針對已由日本實際控制的尖閣諸島,政府沒有必要通過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對其實施國有化,特意炫耀這是日本的領土,刺激(挑釁)中國。因為我認為如果這樣做,中國會強烈反對,加劇在尖閣諸島海域現場的緊張形勢,並在國際上大做尖閣諸島是中國領土的宣傳活動,最終,日本反而將難以維持“無論中國及臺灣的主張如何,在尖閣諸島的歸屬權問題上都不存在任何國際爭議”這種立場。從這個意義來說,如果政府改變立場,承認日中之間在尖閣諸島的歸屬權問題上存在爭議,那麼,作為解決領土及領海爭議問題的手段,野田首相提出通過國際法庭進行裁決的方案就是合理的。

能源戰略變為民主黨政權“紀念碑式的藝術作品”

然而在能源政策方面,政府的立場就很不合理了。

政府在9月14日召開了能源與環境會議(會議議長為國家戰略大臣古川元久),敲定了“能源與環境創新戰略”,提出“將投入一切政策資源,力爭在2040年前實現核電廠零運轉”的目標。其中列出了三大原則:一是嚴格執行核電廠運轉期限40年的規定;二是只啟用通過了原子能管理委員會安全核查的核電廠;三是不再新設或增設核電廠。同時,針對現有核電廠,稱“應把核電廠作為重要電力來源而充分利用”,明確了推進核電廠重啟運轉的方針。

政府原本計劃據此促使“能源與環境創新戰略”在9月19日召開的內閣會議上獲得通過。然而,該戰略遭到了來自產業界、勞動階層、核電廠所在地自治體、與日本簽訂了原子能協定的美國等多方面的強烈反對。或許是出於這個原因,政府採取了破例的措施,在內閣會議上只通過了今後的整體應對方針,包含“零核電”目標在內的“戰略”本身僅被作為了參考文件。此次內閣會議決定內容如下。

“(今後的能源政策)將立足於能源與環境戰略,與相關自治體及國際社會等各方展開負有責任的討論,逐步贏得國民的理解,在不斷進行具有靈活性的驗證和調整的同時予以實施。”

人們常說政治是一門藝術,以上表述簡直將這門藝術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徹頭徹尾的含糊其辭之舉。在此次內閣會議結束後亮相的電視節目中,野田首相表示“基於國民的呼聲,內閣會議已經確定力爭在2040年前實現零核電,這一目標不會動搖。希望大家理解內閣會議無疑已經確定了大方針和今後的步驟”。可是,上述那段文章無論閱讀多少遍,都看不出國家希望從長遠角度做些什麼,如果關鍵詞是“不斷的驗證和調整”,那麼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戰略”將隨時得到驗證和調整。

如此看來,政府立足於本次戰略內容原定在年內得出結論的新能源基本計劃的制定工作在事實上已逐漸被擱置這一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參與能源基本計劃討論工作的經濟產業省綜合資源能源調查會基本問題委員會委員長三村明夫[新日本製鐵(現在的新日鐵住金)前任董事長]表示“矛盾太多,無法決定”,並已要求重新考慮該“戰略”。

據9月15日發行的《讀賣新聞》報道稱,民主黨在9月6日出台了“將投入一切政策資源,力爭在2040年前實現核電廠零運轉”的建議草案後,政府為避免受到這一建議的束縛,已開始“尋找退路”,在9月14日召開的相關閣僚非正式會議上,政府最終方案中插入了“無論發生任何變化,都將靈活應對”的表述,在增大政策變更餘地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簡言之,政府在考量執政黨民主黨欲通過“零核電”討輿論歡心意圖的同時,又在為確保能源政策的現實妥當性與靈活性而鋪墊“退路”。由此催生的就是閃爍其詞的內閣會議決定。心系下屆選舉的民主黨力圖確定涉及國家經濟基礎的能源政策,而政府又不願受此束縛,如此一來,上述文件就成為在兩者之間形成的民主黨政權紀念碑式的藝術作品。

民主、自民兩黨黨首選舉與下任首相的戰略課題

民主黨於9月21日召開臨時黨大會,舉行了黨首選舉,現任野田首相憑藉絕對優勢再次當選。此後,野田首相請求輿石東繼續擔任幹事長(秘書長)一職。長期以來,輿石幹事長一直提倡優先實現黨內和睦,並主張眾議院選舉應與明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同期舉行。因此,輿石幹事長連任後,理所當然地加強了人們對野田首相將暫緩考慮在年內解散眾議院的推測。

另一方面,自由民主黨在9月26日舉行總裁選舉,第一輪投票屈居第二的安倍晉三前首相在決選投票中擊敗首輪得票率高居首位的前政務調查會長石破茂,重奪了總裁之位。森喜朗前首相和前自民黨參院議員會長青木幹雄等元老對石破茂的強烈排斥,似乎是幫助安倍勝出的重要因素。各種民意調查顯示,自民黨極有可能在下屆眾議院選舉中獲勝,重掌政權。安倍總裁大概會想盡辦法,要求野田首相在(8月參議院通過消費稅增稅法案之前,野田首相向前自民黨總裁谷垣禎一承諾的)“近期”解散眾議院吧。

此外,考慮到下屆政權的走向,傳媒已經開始關注野田首相和自民黨安倍總裁的政策差異了,是“力爭實現零核電”還是“即便要降低核電依賴度,但現在談零核電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消費稅是“2014年提高至8%,2015年提升至10%”還是“雖然贊成提高,但如果通縮現狀沒有改善則不應該提高消費稅”。這些政策分歧並非不重要。但針對日本經濟的現狀,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以下事實。

雷曼危機爆發前一年的2007年,日本的名義國內生產毛額(GDP)為512萬9,000億日圓,出口額為83萬9,000億日圓,進口額為73萬1,000億日圓,實現貿易順差10萬8,000億日圓,海外淨收益為17萬2,000億日圓,國民生產毛額為530萬1,000億日圓。換句話說,從2007年至2011年的5年間,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出口額、進口額、海外淨收益、國民生產毛額分別減少了8.7%、20.7%、6.8%、14.5%和8.7%。此外,由於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後能源進口量增加,導致貿易收支在2011年出現逆差,而今後這種情況還將持續。無論誰成為首相,如何遏制這種長期衰退的趨勢才是日本最重要的戰略課題。

“nippon.com”創刊1週年與阿拉伯語版全新上線

今年10月,“nippon.com”迎來了創刊1週年。同時,從本月開始,除日文、英文、中文、法文和西班牙文外,又新增設了阿拉伯語版。本網站的點擊數正穩步增長,每月的點擊總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評論性雜誌的發行量。關注日本近現代史研究的人都知道,在大正、昭和年代,《中央公論》和《改造》等評論性雜誌曾在日本社會輿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如今,我們也需要一個像上述雜誌那樣的形成理智思想輿論的平台。衷心希望各位讀者給予大力支持,促使“nippon.com”發揮這種平台的作用。

(2012年10月1日)

民主黨 自由民主黨 野田佳彥 安倍晉三 政治 外交 白石隆 經濟 貿易收支 尖閣諸島 核電廠 石破茂 能源 Shraishi Takashi 領土問題 竹島 國際法庭 能源與環境創新戰略 原子能 國內生產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