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故鄉,臺灣——灣生畫家・立石鐵臣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在臺灣受到肯定的立石鐵臣

立石鐵臣活躍於戰前的臺灣美術界,也親自參與了紀錄臺灣的風俗民情・工藝的雜誌《民俗臺灣》、《媽祖》的封面和插畫等的繪製,當時在臺灣是相當知名的畫家。《民俗臺灣》裏,可以看到在臺南關廟前手工編織竹藝品或製作蠟燭、線香的師傅、婚喪喜慶的傳統習俗等,立石根據仔細描繪的素描,製作出栩栩如生的木版畫,如實傳遞了當時臺灣人的生活情形,是相當珍貴的資料。從1970年代起,立石在臺灣受到一定的評價。

近年,伴隨臺灣民主化的成熟,立石鐵臣再度受到矚目。超過10年以上已經絕版的書籍《灣生・風土・立石鐵臣》(邱函妮/雄獅美術)也在去年再版發行,同年在2016年度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上全球首映的「灣生畫家――立石鐵臣」(導演:郭亮吟・藤田修平/2015/日本・臺灣),電影票很早就銷售一空,並且榮獲觀眾票選獎,成了不小的話題。

而且,戰後回到日本的立石,他回想起臺灣的生活繪製了一本《臺灣畫冊》,其中有一幅描繪許多臺灣人聚集到基隆港送行的景象。他們看著遣返船隻離去,並且使用當時被禁止的日文合唱「螢之光」(「驪歌」原曲),這一幅畫作也非常有名。重覆寫下3次「吾愛臺灣」,並且用紅筆點綴著強調符號,彷彿在心中大聲吶喊著。也許這句話對臺灣人在自我認同上引起了相當大的共鳴,在臺灣的年輕一代中迅速地擴散開來。

立石鐵臣1905年在臺北出生,家中男生排行第4。隨著父親轉調內地工作,在9歲時離開臺灣。但在臺灣出生與成長,對於他往後的人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推測是在戰後「留用」期間,立石鐵臣居住過的臺北市溫州街的住宅(攝影:栖來光)

本來就身體虛弱、個性內向的立石,比起和同學一起玩耍,似乎比較喜歡畫圖等可以獨自玩耍的活動。他有著冷靜且孤獨的觀察力,或許是在這時期培養出來的。1919年,他在14歲時搬到鎌倉,16歲向當地畫家學習日本畫,用心畫了周圍植物,21歲時,他追隨同樣搬到鎌倉的洋畫家――以「麗子微笑」聞名的岸田劉生(Kishida Ryusei;1891~1929年),轉而學習西洋繪畫,並且多次在美術展覽上獲獎。岸田過世後,他轉向師事日本近代美術界的大師――梅原龍三郎(Umehara Ryuzaburou:1888~1986)習畫。

師傅的期待反而造成了壓力

梅原帶給立石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他開始向梅原習畫以後,陸續在美術展上獲得大獎,展現過人的才華,因此梅原對他寄予厚望:「將來一定會在日本畫壇上占有一席之地」,認為他將來大有可為。根據府中市美術館的學藝員・志賀秀孝先生表示:梅原應該也注意到立石對色彩的敏銳度與一般日本人不同,他與生俱來的天分讓人聯想到熱情的南國陽光。

然而,立石的家人在日後如此回顧道:對戰後的立石而言,梅原的高度期待反而對他的畫家生涯造成莫大壓力。

在梅原的推薦下,立石從1933年(28歲)起,數度拜訪臺灣,並記下出發前的「返鄉」心情。

「臺灣是我的出生地,在我的記憶中,臺灣是天堂,也是童話的國度…強烈奔放的南國風物將再度帶給我新的夢想,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可以讓我沉浸在創作的喜悅之中…」

立石懷著雀躍不已的心情回到臺灣,留下多幅描繪臺灣風景的油畫。並且,立石在由陳澄波、楊三郎、李梅樹等臺灣畫家為主所創立的臺陽美術協會中,是唯一的日籍創辦人,在當時臺灣人與日本人常有意見分歧的臺灣美術界中,他也是少數受臺灣人喜愛的日本人畫家。臺灣的畫家同儕之間,將立石的畫風稱為「臺灣的梵谷」、「灣生後期印象派」等,給予高度讚揚。令人遺憾的是,許多立石在戰前的作品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竹搖籃」,1943年。出自立石在《民俗臺灣》裏的連載專欄「臺灣民俗圖繪」(提供:紀錄片《灣生畫家――立石鐵臣》)

《民俗臺灣》1944年4月號封面(提供:紀錄片《灣生畫家──立石鐵臣》)

之後,立石接受臺北帝國大學的委託,從事標本畫的製作,投入昆蟲或植物細密畫的創作,他與人類學家金關丈夫(Kanaseki Takeo;1897~1983年)、民俗學者池田敏雄(Ikeda Toshio;1923~1974年)或文學家西川滿(Nishikawa Mitsuru;1908~1999年)等人有著親密的交流,並且參與雜誌《民俗臺灣》的編輯。當時,統治當局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撤掉媽祖像和土地公,改為設置天照大神的神棚,在這樣的時代中,雜誌《民俗臺灣》和《文藝臺灣》的發行並不受當局歡迎,但是充滿著熱情、好奇心、情感與幽默,並且紀錄了許多已經消失的臺灣文化,成為了人類學上無可取代的珍貴資料。

戰争結束後,立石與民俗學者國分直一(Kokubu Naoichi;1908~2005 年)等人,作為技術人才,暫時為國民政府所留用。他居住在現在臺灣師範大學附近的溫州街,並且在臺北日本人學校(臺北日僑學校),擔任第一位美術教師。

二二八事件(1947年)爆發後的1948年12月,立時返回了日本。他靠著繪製圖鑑的插畫等來維持生計,在日本的畫壇上沒沒無聞,直到1980年過世,享年75歲。

30餘年過去。

2015年,由銀座「泰明畫廊」舉辦的回顧展為開端。2016年春,在東京府中市美術館舉辦首次的大型回顧展「立石鐵臣展――獻給美麗的故鄉『臺灣』」。這可以說立石鐵臣終於在日本也開始被評價,並肯定他在畫壇上的貢獻。

府中市美術館・立石鐵臣展(2016年)的大型招牌:作品「春」、昆蟲類的細密畫等(攝影:邱函妮)

花費了70年時間

乍看之下,立石是一位隨著不同時期畫風不斷轉換的畫家,令人難以掌握。然而,不管是哪個時期的作品,每幅都擁有令人過目難忘的魅力。這些作品的共通點在於立石渴望並且充滿熱情地透過繪畫的形式來呈現出來。

從戰後到現在也過了70年,在日本畫壇上立石鐵臣的存在卻完全遭到漠視,或許這與戰後日本人對臺灣的態度有所關連吧――在看完2016年上映的紀錄片《灣生畫家――立石鐵臣》之後,腦海中突然浮現這樣的想法。

在談論日本近代美術史的發展時,對於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朝鮮、滿洲等「外地」美術的潮流是無法避而不談的。但是超過半個世紀以上,日本近代美術史尚未對日治下的臺灣美術做出定位,理由之一可能是遣返時對行李重量的限制,導致在戰前臺灣受到矚目的作品一個個失傳後無法做出評價。另外,在戰後的日本人社會中,長久以來對於「灣生」的存在以及臺灣這塊土地漠不關心的心態也恰恰反映在畫壇中。

返回日本後,立石不曾再度造訪臺灣。即使對臺灣懷抱著強烈的思慕之情,卻將它壓在心裡深處,在內心充滿屈折之下活下戰後吧。

「打棉被」,1941年。出自立石在《民俗臺灣》的連載專欄「臺灣民俗圖繪」」(提供:紀錄片《灣生畫家――立石鐵臣》)

2011年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之後,臺灣民眾給予慷慨的援助,讓日本社會對臺灣的態度有很大的轉變。幾乎每個月都可以看到雜誌推出臺灣特輯,許多介紹臺灣的書籍也被大量出版,無論是大大小小的電視節目裏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臺灣訊息。過去對臺灣的一些負面印象,完全改變成與美食小吃、觀光購物、療癒身心等同等的話題。如今,這日臺間的距離應是戰後以來最接近的狀態了。

夾在日臺之中默默地畫下許多作品的灣生畫家立石鐵臣。其作品中留下來的有關臺灣的蹤跡,彷彿像70年的歷史泥沼中被掏洗出來的沙金,一個個告訴我們他對臺灣的深愛。

參考文獻: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雄獅美術、2004年
泰明畫廊〈立石鐵臣展――生誕110週年〉立石雅夫・森美根子・志賀秀孝的評論/泰明畫廊、2015年
「立石鐵臣展――美麗的故鄉『臺灣』」府中市立美術館、2016年

標題圖片:1935年在臺灣展出時的合照。左起第5位側面西裝者為立石鐵臣;其右抱胳膊者為梅原龍三郎;再其右後者為陳澄波(提供: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臺灣 美術 湾生 台湾 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