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能否渡過沉船事故危機

政治外交

一個堪稱轉折點的危機

2014年4月16日「世越號(SEWOL)」客輪沉沒,震撼了整個韓國。

從表面上看,無論在政治、經濟、社會的任何方面,其產生的衝擊都是顯而易見的。在政治方面,事故善後處理工作不力,引發了政治失信和國民對政府危機管理能力的質疑;在經濟方面,無視安全、一味追求利潤的企業特質和政經界相互勾結的體制結構遭到曝光;而在社會方面,人們在沉痛哀悼畢業旅行途中失去年輕生命的學生們的同時,對事故責任者表現出了強烈的憤慨。

上述這些因素催生出國民對政府的批判,而它又導致了朴槿惠總統的反覆道歉、總理等政府官員的辭職以及有關責任部門的改組等。全體國民克制著憂傷情緒,政治動盪傳言四起,韓國已經走到了一個轉折點,在這層意義,可謂是處在危機之中。

朴槿惠總統慰問在體育館內等待消息的韓國客輪沉沒事故失踪者家屬 圖片提供:時事通信社

政治和社會弊端暴露無遺

對此,恐怕必須認真思考問題的核心,即潛藏在表象背後的深層問題是什麼。

4・16危機實際上為韓國長期以來的政治和經濟發展軌跡打上了一個問號,這裏雖然談不上有錯,但應該可以說存在著重大缺陷。

乍看韓國已經基本擁有了已開發國家的地位,社會發展相當成熟,而如今,其國家品格正受到考問。並且,相較於4・16事故背後的社會和政治缺陷,莫如說更重要的是韓國社會對此次事故的反應本身暴露出了某種異常的、不成熟的東西。事故的追究責任方式、道歉和辭職等政治應對的方式,以及更主要的是悲傷和哀悼的心情變為憤怒,進而聲討譴責責任者的社會傾向,即便在感情上可以理解,但恐怕還是暴露出了政治和社會的不成熟。

曾在亞洲金融風暴中發揮作用的三個因素

1997年至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又被稱為「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危機」—譯註)席捲韓國,而韓國之所以能成功渡過危機,至少有三個重要原因。第一是以IMF為中心的外部壓力,第二是日本等友好國家的支持與援助,第三則是韓國成立了新政權,而且該政權抱有力圖貫徹民主主義精神的信念。

就目前的狀況而言,上述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能發揮作用。既沒有外部壓力,與日本的政治關係也很緊張,且現時是保守政權當道。

意想不到的是,4月16日正好是喜劇演員卓別林(Charles Chaplin)的生日。恐怕絕不能讓造成眾多無辜民眾犧牲的悲劇變成一場政治鬧劇吧。處罰責任者自不待言,而現在恐怕還有一些重要工作,那就是在保護事故責任者的人權等問題上堅持依法處理,打破政治上相互勾結的體制結構,還要讓國民保持冷靜和謙遜以便反思重大事故的歷史意義。

4・16以後韓國相繼發生的事故

2014年4月16日 珍島海域「世越號」客輪沉沒
5月2日 首爾地鐵2號線列車追撞
5月19日 首爾地鐵4號線電氣絕緣裝置爆炸
5月26日 高陽市公車總站火災
5月28日 全羅南道長城郡某老年療養型醫院火災

標題圖片:前來「世越號」客輪沉沒事故遇難者集體靈堂悼念的人們(圖片提供:時事通信社)

日韓關係 朴槿惠 世越號 沉船事故 客輪 IMF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