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豪52億日圓拍下明代唐卡

財經 社會 文化

2014年11月2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佳士得(Christie's)秋季拍賣會上,中國明代(1368~1644年)的唐卡,以3.484億港幣(約52億日圓)的價格成交,創下了中國藝術品在國際拍賣行拍賣的最高紀錄。如今在中國,無論古董文物還是玉石珠寶,乃至郵票的市面行情,無不「比翼齊飛」,呈現泡沫狀態。

然而,中國經濟失去了以往的那種氣勢,政府為達成7.5%的經濟成長目標傷透腦筋,而古董文物市場則異常火爆。為此有人將這種現象,看作是中國泡沫經濟上演的最後狂歡。

唐卡的價格比肩巨匠梵谷的名畫

以約37億日圓成交的「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照片提供:佳士得© Christie's Images Ltd.)

這件刺繡藝術品的正式名稱為「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所謂「唐卡」,是繪製在畫布上的西藏佛教畫的總稱。該唐卡長約3m,寬2m。從名稱可知,它描繪的是「閻王」——在綠底色的中央,有一個三隻眼睛,令人毛骨悚然的「閻摩敵」。明朝的永樂皇帝醉心藏傳佛學,下令製作了三幅唐卡,贈送給西藏活佛,另外兩幅現在依舊保存在西藏的大昭寺。

上世紀40年代,該唐卡從中國「流落他鄉」,據說是西藏佛教界領袖贈送給英國友人的。它於1977年首次出現在倫敦的佳士得拍賣會上,被一位印度收藏家以7,000英鎊拍走。此後經兩次拍賣易手,價格上升到約4億日圓,流入香港。

雖說這個唐卡刺繡是中國國寶級的文物,但此類藝術品的市場並不像西方名畫那樣大。11月上旬,在紐約蘇富比(Sotheby’s)舉行的拍賣會上,中國買家以5,500萬美元(約63億日圓)競得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名畫《靜物,插滿雛菊和罌粟花的花瓶》,考慮到這一點,此次超過50億日圓的中標價,不由得讓人略感吃驚。

中標者4月曾以約37億日圓買下「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

買下該唐卡的是中國上海的收藏家劉益謙。今年4月,他曾在香港以約37億日圓競得了明代的小酒杯「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也許有人會想像他是個身價非凡的大富翁,但在中國的富豪排行榜之一《2014年最新胡潤百富榜名單》中,他僅以135億人民幣(約2,565億日圓)的資產,位列第100名。如果把那些不顯山露水的富豪們都算進去的話,中國的劉益謙們可能隨處都是。

據美國的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Company)和中國的招商銀行聯合發布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2009~2013年),2012年,擁有1,000萬人民幣(約1.9億日圓)以上可投資資產的個人,在中國有70萬人。他們的可投資資產共計22兆人民幣(約114兆日圓);其中擁有1億人民幣(約19億日圓)以上投資能力的是43,000人,其可投資資產共計6兆人民幣(約114兆日圓)。

姑且不論這個數據的精確可信度,在中國,有如此巨大規模的資金流入並運作在房地產、股票、期貨交易等市場,這是確定無疑的。其中,房地產過去一直是富裕階層主要的投資對象,也給他們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但現在房地產價格高漲,政府開始調控,導致近年來「甜頭」減少,於是有人指出,這些錢開始流向中國的古董文物市場,引發起陣陣泡沫。

拍賣火爆,但中國經濟的減速超預期

在中國舉辦的拍賣會如火如荼盛況空前,對沉睡在日本民間的大量中國古董文物,也有眾多的買家頻繁造訪日本尋求收購。但是,要說中國的經濟,兩位數成長已在2010年結束,此後開始了下行之路。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為「7.5%」,但第三季度降到7.3%。中國人民銀行於2014年11月下旬突然下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

這是時隔2年零4個月後再次降低基準利率。存款利率(1年定期)下降0.25個百分點,為2.75%,貸款利率下降0.4個百分點,為5.6%。由此也可看出中國當局對經濟的走勢抱有強烈的危機感。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只看表面數字,絕不算壞;但細觀內容,情況卻十分嚴峻。比如「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可能已突破30兆人民幣(約570兆日圓)」;在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房地產等領域,一直反覆不斷地進行著無益徒勞的重複投資。

實際成長率低於6%之說

其結果,據說是「中西部地區的大部分高速公路陷入赤字狀態,負債比率超過80%」(政府高官);而高速鐵路,除膠濟線(青島至濟南)以外,全部赤字,有可能扭轉虧損的據說只有京滬線​​(北京至上海)。

雖說重複建設也能「提振」GDP,但這樣的非正常狀態沒有可持續性,甚至有人認為「中國的實際經濟成長率已經低於6%」。在這種情況下,持續高漲的中國古董文物拍賣以天價成交,說不定就是中國泡沫經濟最後的一抹過眼雲煙。

標題圖片:2014年11月26日在香港舉行的佳士得秋季拍賣會(照片提供:佳士得© Christie's Images Ltd.)

泡沫經濟 中國 中國經濟 拍賣 佳士得 西藏 佛教畫 唐卡 中標 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