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拒反勝——拉夫卡迪歐·赫恩(小泉八雲)與柔道

文化

與嘉納治五郎的交流為契機,將柔道介紹至世界各地的拉夫卡迪歐·赫恩(小泉八雲),對這項利用敵人之力的武術相當醉心。而筆者則提出,長期接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人,其柔韌富彈性的民族性孕育了柔道。

柔能克剛

總是積極描繪日本風土民情及文化獨特性的拉夫卡迪歐·赫恩(小泉八雲)(圖片出處:時事通信)

日本柔道為何可普及至海外? 乃是由於柔道所使用的技巧,與西方的格鬥技在根本處全然不同。格鬥技中,通常是由力量強大的人取勝,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柔道並非如此。即使力量弱的人,也有機會勝出。因巧妙借用對手力道之故。而將柔道發揚至歐美等地的其中一人,便是拉夫卡迪歐·赫恩(日文名:小泉八雲)。

以《怪談》等作品聞名的作家拉夫卡迪歐·赫恩(小泉八雲),1850年出生於希臘來夫卡達島(Lefkada),居住過英國、美國等地,於1890年來到日本。對日本文化充滿興趣,與日本女性小泉節子結婚,於大學任教期間,走訪日本各地,將日本文化出色特異之處寫成文章,後集結成書,介紹至歐美各地。

1891年,經由講道館柔道創始人、同時也是當時第五高等中學校(現在的熊本大學)校長嘉納治五郎的推薦,以英語教師的身分前往熊本任教。對日本文化充滿濃厚興趣的赫恩,來到嘉納教導學生的柔道道場,因而體會柔道的驚人之處,並觀察如下。

當成為大師後,絕不依靠一己之力。亦即縱使面臨最大危機,也幾乎不使用自身的力量。如此一來,使用什麼呢?以敵之力制敵,便是最好的方法。當對手力量越是強大,對其越是不利,反之則有利於己。(*1)

利用對手的力道戰勝,亦即「不拒反勝」,赫恩將此柔術的本質傳達了出去。這裡所謂的柔術,乃指嘉納的柔道,赫恩深深為其出色巧妙的技術所著迷。

然而赫恩想要傳達的並不僅於此。他想要透過柔道來進一步描繪日本近代化的特徵。

西方人曾預言,在日本只要是西方來的東西,服裝不用說,乃至風俗習慣,所有與西方有關之物,皆會被眾人接納。更有甚者,談起宗教,只要法令一下,國民便會改信基督教,某些人相信這一天會來到。但這樣的盲目迷信,起因於完全不知其民族之深厚能力、見識、及自古以來所擁有獨立自尊之精神。與此同時,西方則幾乎想像不到,日本正專心一意地練習著柔術。實際上,在當時的西方社會,甚至連柔術的「柔」都未曾耳聞過。然而,所有一切皆與此柔術有關。

(*1) ^  引用自小泉八雲《來自東國‧心》(平井呈一 譯,1975年)原文為Out of the East (1895年)

歐美人眼中充滿新鮮感的日本人的柔韌

雖然並非所有日本人皆會柔術,但從柔術原理「不拒反勝」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及日本文化的特質。而赫恩則是表現出「西洋人啊,你們可別小看日本了」的樣子。

簡而言之,日本選擇了西洋的工業、應用科學、或經濟面、財政面、法制面等範疇,並在自己國家採用,如此便已足夠。而且日本不論何種情況下,僅採用西方最好的成果,將一旦獲得的東西,轉變成各種不同形態或是做不同的妥善處理,以便完美配合自己國家的需求。自己國家仍維持以往作風,但實則根據敵人之力,盡可能在最大限度內,為自己國家取得利益。以往從未聽聞過、那令人驚訝又聰明的自我防衛術,同時也令人驚異的國技-柔術,是日本直至今日仍能保衛自己國家之因。喔不,是從今以後也能夠繼續守護下去。

寫下此文時正值日清戰爭之際,而於歐美出版則是日清戰爭之後(1895年)的事了。此時也是歐美開始注意到日本的時期。赫恩作品集《來自東國‧心》一書中,收錄關於「柔術」之事。此書在歐洲及倫敦不斷再版重刷,也因此讓更多人有機會見到這本書。

而且自此以後,來到講道館的外國客人增加。其中不乏有政治家、外交官、教育學者等,相繼前來道館參觀訪問。

例如有來自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英國劍橋大學教育學院的修斯博士等約40人、英國公使、英國海軍中將、艦長、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杜伊博士等,皆來日參訪。目的是為了確認「日本近代化成功之因乃於講道館」是否真有其事。

「不拒反勝」這樣的原理,對歐美人來說很新奇。赫恩透過嘉納的柔道來描繪日本的近代化,並成為柔道的傳道者。嘉納治五郎的名字於是在歐美流傳開來。

嘉納治五郎之銅像於2016年9月24日設置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州地區(圖片提供:俄羅斯濱海邊疆州政府伊果力・諾比科夫氏)

赫恩觀察日本文化時所切入角度的有趣之處,自然不用多說。如同赫恩所指出,大方接受異國文化進而吸收成為自己的資產,日本人所具備的柔韌富彈性,正是日本人不可忘卻的優點之一。極其自然地順從對方之力,有機會便取其所長改良成為更適合自己的發想。這是日本人長久以來接受中國文化培養出的能力,我們可以說,柔道便是由此豐饒文化土壤中誕生的。

標題圖片:重現嘉納治五郎授與「俄羅斯柔道始祖」華西力・歐薛普科夫黑帶時的場景(圖片提供:俄羅斯濱海邊疆州政府伊果力・諾比科夫氏)

日本 俄羅斯 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