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讓臺灣成為「蓬萊米」之島的推手——末永仁

文化 臺灣香港

日本種稻米栽培的宿願

1895年,根據馬關條約,臺灣被清朝割讓給日本。過了一段時間,日本在臺灣的統治上了軌道之後,農業問題成為一大焦點。隨著近代化發展,人口大量增加,糧食不足的問題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推動將氣候溫暖的臺灣作為糧食供給地的計畫。17世紀左右,稻米的栽培技術傳入臺灣,運往大陸買賣的臺灣米是缺乏黏性,口感乾硬的秈稻種(indica)。因此,栽培符合日本人喜好,具有黏性的日本米(japonica)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於是,1899年臺北農事試驗場進行日本米10品種的實驗栽培,因尚未確立栽培方法,所以屢試屢敗。總督府決定優先進行在來米的研究,自1910年起全島開始實行去除紅米及選出優良品種等初步計畫。這一年,有位日本青年遠渡臺灣,那就是末永仁(1886-1939年)。之後,末永終其一生奉獻給這個剛起步的稻米品種改良工作,爾後被尊稱為「蓬萊米之母」。

1886年3月15日出生的末永仁,是福岡縣大野城市大城(舊筑紫郡大野村釜蓋)第4代村長的長男。1905年從大分縣的三重農學校(現大分縣立三重農業高校)畢業後,立即到福岡縣立農事試驗場工作。23歲時,長男出生不久後,卻遭遇妻子病歿。剛好農學校的學長豐田詢問他,臺灣面臨農業技術人員不足的問題,是否願意前往臺灣工作。當時,希望人生能夠重新出發的末永,把長男寄託給雙親照顧,隻身前往臺灣。來到臺灣的末永到嘉義廳庶務課擔任技工,投入才剛起步的稻米品種改良工作。

臺中農事試驗場・末永仁場長(提供:古川勝三)

蓬萊米的發祥地,臺中農事試驗場

末永以在農校學到的知識為基礎,熱衷投入品種改良的工作,把實驗細節詳盡地記錄在筆記本上,反映出他誠懇認真的個性,並且報名了自 1913年開始舉辦的「技術員製作作品展覧會」,連續兩年獲得一等賞的肯定,相當風光。或許正因為如此,1915年10月,調職到臺中州廳的臺中農事試驗場,當上試驗場的農場主任。已經在2月到職的磯永吉技師,對於末永的上任比誰都還要開心。向博覧會提出的335篇論文裡面,有一段記載了末永得出的結論,「日本米適合在臺灣栽培,將來應該普及」。磯永吉也認為臺中是最適合研究日本米的地方,因此希望末永也調任到臺中。當時的磯永吉正想要像末永這樣可以在現場領導統籌的人才。

「幼苗」的育種與「理論」的完成──實現日本米的育成

兩個人都是1886年出生,同樣非常喜歡棒球,更重要的是對日本種的稻米品種改良抱持高度熱忱。磯永吉是個頭腦聰慧、擅長社交,並且具有行政上和政治手腕的人。相對地,末永仁是個勤奮不懈的人,個性溫厚踏實。在研究上,擔任技師的磯永吉負責理論面,在他之下的技工末永仁則專注於現場的實踐面,兩個人相輔相成,即使在磯永吉調職之後,終生都持續著這樣的搭檔關係。

磯永吉利用純系分離選拔法選出了350種的優良品種後,成功進行在來米和日本米的配種,「嘉南2號」「嘉南8號」等的育種也成效顯著。

另一方面,1917年末永仁從在來米裡面發現了劃時代的「防止稻種老化法」。「防止稻種老化法」指的是不密集種植,等秧苗成長茁壯後,比原先的時期提早移到水田裡栽種的方法。在來米的栽培長久以來是透過移植老熟苗來進行插秧,此簡單的方法顛覆了以往的常識。同一年,磯技師遠赴歐美留學,時間長達1年半,而末永仁在這段期間把在來米的成功也應用在日本米上,結果,1920年日本米也成功培育。這個發現證明了即使是在亞熱帶地區也可以栽培日本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是,為何這個方法能讓稻米順利生育的科學根據尚未解開,所以沒有公開。

留學結束後,磯永吉作為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就任種藝科長一職。當然,對末永仁在日本米的育種成功感到欣喜萬分,兩人一致認為末永命名的「幼苗」日本種育成需要科學根據的佐證,於是一起攜手挑戰這個難題。結果,利用C/N(碳氮比)成功解開了問題,並取名為「幼苗理論」,於1921年公開發表。至此,確立了在臺灣的日本米的栽培法,臺灣的稻作也迎向重要的轉換期。自1899年栽種日本米失敗後,已經過了22年,結束在來米研究的總督府對這項捷報也為之沸騰。

日本種的統稱,被命名為「蓬萊米」

但是,還無法就此安心,因為要在哪裡栽培日本種的秧苗,依舊是個難題,而努力解決這個問題的是仙臺出身、東北帝大畢業,任職於總督府殖產課的平澤龜一郎。平澤注意到臺北郊外由火山形成的大屯山「竹子湖」,海拔600多公尺,濕度低、雨量多,加上肥沃的土壤,四周群山環繞,和九州的氣候相似,他深信用作為在來種的自然交配或是防治病蟲害的實驗田,是最適合不過了,而且種植九州產的「中村種」,成效良好。1923年,臺北州廳設立「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成功大量培育出日本種的秧苗。最初獎勵臺北州的農家種植,接著從「竹子湖」發送中村種和愛國種的秧苗到臺灣各地,擴大栽培面積,產量也因而增加,即使在日本內地也能賣出好價格。伊澤總督瞭解這個狀況之後,1926年5月舉辦的「第19回大日本米穀大會」裡,把在臺灣栽培的日本種的統稱,以「蓬萊米」來命名。然而,到了6月,臺灣特有的稻熱病蔓延到「中村種」,於是在嘉義農事試驗支所獎勵選拔出的「嘉義晩2號」,用來取代中村種。但因為「嘉義晩2號」的味道不佳,市場價值低,所以農民對新品種的出現相當期待。

在臺中農業試驗場的場長宿舍與家族拍照留影。末永Kuni(前排左)、末永仁(前排右)(提供:古川勝三)

蓬萊米的代名詞「臺中65號」育種成功

1924年,晉升為技師的末永在臺中農事試驗場進行日本米品種的雜交,以「神力」為父方,和「龜冶」育種,結果相當成功。但是,作為選拔和獎勵的品種,驗證工作還不夠充分,必須持續研究。這個交配種擁有優良的特性:抗病性佳、可大規模種植、一期作・二期作均適合栽培、還有透過施肥可以增加收穫量,不會倒伏等,堪稱是夢寐以求的新品種。1927年,末永當上場長,選拔結束後,在第65號的實驗田栽培交配的新品種,並命名為「臺中65號」。2年後,秧苗準備齊全,進行獎勵,並且發放給農家種植。引頸期盼新品種問世的農民立即開始栽培,因為「臺中65號」的特性是前所未有的,讓許多農民喜出望外,這股熱烈的氣氛旋即擴及全臺灣。結果,以「臺中65號」為首的蓬萊米的栽培面積占全耕地面積的60%,1934年有75萬噸的蓬萊米被運往日本。臺灣的稻作農家也變得富裕,蓬萊米的出現大大改變了臺灣農業,伴隨而來的是日本料理在臺灣人之間也開始盛行,對飲食習慣和生活樣式的影響相當顯著。目前在臺灣栽培的新品種稻米,全部都是遺傳自「臺中65號」,堪稱是蓬萊米的代名詞也不為過。現在,臺灣的蓬萊米栽培面積高達98%,產量遠遠超過戰前的生産額。

「蓬萊米之母」的銅像

末永仁前往臺中農事試驗場任職,經過了20年的歲月。即使是晉升到場長,一樣維持著清晨5點起床巡視實驗田之後才吃早餐的習慣。農民遇到稻作上的問題,也經常前來找他商量。

1935年,末永受到砂拉越王國(Kingdom of Sarawak ;1841-1946年)的委託,協助指導稻作栽培,於是前往婆羅洲(Borneo)的古晉市出差。然而,隔年罹患結核病,不得已回到了臺灣,一邊繼續從事場長的工作,一邊在家休養。回臺的2年後,1939年他在實驗田裡倒下,12月24日辭世,享年53歲。在喪禮上,許多仰慕末永的農民和友人前來弔唁這位「蓬萊米之母」,堆積如山的供品快淹沒了整個會場。喪禮後2年,為了彰顯末永的功績,在有志之士的捐款下於臺中農事試驗場的庭園塑立銅像,而出自李石樵(1908-1995年)之手的肖像畫則懸掛在場長室。這是1941年10月17日的事。

原位於臺中農業試驗場的末永仁半身像。因1944年被徵收,已不復存在(提供:古川勝三)

標題圖片:大島部長前往臺中農業試驗場視察時的職員合照留影(前排中央大島部長,其左右分別為磯永吉和末永仁)(提供:古川勝三)

日本 稻米 臺灣 台湾 日本統治時代