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臺僑」和「在日華僑」之間——如何定義旅日的中華民國國籍保有者╱臺灣出身者?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定居日本的「台湾人」國籍現狀

1945年之前,日本曾統治過臺灣,因此許多當年移居日本的臺灣人及其後代,現在還住在日本。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之後,甚至在臺灣民主化之後,也有許多臺灣人陸續移居日本。

雖然這些都是來自臺灣的移民,在日本都叫「台湾人」,但由於移居時期、成長過程中所受的教育、以及當時國內國際情勢的不同,他們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和臺灣意識也有諸多差異。因此,目前生活在臺灣,並且理解臺灣的人看來,這些經歷了曲折歷史的「在日台湾人」及團體,顯得有些難以理解與格格不入。

王貞治、翁倩玉、王育德,這些都是在臺日兩國知名的「在日台湾人」,若檢視他們的國籍為何,卻會發現令人意外的複雜情況。

王貞治並非臺灣人,他是祖籍浙江的旅日華僑第二代,和臺灣並無地緣或血緣上的關係。和王貞治一樣,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接著中華民國「轉移」到臺灣之前,便來到日本的華僑與其後代,在日本1972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他們也並未轉換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而保持原本的中華民國國籍。目前在日本社會中,仍有不少像這樣的旅日華僑。這些華僑和中國改革開放後才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定居海外的中國人(新華僑)當然不同。

翁倩玉1950年出生於臺灣的歌手,1952年移居日本的本省人。1972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時,取得日本國籍。在這個時期,有許多旅日「中華民國國民」,放棄了中華民國國籍,並取得日本國籍。

王育德1924年生於臺南,1943年進入東京大學就讀,戰後回到臺灣。1947年發生228事件後,由於擔心自身安全,於1949年再次赴日。1960年成立「臺灣青年社」,發行刊物《臺灣青年》,持續呼籲(脫離中華民國體制)追求臺灣獨立的重要性。因此,為國民黨專政下的中華民國所忌,他的中華民國護照被註銷。1985年,王育德61歲去世。

如前所述,這些「在日台湾人」之中,也有不是「中華民國國籍」的人。在海外,也不是只有臺灣人才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臺僑」這個稱呼,是從「中華民國國籍」(擁有與否)的角度來判斷,還是泛指來自臺灣島上的移民?無論是使用或是聽到這個稱呼的人,都要特別注意背後的歷史複雜性。

「臺僑」議題的盲點

在思考臺灣社會對於「臺僑」和「華僑」的認知問題,時代力量的立法委員林昶佐在2016年3月,對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的質詢,值得我們關注。

當時林委員質詢問到底華僑是誰?臺灣僑委會的工作對象「僑胞」(海外同胞)的定義究竟為何?接受質詢的委員長陳士魁回答:「僑委會所服務的僑胞有4千萬人」、「僑委會並未區分『臺僑』和『華僑』,也不問藍綠,只要是支持中華民國、愛臺灣的人,都在我們的服務範圍之內。」針對此林委員回應:「僑務委員會是依法成立、依法行政,使用臺灣人民依法納稅的經費,怎麼可以去服務一個非法律名詞不精確的4千萬僑胞對象?」、「應該將服務對象限定為從臺灣移民出去的臺僑」。因此,像是「華僑是資產?還是負債?」這樣的討論,在臺灣的新聞媒體上也沸沸揚揚,持續多日。

在這片討論聲中,非常可惜地未能深入探討「中華民國國籍」,乃至於「中華民國國民」的定義。若真如林昶佐委員所主張「應該限定臺僑為從臺灣移民出去的臺灣人」,那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臺灣人,是否也算是「臺僑」?抑或如同王貞治,與臺灣沒有地緣及血緣關係的人,其中華民國國籍將會被剝奪?

承上所述,臺灣社會對於「臺僑」和「華僑」的認知,與現實生活中和臺灣深度連結的「臺僑」和「華僑」之間產生落差,缺乏「身處海外的中華民國國民的範圍究竟包含哪些人」這樣的視角,便成了討論時的盲點。

「在日台湾人」╱「中華民國國民」組織的現狀

此外,日本的『在留外国人統計』之中,長年以來將臺灣移民登記為「中国人」,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1980年代(來自中國的)新華僑遽增。在此之前,「在日中国人」(旅日華僑)之中,臺灣人占了接近一半,因此,直至80年代為止,大體上來說,旅日臺人是一個可以左右旅日華僑的群體,統合此群體的代表性組織,便是1945年後,在日本各地成立的「華僑總會」。但1949年後,臺灣和中國的關係生變,也影響了華僑總會的組織系統, 團體一分為二,各自成立了親中華民國的總會和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會。當然,這樣的分立並不是以中國人和臺灣人為區分。

舉例來說,東京便有「中華民國留日東京華僑總會」和「東京華僑總會」兩個組織同時存在。前者擁護中華民國;後者則親近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兩者長期都在臺灣移民的掌控之下。為何旅日臺人能夠左右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團體?那是因為前述組織,長久以來與活躍於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左翼運動者――像是臺灣共產黨等等――維持著深遠的關係。他們與臺灣獨立運動者一樣,皆為國民黨所忌,長年無法回到臺灣。縱使現在已解嚴,可以說是重獲行動的自由,但在過去的國民黨一黨專政下,他們這種旅外臺人被迫長期躲避藏匿,很難避免現在的臺灣社會對他們貼上「格格不入」的標籤。

那麼,擁護中華民國的華僑總會,其組成人員又是如何?此會的規約之中,限定會員對象為「中華民國國籍的持有者及歸化者」。日本各地約有30個此類華僑總會,不同地區的名稱稍有差異,如「中華總會」、「臺灣總會」等。無論何者,推行的業務大多是代為申請中華民國護照、會員間的親善交流、支援東京、橫濱和大阪的中華民國華僑學校、舉辦雙十國慶相關慶祝活動、促進與當地縣市議員的交流等等。但在訴求臺灣本土化的旅日臺人之中,有些人批評這些組織往往具有大中華主義的觀念。

開啟與旅外臺人與旅外中華民國國民的對話

2017年5月24日《自由時報》的報導之中,可以見到前述認為,親中華民國組織只重視「中華利益」的看法。

許多旅日臺灣人團體,長年以來在日本從事臺灣獨立運動及推動臺灣本土化,對於此類組織,在《自由時報》的報導之中提到:「在日本的臺灣人僑社,有大中華主義的團體,也有以臺灣優先的臺灣本土意識團體」。東京就有「在日臺灣同鄉會」和「留日臺灣同鄉會」兩個團體,該報導認為「在日」是臺灣本土派,而「留日」則是中華主義派。筆者作為一個「在日台湾人」,認為此區分方式有些過於粗糙。

這些同鄉會成立的時間和過程完全不同。「留日臺灣同鄉會」1945年成立於東京,創始會長是曾以「黨外」的身份參選臺北市長的高玉樹。此團體的確是在國民黨專制統治下,由一群想要加強和臺灣交流的臺灣人所成立,但這也是臺灣歷史的一部份。

而「在日臺灣同鄉會」則是於1973年由王育德在東京成立,來自台南的郭榮桔擔任首任會長。此會曾經推動旅日臺人的外國人登錄證明書上所註記的「中国」國籍更名為「台湾」等等活動,以及維護旅日臺人權利的各種會務。

兩者區別在於,是否接受「中華民國」。包含華僑總會在內,「留日」的活動都可以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另一方面,「在日」的活動則無。但無論哪個團體都和臺灣政府維持著密切關係,當中刻畫著旅日臺人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

在此簡單介紹一個關於南歐國家――斯洛維尼亞。1991年,斯洛維尼亞從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獨立後,當時雖然已成為獨立國家,但在此地區生活的人們之中,無論在獨立之前或之後,都有很多人移居海外。1940年代初期,納粹德國入侵斯洛維尼亞;1945年之後,此區域成為南斯拉夫共和國,施行塞爾維亞語的教育。在這個時代從斯洛維尼亞移居到海外的人們及其後代子孫,與斯洛維尼亞共和國成立後才到海外的人們,就算同樣是斯洛維尼亞人,對自己國家的看法也大不相同。臺灣的情況也很類似。

或許是筆者杞人憂天,但臺灣社會若無視於旅日臺人的歷史過去,對於和臺灣關係深厚的華僑和中華民國國民的定義,也沒有深入且透徹的討論之下,一旦冒然將這些人╱團體與臺灣的關係「中止」、「切割」的話,恐怕反而會疏遠那些原本親近臺灣的人,也將限縮臺灣在海外的生存空間。

中華民國國籍法採父母雙系血統主義,也承認雙重國籍。例如:旅外中華民國國民若生活居住在日本這種非採用屬地主義的國家,與非日本國籍者結婚時,其後代將可繼承中華民國國籍。如同過去的臺灣人在去殖民的過程中一樣,希望與臺灣沒有地緣關係的旅外中華民國國民,不會突然被剝奪其國籍和身份,成為無根的飄零野草。

標題圖片提供:岡野翔太

日本 臺灣 國籍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