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搏命品嚐的魚「河豚」——淺談古今日臺港中的「河豚」

文化 臺灣香港 生活

談到日本的系列電影,大家馬上聯想到的是『男はつらいよ』(臺版譯名為『男人真命苦』)系列作。寅次郎,也就是劇中主角「阿寅(Tora san)」,足跡踏遍全日本,編譜戀曲,劇中充滿了人情味,可說是旅行電影的經典,並且衍生出了惡搞致敬的『卡車野郎』系列作共10集(譯註:日文原名『トラック野郎』的發音為「Torakku yarō」)。

由菅原文太――在『非仁義的戰鬥』等等黑幫電影之中大放異彩的男演員――巧妙地飾演主角「桃次郎」,他是一位負責貨物運輸的卡車司機,途經日本各地時,總是會捲入各種奇妙的事件之中。如同『男人真命苦』一樣,每部作品都會有美麗的女主角登場。『卡車野郎』與致敬的對象(『男人真命苦』)相比,此系列作品常流於低俗,情節開展也不合常理,但在劇中可以窺見1970年代的風俗民情與充沛能量,是筆者的心頭好。

此系列有部作品的劇中場景,設定在筆者長大的山口縣下關市,片名是『卡車野郎:獨行俠桃次郎』(1977年/東映)。飾演桃次郎的菅原文太,把貨物運送到山口縣下關的時候,初次見到女主角夏目雅子(某個世代以上的日本男性,光聽到這個名字就會陷入戀愛陶醉感的早逝女演員)的一幕非常有趣。故事大略是桃次郎吃了河豚(譯註:學名「河魨」,俗稱「河豚」)而感到全身麻痺,為了解毒,跑到沙灘上把自己埋入沙中,只露出一顆頭。就在此時,女主角登場,桃次郎對她一見鍾情,情節相當逗趣。

劇中場景設定在山口縣下關市,一說到下關,日本人腦中浮現的就是河豚,而河豚則因其內臟的毒性,容易讓人聯想到中毒。這部電影在1977年上映,剛好在上映2年之前,國寶級歌舞伎演員的第八代坂東三津五郎,在京都因過度食用自己愛吃的虎河豚肝臟而中毒身亡,因此河豚的毒性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

日臺因食用河豚發生的中毒案例

根據厚生勞動省(譯註:日本中央部會之一,掌管醫療、食品安全、勞動政策、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等全國性業務)的資訊,現在日本因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人數中,過半是因為食用河豚所造成(*1)。因食用河豚中毒的案件,每年約有30件,總計50名左右的食物中毒者中,有數人喪失生命。毒素的主要成分名為「河豚毒素」,食用後20分鐘到3小時內會出現麻痺症狀,逐漸擴散到全身,最後因呼吸困難而導致死亡。所以說,日本人真的是搏命也要吃河豚。

事實上在台灣也出現許多河豚中毒的案例。從1991年到2011年間所發生的食物中毒死亡事故共有15件,其中11件就是因為食用河豚而導致中毒,因此可知臺灣人對河豚的興趣也是不淺(*2)

河豚的加工處理及專業調理師執照之現況

如果中了河豚的毒,把身體埋在沙灘裡真的有解毒功效嗎?

我們請教在河豚的主要產地下關經營河豚料理店「ふくの関(Fukunoseki)」的上野健一郎社長,他笑著否定地說:「那根本就是迷信!」這間料理店一開始奠基於長年經營河豚買賣的中盤商「畑水産」,現在的母公司是河豚加工廠「株式會社ダイフク(Daifuku)」,也就是所謂的河豚專門店。

魚市場競標河豚一景(提供:下關市)

「山口縣在這數十年之間,未曾發生過中毒意外,目前除了山口縣之外,福岡、大分、東京和大阪等地的自治單位,皆各自發放「河豚」加工的調理師專業執照,允許餐廳提供河豚料理,但是山口縣的審核標準相當嚴格,對於處理河豚的安全性,非常自豪。」

日本全國捕獲的天然河豚,以及以長崎縣為中心的養殖虎河豚中約有8成,都集中運往下關,送上岸後,在下關進行加工。理由在於河豚加工廠都聚集於此地。加工廠裡將河豚有毒的部分和可食用的部分分割,確認是完全無毒的狀態之後,才出貨到日本全國各地。

因此,電影『卡車野郎』裡出現的中毒場景,因食用餐廳或料理店提供的河豚而中毒的狀況,無論是當時或現在,幾乎不可能發生,而現在日本發生的中毒事件,也大多因非專業人士的處理所造成。

第8代坂東三津五郎的中毒死亡事故,則另有原因。事實上,「虎河豚的肝」含有強烈的毒性,現代人大多難以理解為何有人性嗜此物,但其實在當時的老饕之間,許多人私底下喜好以河豚的肝代替芥末,融在醬油裡沾河豚生魚片吃,因為毒素的關係,可以享受舌頭麻痺的細微快感,在把酒言歡之下,由於身體麻痺再加上酒醉,意識逐漸朦朧,一盤接著一盤,造成食用過量而導致死亡――如今應該沒有這種違法的店家了。

禁食河豚令與解禁之歷史因緣

在河豚的主要產地山口縣,河豚(Fugu)的發音方式不加濁音,唸作「Fuku」,諧音「福(Fuku)」取其幸福之意。而山口縣的下關市為何會發展成河豚的主要集散地?其中自有典故。

山口縣位於日本本州的最西邊,三面臨海,自古便是與中國、朝鮮的貿易往來之地,人稱「西邊的京都」,繁華一時,也曾經是源平合戰(譯註: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從1180年到1185年的6年之間,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士家族為了爭奪權力而展開的數次戰役總稱)、明治維新等等歷史事件的重要舞台。

由於推動明治維新有功,成為日本首位首相的伊藤博文也是山口縣人。在他返回家鄉之際,造訪了某家料理店,當天海上天候不穩,漁獲不佳,苦惱沒有好菜招待貴客的老闆娘,冒著被責難的風險,端出河豚――豐臣秀吉時代被嚴格禁止,但在山口當地,則已經發展出一套標準的烹調方式――給伊藤博文享用。

驚艷於河豚美味的伊藤博文,在1888(明治21)年解除禁令,發放「河豚料理公許第1號」執照給那家料理店。此料理店名為「春帆樓」,是下關最高級的料亭(譯註:高級的日本傳統餐廳,必須有熟客引薦,採預約包廂制,環境隱密,食器雅緻,庭園與室內設計揉合傳統文化,深受政商界人士喜愛)。數年之後,伊藤博文和李鴻章就在春帆樓簽署「馬關條約」(日文為「日清講和條約」)。雖然目前餐廳已經改建,但原建築的2樓就是簽署條約的會場。

依照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的內容,協議大清帝國需賠償鉅款,並讓朝鮮從朝貢國的地位獨立,以及割讓臺灣、澎湖群島和遼東半島給予日本。清朝代表大使李鴻章、日本的伊藤博文總理大臣和陸奥宗光外務大臣聯名簽署的條約文件,一份在日本,另一份則隨著蔣介石被帶到臺灣,目前收藏於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大清帝國割讓臺灣予日本,開啟此後臺灣和日本命運與共的歷史之地,就是位於山口縣下關市的第1號河豚料理店――春帆樓。

春帆樓前的「日清講和條約記念館」之中,除了藏有當時的珍貴史料,也重現了當時簽署合約的房間(免費參觀,攝影:栖来光)

因毒性而蒙上神秘色彩的河豚,讓人越想品嘗其滋味

在中國,2300年前的秦朝時代成書的『山海經』裡有河豚的相關記載:「䰽䰽之魚,食之殺人」;另一方面,宋朝的詩人蘇東坡,也留下了數首頌讚河豚美味的詩文,由此可以得知,河豚在中國,也是讓人願意搏命一嚐的美味,歷史悠久。其後,中國政府在法律上於1990年明文禁止河豚在中國境內的食用與販賣,但中國國內的河豚養殖與加工企業,持續出口河豚,擁有超過20年以上的耀眼成績,2016年食用河豚有條件地解禁,中國民眾對於河豚的興趣也再次升高。

河豚在香港的狀況又是如何?于逸堯是一位香港的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知名美食家,根據他的看法,目前香港沒聽說過餐廳能夠提供河豚料理。但在70年前,部分香港人也有吃河豚的習慣,他會知道此事,也是因為聽說他的曾祖母曾經吃了河豚而中毒的事情。而在臺灣,主要是在日本取得專業執照回臺的廚師所開設的日本料理店,才能吃到河豚料理。

日本從繩文時代開始,就有食用河豚的習慣,其遺跡在日本各地的貝塚――也就是古代人類的垃圾場――之中都可以找到,但從豐臣秀吉公布「河豚食用禁止令」後,禁食河豚持續至近代。為何禁止?那是因為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一嚐美味的人,前仆後繼,未曾斷絕的緣故。

河豚(提供:下關市)

自古以來,人類便一直強烈地魅惑於品嚐危險的河豚,接近死亡的快樂,真是那麼甜美嗎?河豚,讓人感到人類慾望的深不可測,有些不寒而慄。但話說回來,河豚若無毒性,或許也就無法榮登「珍味之王」的寶座了吧。

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進步到一個家庭主婦可以從網路上向山口縣訂購虎河豚,然後在自己家裡也能享受其美妙滋味,可以說日本人花費了數千年,終於以智慧和技術征服了河豚這種「毒魚」。養殖技術也大有進步,研究出「無毒虎河豚」。另外,河豚一直被認為是冬季的美味,但一般人或許還不太知道,目前已經出現品質優良、而且一年四季皆可品嚐的養殖虎河豚。

美味又安全的河豚生魚片,一入口的冷冽清甜又彈牙的口感,想到其背負著多少過往的重大犧牲,或許別有一番滋味。

標題圖片:河豚料理(提供:下關市)

中國 日本 臺灣 旅行 山口縣 河豚 旅行 台湾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