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天皇的信仰

文化

今上天皇是在日本國憲法下即位的首位天皇。天皇受到皇后所展現的基督教精神的影響,多年來一直在摸索哪些才是符合象徵天皇身分的行為。其具體行為包括慰問災區、參加追悼和祭奠活動。而這些行為,是以怎樣的信仰為支柱的呢?

天皇信仰神道?

在現行憲法下,天皇是否擁有信教自由呢?

這個問題是非常複雜的。皇室成員不屬於戶籍法的適用對象,在這一點上有別於普通國民。如果是一般的公民,信教自由受到憲法保障,而以天皇為首的皇室,則不能用憲法的規定來說明。

自明治時代以來,天皇一直在皇居內的宮中三殿舉行宮中祭祀。不過,戰後憲法經過了修訂,宮中祭祀失去了官方性質,被視作天皇家的私人行為。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天皇的信仰是神道呢?

對此我們也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按照神社方面的看法,絕大多數國民都信奉神道。各宗教法人每年會向日本文化廳宗教科信徒人數,該資料顯示,神道類宗教法人的信徒大約有9000萬人。

然而,通過民意對民眾進行的信仰調查發現,回答自己是神道信徒的受訪者僅占2%左右。由此可見,現實情況是他們自身並沒有信仰神道的意識,只是被各家神社視作為信徒。而且,到底神道能不能理解為一種宗教?這個問題是存在爭議的。神道不同於基督教和佛教,沒有創始人。沒有創始人,就沒有教義,也不存在教典。

這樣一來,那麼就算天皇日常性地進行宮中祭祀,也不能斷言天皇的信仰是神道。

明治以前的歷代天皇都皈依佛教

實際上,回顧一下歷史就可以發現,歷代天皇信仰的是佛教而非神道。

佛教最早通過官方管道傳入日本時,欽明天皇(?~571年)深為佛像之美而感動,相關故事在《日本書紀》中留下了記載。聖武天皇(701~756年)下令建造東大寺大佛,便是基於對佛教的虔誠信仰,這種信仰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全國國民共同展開的一項重大工程。

平安時代,最澄(766/767~822年)和空海(774~835年)從中國帶回密教信仰後,天皇對接受灌頂這一密教儀式產生濃厚的興趣。平安時代末鎌倉時代初期,天皇甚至開始通過「即位灌頂」這種密教儀式來即位。

要問明治以前的天皇信仰是什麼,那麼應該是佛教。當然,天皇也會在宮中「賢所」祭祀皇祖神天照大神,和神道保持著聯繫,但天皇更趨向於對佛教的信仰。

而且,從中世(自1192年鐮倉幕府成立到1573年室町幕府滅亡的約4個世紀——譯注)到近世(江戶時代——譯注)這段時間,一直是「神佛習合」(神佛合一——譯注)的時期,神道與佛教深度結合,已經無法將兩者分開來加以思考了。

明治以後,與神道的關係加深

到了明治時代,受到神佛分離、廢佛毀釋等運動的影響,「神佛習合」消失,現今已經很難再現。在朝廷設於京都時期,宮中曾經存在過一個被稱作「御黑戶」的佛壇,但隨著神佛分離,這個佛壇被遷移到了天皇家族的家廟京都泉湧寺。

進入明治時代後,天皇與神道,或者說天皇與佛教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起初,明治政府為了確立天皇親政,將神道作為核心思想推進國家建設,導致佛教被徹底清除出了皇室。明治時代,山階宮晃親王曾經出家當過寺院住持,希望死後能舉行佛教式的葬禮,但未能得到明治政府的同意。

相反,明治2年,年僅16歲的明治天皇參拜了伊勢神宮,這是歷史上天皇首次參拜該神宮。儘管歷代天皇此前從未造訪過伊勢神宮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謎團,但之後,天皇與神道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當時,沿途的195座寺院都遭到了毀壞。

明治天皇本人是如何看待這種變化的?我們不得而知。當時他年紀尚輕,也可能對宗教和信仰這些東西並沒有堅定的想法。至少,把佛教信仰逐出皇室的,是那些試圖將神道作為新的日本國家核心思想的國學家和神道家。

明治政府將神道脫離了宗教的範疇。具體來說,就是將最初在內務省內設立的「社寺局」,分割成了「神社局」和「宗教局」,神道受到了不同於佛教和基督教的區別對待。

早在那個時候,大日本帝國憲法就已經制定,信教自由也得到了承認。之所以將神道與其他宗教加以區別,目的在於通過將其置於宗教範疇之外,使之上升為國民道德,把神道禮法強加於全體國民。

天皇扮演著在宮中三殿祭祀皇祖神、皇靈、天神地祇(所有神明)的主祭神官角色。國民祭拜神明,同時也崇拜作為主祭的天皇。這種體制是在明治時代確立的。

支撐作為象徵之行為的信仰

據說今上天皇非常熱心於宮中祭祀。這是人們在討論天皇生前退位問題的過程中發現的,一部分有識之士主張,天皇只要專事這些祭祀活動即可,不需要進行其他活動。

但是,在近代社會,歷代天皇的活動並不僅限於宮中祭祀。雖然大正天皇因為身體不好,未能充分開展活動,但其他天皇都多次外出巡視,戰後的昭和天皇還積極地去接觸普通民眾。今上天皇經常到災區慰問災民,前往歷史上經歷過戰爭的地方悼念死難者。

而且,天皇在《大日本帝國憲法》下發揮了被稱作「天皇大權」的權能,在《日本國憲法》下履行了各種國事行為。天皇需要履行的職責十分重大。

《日本國憲法》將天皇定位為國家的象徵和國民統一的象徵。但針對象徵的具體含義,憲法中並沒有特別的規定。

在面向國民表達退位意願的言談中,今上天皇表示自己「每天都在摸索被定位為象徵天皇的理想狀態」。只要憲法沒有對象徵的含義做出具體的規定,那麼天皇本人就不得不一直自行思考下去。對此,天皇列舉了「訪問日本各地,尤其是偏遠之地和各個島嶼」等具體事例。

從天皇的言談內容中,我認為天皇多年來摸索的作為象徵的行為,恐怕正是佛教中的「菩薩行」或者說「利他行」,意思就是為了拯救他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這樣的行動。

多年來,天皇和皇后經常在災後第一時間前往尚處在危險狀態下的災區,還訪問過一些未必對天皇抱有好感的戰地。訪問期間,甚至有反對派朝他們投擲汽油彈。即便年事已高,天皇和皇后依然堅持開展這些活動,無非是因為他們懷有堅定的信念。

在神道的世界,不存在即使犧牲自己也要拯救他人的教義。而佛教從誕生之初就一直在宣揚這種教義。

《法華經》在日本的佛教信仰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中有個詞叫做「不惜捨=身命」,即不惜自己的身體甚至性命而為他人效力。

今上天皇不具有國政方面的權能。但既然是象徵國家的人,就需要有能夠支撐自身行動的動力。信仰的作用便存在於此。天皇依靠與歷代天皇淵源深厚的佛教信仰來支撐自身的行動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標題圖片:今上天皇和皇后訪問關東和東北遭受嚴重水災的災區,前往鬼怒川潰堤現場附近視察(2015年10月1日於茨城縣常總市三阪町,時事社)

天皇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